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齊男

摘要: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貨幣政策的制定對國家的宏觀經濟有直接的影響,它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以及對現行經濟環境中的貸款規模進行調節,使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撫平經濟環境中的周期性波動,來達到宏觀調控的目的。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貨幣政策改革過程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對于貨幣政策的研究較西方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而我國在現行經濟中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許多中介目標的指標數據以及相關性都與調整目標存在偏差。因此在以往的經濟運行基礎上,研究分析我國貨幣政策的調控目標和規則,對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控制,以及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都具有參考與實踐意義。本文對我國近三年經濟形勢進行了總結分析,且列舉了我國近三年來主要的宏觀經濟數據,并對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貨幣政策;經濟形勢;未來發展;傳導機制
一、貨幣政策簡述
人民銀行運用貨幣政策的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進而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貨幣在實施傳統貨幣政策的基礎上同時實施結構性貨幣政策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并有效促進經濟穩定發展,也就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目標與經濟穩定目標保持了一致。再貸款利率與比例、存款準備金率等結構性貨幣政策都能顯著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穩定。
二、近三年貨幣主要的貨幣政策及效果
1.貨幣政策
我國在2014年所采用的貨幣政策工具為:再貼現率、存款準備金率、市場利率。操作效果:在2014年我國經濟增速下滑,保增長壓力加大時,主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我國在2015年所采用的貨幣政策工具為:存款準備金率、市場利率。操作效果:2015年加強了對國際貨幣政策的研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調整,制定了符合我國國情的貨幣政策,使工具欄中的貨幣政策工具不斷豐富和增加,并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靈活搭配,合理創新使用。我國在2016年所采用的的貨幣政策工具為: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率、市場利率。操作效果:2016年中國經濟在整體穩定和經濟運行改變較為積極,進一步促進結構調整,第三產業的比例提高,工業生產緩慢且穩定,出口增長開始上升。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強預調微調,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宏觀經濟數據分析如圖表1
2015年02月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2016年10月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表2
2014年11月,央行將金融機構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至2.75%,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至5.6%。并結合市場化的利率改革,調高存款基準利率的浮動區間,由1.1倍調整至1.2倍。2015年02至10月,央行將金融機構存款基準利率連續五次下調至1.50%,貸款基準利率連續五次下調至4.35%。并結合市場化的利率改革,調高存款基準利率的浮動區間,由1.2倍調整至1-3倍。保證了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
三、貨幣政策實施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在調控體系和調控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過于倚重數量型工具,價格型工具運用受到諸多因素制約,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同時,數量型工具調控也存在一定問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主動性下降,對沖成本未來不容忽視,存款準備金調節精準度低,時點考核加劇了市場流動性的波動。主要可分為三點:(1)公開市場操作的主動性下降(2)存款準備金調節精準度較低(3)利率調節受到多因素的制約。
2.政策建議
基于本文的總結分析的政策建議:
第一,貨幣政策對于經濟產出以及通貨膨脹目標調控的傳導機制是通常的,但基于不同時期持續時間以及作用不同,應加強貨幣政策制定的前瞻性與有效陛。
第二,在面對不同的經濟環境時,貨幣政策的制定目標也不同,在考慮到目標以外的影響同時,制定系統性的貨幣政策,實現宏觀調控的整體化。
第三,我國在面對低增長,低通脹的宏觀形勢下,應該堅持采取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綜合調控貨幣供應量與利率水平,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控制通貨膨脹水平。
第四,我國目前實施的供給側改革政策正是使貨幣政策朝著此方向發展,應繼續深化改革并堅定實施。
(作者單位:武漢東湖學院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