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莢美文學詩歌是世界文學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它也是英語民族文明的象征。隨著世界的交流逐漸加深,英美文學詩歌也傳入到中國,這些獨具特色的英美文學詩歌以其豐富鮮明的民族風格與膾炙人口的詩篇,受到了中國讀者的廣泛喜愛。本文將對英美文學詩歌的節奏與韻律進行分析,以期能夠提升我國讀者對英美文學詩歌的閱讀與審美能力。
關鍵詞:英美文學;詩歌;節奏與韻律
詩歌也被我們當做是一首令人哀婉或陶醉的文字音樂,由此可見,詩具有歌曲的韻律與節奏,是其完美的結合體。而英語也是一種韻律性強的語言,主要通過重音節與輕音節交替變化而表現的。
一、英美文學詩歌所具有的節奏性
詩歌的結構方式較為獨特,有分行、抑揚頓挫、押韻等多種朗讀方式,從而凸顯出詩歌的節奏性,隨著應用輕重音節,來使得朗讀的語調變得抑揚頓挫,像音樂般起伏鮮明,具有一定的優美的節奏性與韻律。由于音節之間存在較大彈性的延續時間,也就導致了重音間隔時間不大,輕音少則可以放慢朗讀的速度,輕音多的即可放快朗讀速度,這是英語朗讀中一直廣為使用的節奏的規律。例如:break/break/break On thv cdd/grey stones/O sea從這兩行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出音節數量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有三個重音節,因此在朗讀時,每行均占有三拍,由此對于節奏而言,兩行詩是對稱的。其次音步不同也會使得詩歌的朗讀節奏不同。比如揚抑抑格音步,這種類型主要是由三個音節構成,一個重音,兩個輕音,結構為重一輕一輕。例如:just for a/handful of/silver he/left us。第二種是抑抑揚格類型,構成方式為兩個輕音一個重音,即輕一輕一重。很多英語詞匯都是這種音步類型,例如onthe hill,disapprove,disbelive,reappear等。還有像拜倫寫的四行詩,也是這樣的音步類型。
The A ssyr/ian came down/like the wolf/on the fold,
And his coh/orts were glea/ming in pur/ple and gold;
And the sheen/oftheir spears/was like stars/0n the sea.
When the blue/waves rolls night/ly 0n deep/Galilee-Destruction of Sennacherib.
二、英美文學詩歌的韻律性
在英美文學詩歌中非常常見的韻律形式包括兩種:尾韻與航中韻。常見的行中韻包括頭韻與腹韻。頭韻指的是輔音相同的兩個或等多個詞作為開頭而發出的音韻,例如在Pied Beauty(英國霍普金斯著)詩歌中,plotted、god、pieced glory詞就組成了頭韻。腹韻屬于行中韻的一種方式,主要是由于完全相同或者相似的原因重疊而發出的。同樣在Pied Beauty該詩歌中,像their、gear以及father、pasta都構成了典型的腹韻。
尾韻指的是在詩末尾哦出現兩個以上的音節來產生韻律。尾韻的方式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也十分常見,但是英美文學詩歌的尾韻格式變化更多。有以ABAB形式的首尾押韻格式,比如enclosingrhyme;以AABBCC順序的連續押韻,比如runningrhyme;像ABAB形式的首尾韻格式更多出現在四行詩中,一般為第一行與第四行韻律相同,第二行與第三行韻律相同。廣為人知的“When You Are Old”(葉芝著《當你老了》)尾韻的運用非常多見。
還有兩種特殊的韻體,一種是十四行韻體詩,另一種是英雄雙韻體詩。十四行詩的韻律具有如下特點:前八行詩都是ABBA與ABBA兩組首尾韻體格式,而后六行詩韻律較為自由,可以從edc與dcd、cde與edc以及ede與cde三種韻律格式中選擇。英雄韻體詩的結構長度相等,是傳統的抑揚格五音步韻體詩,具有工整押韻的特點。亞歷山大蒲波對這一韻體格式進行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從而使其獲得了最高水平的發展。
綜上,英語文學詩歌一如中國古典詩歌一樣,都具有獨特的韻律與節奏,因此使得詩歌本身更加富有深遠的內涵與意境。詩歌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具有音樂性,通過理解與掌握詩歌語言的韻律與節奏,從而理解其所描繪的已經,從而提升讀者的欣賞能力。
作者簡介:
王文葉(1980.1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省博興縣,最高學歷: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學校:萊陽農學院,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
(作者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