何東亮
摘要:本文以研究幼兒身心發展為主導,通過研究球類運動對幼兒成長的影響,選取濟南市6所幼兒園120名6歲幼兒為研究對象,測量球類運動練習前后的幼兒體能與心理指標數據,運用數理統計法,分析6歲幼兒球類運動練習前和3個月練習后的6項體能指標社會技能及心理彈性各維度分和總分的變化情況。
關鍵詞:球類運動;幼兒;身體素質;體能發展;心理發展
隨著國家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學前體育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肯定和重視。研究者逐步意識到,通過關注教育機構中的體育教育是否給幼兒提供了身心全面發展的機會,包括獲得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的機會。幼兒園作為教育體系的第一階段,承擔了特別的責任。正是在這里,幼兒受文明限制而導致的活動匱乏最先得到彌補;也正是在這里,幼兒得到了符合自己需要的生活空間。運動教育已被認為是從專業角度建立起來的經驗領域,它在形式上表現為定期在幼兒園里進行的“運動課”。
球類運動對于幼兒有著良好的健身益智等綜合作用。首先,幼兒接觸球類運動時,通過觀察球的運動方向、高度、速度、遠近、大小等現象,促進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的發展。其次,幼兒在拍、踢、擊、投的動作中,大腦、眼睛和四肢運動協調配合,通過教師、隊友的呼喊聲判斷運行方向,能有效促進神經系統對四肢運動的控制能力以及與視覺、聽覺、知覺的協調配合,提高幼兒動作技能的發展。再次,球類運動中拍球、運球動作等,需要左右手和腳的相互配合,肢體兩側的協調運動有利于提高幼兒左右大腦智能的均衡發展,為幼兒學習思維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球類運動需要團隊合作進行,傳接的配合,進攻和防守中的合作,游戲比賽規則的遵守等,有利于幼兒個體社會化的良性形成。同時,幼兒在多種球類活動中,能自然認知各種不同球的名稱、玩法、規則,并且在球類游戲悼為獲勝而運用各種思維活動,這對幼兒的智力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一、幼兒球類運動
球類運動,是體育運動中一大項目,通常指由各類球組成的球類運動項目的總稱。根據《學前兒童體育》及國內外相關資料的闡述,球類活動是最適合幼兒進行的體育活動內容,其活動中的趣味性、簡易性、實效性、綜合性能有效激發幼兒運動興趣,對幼兒健身益智有全面促進作用。
幼兒園球類運動課程是指由小籃球、小足球等多種球類項呂組成,以球類教學、戶外球類區域活動、室內球類區角游戲、球操等高低結構形式開展的,促進幼兒對球類運動產生興趣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總和。
幼兒園球類教學活動是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通過游戲形式教授幼兒各種球類商動的基本動作,在幫助幼兒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同時,增強幼兒體質以及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與社會性發展的教學活動。它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也不等同于一般的身體鍛煉,而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立足于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實驗研究
本文以濟南市(歷下區、高新區、槐蔭區、市中區)的四所幼兒園的6歲120名幼兒為實驗對象,基本情況見表1。
課堂開始部分、準備和結束本文與傳統的幼兒體育課堂一樣,基本部分開展球類運動。
(一)體質體能與心理指標的測定
依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幼兒部分)》的內容,選取坐位體前屈、10 米折返跑、立定跳遠、沙包投擲、雙腳連續跳躍、平衡木分別作為幼兒體質測試指標以評價幼兒相應的柔韌素質、靈敏素質、下肢爆發力、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發展水平①。
心理指標測定包括幼兒社會技能和幼兒心理彈性兩方面。采用項目分析、題目篩選、因素排除、維度命名后形成 “精神復原”,(即幼兒受挫后情緒恢復能力,共 4 個題項)、“律己克制”(即幼兒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共 3 個題項)、“堅持不懈”(即幼兒意志毅力,做事情的持久性和集中性,共 3 個題項)3 個維度的正式量表,共 10 個題項。量表采用里克特自評式 5 級計分:“不符”、“基本不符”、“說不清”、“基本符合”及“符合”分別是 1~5 分,在三個維度上的得分越高,則越表明幼兒在該維度上能力越好。
(二)球類運動前后6歲幼兒體質體能指標的變化
本文從傳統反映體質體能水平的眾多指標中選取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立定跳遠、沙包投擲、雙腳連續跳躍、平衡木6項指標進行球類運動前后的測試,并進行統計分析。(見表2)
對測試的各項指標采用組內配對樣本T檢驗,對比分析球類運動前后體質體能指標變化情況。由表3-7可以得出進行球類運動3個月后,幼兒其各項體能指標具有顯著性提高。具體分析如下:①坐位體前屈,測試幼兒的軀干、腰、髖上臂等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延展性,評價幼兒身體的柔韌性。從表3-7中可以看出,通過球類運動后,男幼兒測試值從6.75+0.79cm增加到7.27+0.81cm,女幼兒平均值從6.82+0.83cm增加到 7.62+0.68cm,可見,球類運動干預后,其關節、韌帶和肌肉的彈性和延展性及柔韌性均明顯提高。②10米折返跑,測試幼兒速度能力,也是考驗動作反應速度的指標。由表3-5可以發現,通過球類運動后,男幼兒速度從7.19+0.75s加快至6.74+0.63s,女幼兒從7.56+0.51s加快至7.03+0.37s。可見,球類運動干預后,其速度意識、靈敏素質、下肢爆發力及反應速度明顯提高。③立定跳遠,測試幼兒腿部爆發力和協調能力。足球運動,對促進幼兒腿部力量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表3-5顯示,通過球類運動后,男幼兒測試值從85.79+8.63cm增加至95.02+9.71cm,女幼兒測試值從83.98+6.75cm增加至93.28+8.69cm??梢?,球類運動干預后,其模仿能力、協調能力及下肢爆發力明顯提高。④沙包投擲,測試幼兒上肢肌肉力量和手腕小肌肉群的靈活性和柔韌性?;@球運動,對促進幼兒手關節靈活性及上肢力量、動作準確性及出手速度有積極作用。如表2所示,通過球類運動后,男幼兒測試值從6.26+1.48m增加至6.93+1.36m,女幼兒測試值從4.75+0.86m增加至5.19+0.7m??梢姡蝾愡\動干預后,其手腕力量、協調能力及下上爆發力明顯提高。⑤雙腳連續跳躍,測試幼兒靈敏素質、下肢耐力及跳躍意識的指標?;@球和足球運動,對促進幼兒靈敏素質和下肢力量發展有重要意義。由表2可見,通過球類運動后,男幼兒測試值從6.11+0.82s加快至4.21+0.85s,女幼兒測試值從6.03+1.62s加快至4.87+1.4s,可見,球類運動干預后,其靈敏素質、協調能力及下肢力量明顯提高。⑥平衡木,測試幼兒的平衡能力。由表2可知,通過球類運動后,男幼兒測試值從7.24+1.61s提高到5.53+1.08s,女幼兒測試值從7.93+1.87s提高到7.90+2.1s,可見,球類運動干預后,其平衡能力明顯提高。
(三)球類運動前后6歲幼兒心理指標的變化
本文從反映心理的眾多指標中選取情感融入、溝通交流、共情、社會技能總分、精神復原、律己克制、堅持不懈、心理彈性總分8項指標進行球類運動前后的測試,并進行統計分析。
對測試的各項指標采用組內配對樣本T檢驗,對比分析球類運動3個月前后心理指標變化情況。由表3-8可以得出進行球類運動3個月后,幼兒各項心理指標具有顯著性提高。具體分析如下:①情感融入,如表3所示,通過球類運動干預后,測試值從12.43+2.17升高至13.89+0.8,表明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融入環境的適應性明顯提高。②溝通交流,通過表3可以發現,經過球類運動干預后,測試值從11.39+2.35升高至14.13+1.37,表明幼兒協作精神和專注力、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③共情,由表3可以發現,通過球類運動干預后,測試值從10.86+2.98升高至13.46+1.14,表明通過球類競爭性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合理競爭、互相合作的心態和果斷、勤奮努力和吃苦的精神,也有益于孩子學會控制和適度發泄自己的情緒,培養遇事先考慮別人、體貼別人的精神。④精神復原,如圖 所示,通過球類運動干預后,測試值從12.8+2.95升高至16.50+1.72,球類運動具有很強的對抗性和競爭性,能夠提高幼兒競爭意識,培養幼兒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培養堅強意志。⑤律己克制,由表3可以發現,通過球類運動干預后,測試值從10.78+2.64提至13.38+1.72,表明球類運動規則性強,能培養幼兒有計劃地做事、學會自我管理、具備運動精神以及團隊合作。⑥堅持不懈,如表3所示,通過球類運動干預后,測試值從11.13+2.1提升至14.14+1.4,表明球類運動具有技能性和技術性,對幼兒要求全面,堅持球類運動,需用頑強的毅力和意志克服各種困難,能夠有效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從各項指標的增長率來看,精神復原、共情、律己克制、堅持不懈4項指標變化顯著。增長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精神復原>共情>律己克制>堅持不懈>溝通交流 >心理彈性總分 >社會技能總分>情感融入。
三、結論
(一)從反映體質體能水平的眾多指標中選取坐位體前屈、10米折返跑、立定跳遠、沙包投擲、雙腳連續跳躍、平衡木6項指標進行球類運動前后的測試,3個月后,男女幼兒各項指標都有顯著性提高;從反映心理的眾多指標中選取情感融入、溝通交流、共情、社會技能總分、精神復原、律己克制、堅持不懈、心理彈性總分8項指標進行球類運動前后的測試,3個月后實驗組相比球類運動前各項指標都有顯著性提高,尤其是社會技能總分、心理彈性總分上升幅度很大。
(二)在教學實驗前,女幼兒在坐位體前屈和雙腳連續跳躍項目測試成績優于男幼兒的,成績離散度大于女幼兒,實驗后,男幼兒在在立定跳遠、雙腳連續跳躍、平衡木三個測試中成績提高幅度明顯高與女幼兒。
(三)對教學實驗后的測試成績進行以男、女分組的獨立樣本T檢驗,與實驗前的檢驗結果不同的是,這次檢驗中由于女幼兒在坐位體前屈、男幼兒在雙腳連續跳躍測試成績的提高,男幼兒、女幼兒在這2項測試中的檢驗結果P<0.01,出現顯著性差異。在經過3個月的球類項目運動后,男女幼兒在立定跳遠測試項目中成績差異不大,F值為2.76,自由度為238,P值為0.15,P>0.05。
(四)實驗后,幼兒在社會技能的測試、心理彈性測試中的得分都有顯著提高,心理彈性測試得分提高幅度高于社會技能,表明球類運動在培養幼兒受挫后情緒的恢復、面對困難、意志力等方面的能力效果更為顯著。幼兒時期是形成優良的品質和良好心理素質的關鍵期,球類運動的開展,有利于幼兒學會遵從規則,增加與他人的交流機會、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潛意識、加速幼兒的社會化進程。
球類運動對于提高幼兒的速度素質、靈敏性及協調能力等身體素質顯著,同時也是培養幼兒形成堅強的意志和崇高品質的重要手段,建議能夠引入并在幼兒園普及推廣。
注釋:
①李淑升.武術操對5-6歲幼兒身心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參考文獻:
[1]李淑升.武術操對5-6歲幼兒身心發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2]陸克儉.我國幼兒園體育改革二十年回顧[J].早期教育,2003(4):10-11.
[3]洪靜翔.幼兒園球類活動理論及設計錦集[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6:1
[4]袁金花.南京市幼兒體育教學的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D].南京體育學院碩士論文,2013,06.
[5]董奇,陶沙.動作與心理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2.
(作者單位:山東傳媒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