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由于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土地保障的逐漸虛化,家庭養老不能滿足農村老年人養老的需要。新農保制度的試點和建立將使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整,對我國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發展
一、前言
經濟發展客觀上要求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寶雞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鍵在于,大部分的老齡人口居住在農村,隨著城鎮化進程和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的不斷加快,陜西農村的老齡化問題比城鎮更為突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農村養老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是寶雞市農村地區社會和經濟穩定、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寶雞市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發展存在的問題
(1)繳費偏低
由于農村居民經濟水平的限制和我國政府規定參保自愿的原則,使得居民更傾向于選擇低層次的繳費標準,這樣產生的問題是農民繳費少待老年后領取的養老金數額也相應較少,一旦遇到疾病,天災人禍,這部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無法保障。受限于文化教育水平的差異,雖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金已經推廣和普及了三年,工作中依然還有很多農民無法對政策進行正確的解讀,在思想上對養老保險這一新生產物接受度不高,因此不能夠積極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較高繳費標準。
(2)宣傳不到位
對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上推廣與普及工作,存在宣傳方式過于單一的情況,停留在引發宣傳資料和懸掛標語上。當農民需要繳納社保費用的時候,村干部僅僅是采取了召開村民會議的方式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行宣傳,此種方式不能達到村民接受宣傳的目的,會議結束后很多人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還是一知半解。并且本身村干部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很好的學習研究政策內容,導致村民詢問關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問題不能夠很好的給予解答,大多數村民在還沒有理解政策的前提下,選擇了最低的繳費標準,以上情況很不利于新農保的推廣與普及工作。
(3)信息化管理滯后
寶雞市雖然建有基本的養老保險信息系統,但僅限于信息的日常維護,許多比如待遇審批、死亡申報、信息修改等權限仍在縣一級,對如何開展新型農村社會保險的信息現代化和高效率化仍需加強。對于村(社區)一級,目前90%以上的村(社區)還沒有配齊信息自動化辦公設備,一方面由于村(社區)財力有限,另一方面村(社區)干部不具備操作信息化專業設備的能力。因此,在鄉鎮一級的新型農村社會保險的推廣與普及工作的操作流程基本上依靠手工作業,而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也不能夠形成系統的數據,從而很難達到信息的共享。
三、寶雞市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發展的對策
(1)提升農民收入和參保意識
在養兒防老傳統的觀念里,農民普遍認為兒子作為自己晚年生活的保障,而在養老模式上普遍接受家庭式的養老模式。對此,政府可通過農民教育來轉變農民養老觀念。具體工作中,可以結合文化下鄉、新型農民教育培訓等方式,逐漸培養、樹立現代的養老理念。讓廣大農民群眾了解到未來的社會發展趨勢便是基于社會保險的養老模式,改變農民對新農保的偏見思想,帶動廣大農民群眾特別是青壯年群體的熱情,積極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并積極自主自愿選擇適合自己的較高繳費標準。與此同時,對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加以培育,營造全民敬老愛老的道德氛圍,使家庭與社會共同承擔起養老的責任,讓農村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的有保障。
(2)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宣傳的基礎工作便是制定計劃,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制定出較為完善的宣傳計劃,具體工作中要協調統一,以保證達到更好、更高的宣傳效果;其次,通過政府網站、群發手機短信、在各鎮社保站設立電子宣傳和服務終端等等,充分利用現代的、信息化的新型媒體宣傳手段,再結合傳統的印制政策知識宣傳手冊和掛歷,在各鎮村數(社區)主要路口上做宣傳標語和廣告牌等等,為廣大農民群眾普及養老保障方面的基本知識。在推廣和普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工作中,對政府部門承擔的職責和財政補貼政策加大宣傳,增強廣大農民參與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信心,提高他們選擇較高繳費檔次的熱情,實現全民年老生活有保障。
(3)對農村養老保險的工作定期稽核
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新農保審核方面管理,各縣、鎮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要定時定點的進行審核,避免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發生。審核養老金是否超出待遇的標準,對偽造信息冒領養老金、延遲申報死亡套取養老金的行為嚴肅查處。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實現信息共享;各村(社區)要協助政府工作人員對本村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核查,準確掌握每一位領取養老金的人員的生活狀態,各鎮社保工作站要及時將匯總信息進行初步審核,復核后上傳到縣養老經辦中心,縣經辦中心審批反饋給縣財政局,期間每一個環節都要細致及時。
結束語
在我省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農村養老問題顯得比城鎮更為突出。農村養老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將不利于我省經濟和社會健康和諧的發展,因此,我們急需對現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
(作者單位:西安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