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龍
摘要:在手球運動比賽中影響運動員射門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原因,及運動員在比賽中或賽前訓練中因為心理因素影響射門命中率解決方法。
關鍵詞: 手球; 射門; 命中率; 心理
一、前言
手球比賽的最終目的是射門得分,一個球隊能否取得勝利,主要取決于射門的總次數和命中率,訓練中的一切個人技術和集體戰術在比賽中的運用和配合都是為射門而準備的,在手球比賽中,我們常看到有的運動員已取得很好的射門機會,由于心理因素的影響卻射不進門,導致射門命中率不高,運動員在比賽中或賽前訓練中有哪些心理因素會影響射門命中率呢?本人就此問題,說說幾點自己的看法。
二、分析
(一)賽前運動員考慮過多,思想負擔過重
運動員在參加只有重大的大型比賽時,往往有較強的責任感,義務感和榮譽感,內心體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由此,約束自己做好賽前準備,面臨一場比賽,特別是比較重要的比賽,運動員容易背包袱,如果賽前動員過分,對比賽期望值過高,對比賽結果(勝負)考慮過多,更感到精神壓力大,以至提前進入應激狀態,大量消耗自身體力和神經系統的活動能量,這一切都是造成運動員心理緊張的因素,對比賽的效率極不利,這些不利因素,可使平時訓練有素的射門能手,都不能發揮正常水平,不該想的,而想的太多,從而導致射門技術動作變形,命中率下降。
(二)賽前訓練缺乏實戰性
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練習射門技術時或賽前的教學比賽中運動員的重視程度不夠,與實戰比賽的要求相差甚遠,對訓練中的射門命中率高不高,無所謂的態度,沒有帶著實戰觀念參加賽前的一些訓練,在激烈緊張的正式比賽中,往往一個球射不進就能導致一場球的失利,所以,有的運動員平時訓練養成了對射門動作不重視,隨隨便便射門,沒有實戰意識,造成了在正式比賽中射門命中率不高,打不進門,一下不知所措,后悔已晚。如果平時或賽前訓練缺乏實戰性和對抗性,那么在正式比賽中,特別當對方嚴密防守時,往往就不敢射門或者沒有把握,沒有目的地亂射,都會給比賽帶來不利的局面,因此,平時訓練不僅要加大射門的難度和強度,而且還要增強射門時的對抗實戰性,進而提高運動員的心理適應能力,以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占據心理上的優勢,這就要從實戰出發,創造與大賽相接近的訓練條件,以達到提前適應性訓練,提高運動員射門技術的實戰要求,抓好賽前實戰訓練,有利于比賽的正常發揮。
(三)賽前對雙方的具體情況分析得不夠
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孫武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準確地估計雙方的力量,是使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得精神力量的基礎,做到這點,就能使運動員的心理活動在比賽中置于一個良好的境地,相反地,如果過高或過低地估計雙方的力量,都可能影響比賽的射門命中率,因為,此時運動員會有以下一些心理變化:
其一是盲目地認為對方實力很強,而對方強在哪里?有什么弱點?都不去深入分析,總認為自己在各方面不如對方,這種自卑心理的出現,往往就不敢大膽射門,即使射門,也是心慌意亂,匆忙出手,深怕防守人的封、打球、更害怕防守人員把球擋住,甚至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射門,也表現的十分緊張,這些都是由于把對方估計的太高而產生的恐懼心理造成的。
其二是輕視對方,認為對方能力比自己差,只盯住對方的弱點而忽視對方的長處,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往往比賽中就會急于求成、當事與愿違時就不知如何?如比分落后就容易出現心情急躁的現象,同樣地破壞了心理穩定性,以至使平時養成的射門動作以及節奏發生變化,控制不好射出的球,導致射門命中率下降,因此,賽前要正確地分析本隊和對方的情況,仔細制定針對對方弱點的作戰方案,找出對付的辦法,只有充分考慮到有利條件,才能增強射門的信心。同時考慮到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才能在遇到困難和暫時失利時保持心理穩定,確保技術水平的發揮。
(四)運動員產生“個人動機”所引起射門命中率下降
所謂“個人動機”就是引起和維持個體行為并將此行為導向某一目標(個人需要的滿足)的愿望和意念。如想獲得運動威望,突出個人想在親友面前表現自己、想出風頭、顯示個人能力,而離開了集體的配合,他就會在比賽中處處想表現自己,當其得到球后就一味的自己控制,不與同伴配合,并做出多余的動作,有時甚至在防守很緊的情況下也強行射門,有的運動員過多貪球,不該射門的也去射,而導致射門不進,失去球權全隊受損。有了這種“個人動機”心理,可想而知射門命中率是不可能高的,運動員“個人動機”的出現是與運動員所受的教育和個人素質分不開的,在“個人動機”驅使下,而改變射門動作,如:在快攻射門時,本應利用合理、正確的跳起肩上射門或跑動肩上射門,但有的運動員為了表現自己,在射門技術不高的情況下卻故弄玄虛,跳起背后轉身或運用跳起低手拋“地滾球”式射門,其結果是被守門員擋、接住。
對于個人動機不純的運動員來講,要在平時或賽前的訓練中,加強引導、教育,把自己的行動與集體的配合緊密聯系起來,提高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和思想素質,使運動員有個健康的心理,正確的態度,投入到比賽中去。
(五)缺乏比賽經驗
每逢重要比賽,運動員,就容易產生精神緊張,及產生心理上的失常,從而影響射門的準確性,如果賽前不做好心理準備,在比賽中就會產生害怕某種“危險”來臨的感覺,如怕自己射不進球,被教練、隊友指責或被觀眾取笑,特別是開始的兩個球沒有射進,整場比賽都會顯得縮手縮腳,不敢大膽射門,即使射門,動作也不協調了,射出的球不是打在守門員身上,就是打在門框上,這屬于一種緊張類型(這種現象多半出現在年輕隊員身上)、再有一種緊張類型是,因急切地盼望某種結果的到來而感到緊張,如想盡快的射進門,贏球或想得到親友、教練的贊揚,表現為射門比較急躁、準確性差。
上述兩種緊張類型多半是由于缺乏比賽經驗所致,在比賽中我們往往看到這樣的情況,某隊員在射門時,防守人舉手封球,盡管防守隊員離得較遠,根本封不到球,但射門者往往會產生害怕球被封住的心理,而就慌亂的把球射出去,很明顯,防守者的舉手給射門者造成了心理上的威脅,而使射門者產生緊張的心理,如果射門者反復經過比賽的鍛煉,或幾次的失利之后,就會根據防守者站位的具體情況來判斷自己是否會構成威脅,尋找合理機會進行射門,這不就是經驗的形成嗎。所以要克服比賽中的緊張狀態,就應采取反復刺激和強刺激的方式,而最好的刺激方法就是多參加比賽,通過比賽總結問題,以賽帶練、積累比賽經驗。所謂老隊員比年輕隊員經驗多,就是因為老隊員受到的刺激相對多,比賽打多了,產生的反應也多了,經驗也隨之總結出來了!
(六)賽前缺乏信心
有的運動員在以往的比賽中,由于害怕對手或對方守門員出現過射門不進的現象,每次大賽就會在賽前多想,而對比賽表現信心不足,暴露出平時所練的射門動作,不敢在比賽中大膽運用或者不是平時的射門動作,這就是通常講的訓練水平較高,比賽水平較低,(屬于訓練型運動員)這樣的運動員主要是比賽信心不足,遇到這種現象,教練員應在平時注意培養運動員的自信心,多給予鼓勵,樹立心理優勢,引導運動員進行積極地自我暗示,不斷進行自我激勵,使其樹立敢于強手拼搏的勇氣,同時,在賽前訓練中要制造一定的心理壓力,使運動員做有效的心理動員,提高運動員射門技術動作的熟練程度,以增強比賽信心,射門的準確和較高的成功率是信心的物質基礎。
三、小結
我們通過以上分析,在抓賽前的心理訓練上,要根據每個隊員不同情況,手球是集體項目,眾隊員的心理狀態不一樣,我們應掌握每個隊員的個性差異,了解運動員的心理變化規律,采取不同的引導方法,手段要多樣化,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進行長期的訓練,心理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幫助運動員在大賽中“加壓”和“減壓”,以提前適應比賽的需要。
總之,隨著手球運動的不斷發展,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要想提高比賽中射門的命中率,僅僅對運動員進行技術訓練和身體訓練是不夠的,還必須對運動員的心理進行系統的專業化訓練,為幫助運動員積累比賽經驗,提高心理穩定,做好賽前心理訓練和賽中的心理調節,這樣才能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善于排除一切干擾,獲得最佳競技狀態,贏得比賽的勝利。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體育局手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