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輝
摘 要:隨著信息化技術在商貿流通服務業的大量應用,信息技術極大地改變了現有商貿的流通服務模式。本文結合奎屯市實際情況,分析了信息化在奎屯市商貿流通服務領域的應用現狀,以及制約奎屯市商貿流通服務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因素,從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規范管理、基礎設施等方面提出信息化與商貿流通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信息化 商貿流通服務 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a)-138-03
1 引言
信息化是高投入、高附加值、高關聯度、低物質消耗的先導戰略性產業。信息化與商貿流通服務業深度融合體現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對商貿流通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滲透、改造和提升。通過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集成和共享,達到對商貿流通服務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推動商貿流通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建設,我國商貿流通領域信息化工作已取得飛速發展,以IT技術、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不斷應用到商貿流通服務領域,推動著服務業結構升級,信息化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已成為必然。近年來,奎屯市信息化建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已成為推動商貿物流服務業發展進程的重要力量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奎屯市的商貿流通服務業的發展也因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2 奎屯市商貿物流服務業領域信息化發展現狀
2.1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
奎屯通信系統是新疆北疆區域的通信傳輸樞紐局、交換的關口局、數據的核心局。在奎屯轄區內,光纖骨干網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等四家運營商的光纖網絡。其中,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三家已經在奎屯市形成了GSM、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2G、3G和4G網絡以及WLAN全面覆蓋城鄉主要生活區域的無線網絡。根據2015年底的統計結果,奎屯市固定電話用戶10.37萬戶,奎屯市移動電話用戶總數已經達到37.65萬戶,其中3G用戶23.7萬戶,4G建設已經全面開始,基站建設數量達900余個。奎屯互聯網總出口120G,集團客戶互聯網接入完成100%覆蓋,通過專線接入互聯網的集團客戶共計667家,家庭網絡接入家庭數量達到5.72萬戶,其中光纖寬帶4.7萬戶。
2.2 BtoB和BtoC模式下的電商平臺建設
奎屯市是我國唯一擁有面對中亞五國大宗商品國際交易平臺的城市。2012年4月,奎屯市被國家商務部批準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成為全國首批34個掛牌基地中唯一的一個縣級城市。新打造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亞歐國際物資交易中心”由中國(奎屯)-烏茲別克斯坦物質原材料交易系統、亞歐e商快遞消費品電子商務系統組成。截至2016年奎屯市注冊的規模以上電子商務企業19家,總注冊資金達1億元以上,電商企業累計銷售額達1.3億元。
由政府投資2000萬元建設的奎屯市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2016年5月正式運營,面積3964平方米,園區設有眾創空間、電子商務孵化器、亞歐E購?保稅直購體驗中心、眾創咖啡等區域。目前園區入駐企業30家,就業人數111人。
瑞豪電子商務產業園2015年8月試運營,以“三大中心,五大產業基地”為規劃進行項目建設,占地面積116畝,總投資8億元。以銷售新疆農產品為主,以“買全疆,賣全國”為理念,對全疆特色農副產品推向全國,園區建成后將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截至2016上半年園區電商銷售額達500多萬元。
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商務部聯合建成有中國西部首家國際電子商務平臺——九正電子商務公司及海納通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都是通過在線交易、線上撮合、線下訂單等方式實現電子商務銷售,2015年該企業建設的九正絲路商城家具建材線上交易額達4500萬元。亞歐國際物資交易中心2014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3年累計進出口成交金額1200余萬美元。奎屯鴻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依托線政府惠民工程“奎屯市社區便民直銷店”,創新打造了互聯網+社區電子商務模式,2014年9月正式上線,解決“最后一公里”社區電商配送問題,累計交易額超過150萬元。2016年上半年營業額達到500萬元。為精準扶貧與開干齊鄉共同成立農村電商合作,解決農產品進城問題。今年上半年通過網上預訂開干齊鄉無公害蔬菜,銷售額超過60萬元。
3 信息化與商貿流通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近年來,奎屯市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商貿物流業堅持“貿易先行,產業聯動,兩頭在外”的發展方針,緊緊圍繞建設新疆商貿物流中心城市這一目標,依托電子商務、進口保稅、出口監管三大平臺,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以百億園區為平臺,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對外經濟為導向的商貿物流發展新模式,充分發揮輻射北疆邊境口岸的橋頭堡作用,依靠大交通,拓展大物流,推動大產業,大力實施對外開發戰略,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服務業,加快培育綜合保稅區、北疆汽貿園、歐亞國際物流園、金谷國際物流園、傳統專業市場5個年商貿物流集聚區。努力把奎屯打造成天山北坡經濟帶重要的增長極,自治區、自治州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商品集散地和絲綢之路新驛站。2012年奎屯市被國家商務部批復為新疆5個商貿物流中心城市之一、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2013年被評為自治區首批特色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2015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電子商務進農村公共服務示范市。截至2016年8月,奎屯市屬商貿物流企業共12674家,注冊為公司的共有1892家,個體共有10031家。總注冊資金226.5億元。商務服務企業共416家,總注冊資金12.4億元,總產值7005萬元,總稅額144.3萬元。
4 制約奎屯市商貿流通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因素
4.1 信息化應用水平影響著商貿流通業與信息化融合
雖然奎屯市的商貿流通服務企業一直比較注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但和疆外信息化應用水平較高的地區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信息化應用較為分散。盡管部分商貿物流服務企業應用信息化水平較高,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缺乏有效的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發展較為緩慢。信息化知識的普及力度不夠,企業信息化建設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4.2 傳統經營思維方式影響著商貿流通業與信息化融合
在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商貿流通服務業也在日益發生著巨變。傳統的多級分銷局面日漸被互聯網直銷及社區連鎖直銷所替代。面對信息化帶來的新變革,奎屯市部分商貿流通服務企業對信息化發展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信息化發展對企業帶來的潛在因素及影響預見不足,安于現狀,似乎仍保持著以不變應萬變的狀態;二是部分企業對如何信息化投入建設后能否產生效益或何時能產生效益多有顧慮;三是部分企業經營理念和營銷模式都仍停留在以往的管理營銷狀態。如果商貿流通服務企業不及時跟上市場形勢變化,轉變傳統經營思維模式,將傳統經營與“互聯網+”融合,必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
4.3 缺乏具有規模效應的電商企業和電商平臺制約商貿流通業與信息化融合
雖然2016年上半年奎屯市電商企業累計銷售額達1.3億元,但奎屯市的電子商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全市注冊的規模以上電子商務企業只有19家,且整體規模都較小。缺乏一個能夠引領全市電子商務發展的龍頭企業和廣泛的電商平臺,給奎屯市的商貿物流服務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4.4 傳統企業對信息化發展的投入及人才引進不足制約商貿流通業與信息化融合
目前,奎屯市商貿物流服務業在計算機普及、互聯網接入以及企業信息化管理方面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但總體上企業對信息化投入仍然偏低,利用現有網絡和軟硬件信息設備進一步拓展信息化應用的企業很少。在人力資源配置上,缺乏技術創新型人才,尤其是電子商務類型的技術型人才相對較少,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評價、激勵、保障體系建設不完善。
4.5 發展信息化融資渠道少、投資乏力制約商貿流通業與信息化融合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周期長、投資大的系統工程,存在一定風險,使服務流通領域部分資金缺少的企業對信息化的建設猶豫不決、顧慮重重,成為企業對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的一大障礙。奎屯市從事商貿物流服務的多為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少,難度大,籌資困難,融資成本增加,只有通過銀行貸款或其他第三方借貸進行融資。而銀行等金融部門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都持有謹慎態度,使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較為困難。
5 提高奎屯市商貿流通服務業領域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措施
5.1 強化技術創新,提升商貿流通服務業信息化水平
將信息化建設作為發展奎屯市商貿流通服務業的戰略任務,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商貿流通服務領域的技術創新,加快網絡零售、跨境電商等的發展,促進信息化與商貿流通服務領域的融合。整合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各類社會資源,進一步推進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移動通信、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在商貿流通服務業的應用,提高行業現代化水平和產業競爭力。運用現代信息化方式和信息技術進行改造,推進流通領域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進現代連鎖經營、共同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直銷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的發展。推廣射頻識別技術(RFID技術)、條碼技術、時點銷售系統(POS)、管理信息系統(MIS)和電子訂貨系統等信息的集成應用,促進業務流程和管理過程的信息化。
5.2 制定人才培養策略
拓寬教育和培訓渠道,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區內外信息化先進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展信息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強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借智、引智相結合,借助對口援疆的有利時機,加強與對口省份在信息化領域人才交流培訓合作。大力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依托當地高等院校,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吸引區內外高層次人員到奎屯創業。加大優秀高技能人才獎勵表彰力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積極探索培養高技能人才新路子,建立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交流和服務機制,推進人才柔性流動制度,加強人才交流與合作。
5.3 大力推行電子商務,加快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借助奎屯市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優勢,在商貿流通服務業大力推行電子商務,以“互聯網+”為理念,推進服務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利用互聯網技術使傳統行業升級改造,借“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將實體商業與虛擬商業融合起來,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支撐服務體系。鼓勵引導奎屯市西區現代國際物流集聚區、北疆汽車機電貿易集聚區、中亞金谷綜合物流集聚區、歐亞國際物流集聚區、火車站傳統物流集聚區五大物流園區管理機構自我搭建或組織搭建全園區統一的信息平臺,整合資源,聯通信息孤島,推動信息對稱化,大力發展電子結算、電子交易、網上商城(市場)等。
5.4 加大政策與資金扶持力度,支持信息化與商貿物流服務業的融合發展
一是用好國家扶持政策。在金融融資服務、財稅減免、創業服務和人才引進、項目扶持等方面用好用足各項優惠措施。對規劃建設的相關重點項目,在土地供應、土地出讓金、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和重點支持,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二是設立發展專項資金。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大力支持商貿專業市場板塊與商貿物流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扶持標桿企業、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配套產業鏈的建設。
6 結語
信息化與商貿流通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支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強信息技術應用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信息化在商貿流通服務業的運用,積極推進商貿流通服務業領域的技術結構、經營結構、產業結構的優化,推進信息技術發展與商貿物流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快以電子商務為核心內容的技術創新步 伐,開創奎屯市商貿流通服務業發展新氣象。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15-07-04.
[2] 韓芳.商貿流通領域信息化技術改造應用發展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商業時代,2014(12).
[3] 柳思維.經濟新常態下加快我省商貿流通發展的幾點思考[EB/OL].湖南省參事室官網,2016-09-01.
[4] 姚顯霞.河南省信息化與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因素與對策[J].創新科技,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