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

繼上月臺南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銅像遭斬首后,5月28日臺北市逸仙小學前的石狛犬也因象征日本殖民文化遭鐵錘敲擊毀損,這兩起事件都是臺北市前議員李承龍所為。石狛犬被砸,在島內再度引發“憎日”與“親日”的口水仗。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北市警察局北投分局28日晚間8時許接獲民眾報案,轄區內逸仙小學門前兩尊石狛犬遭人毀損。警方發現兩名嫌疑人是砍斷八田與一銅像頭的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臺北市前議員李承龍及女子邱晉芛,二人持鐵錘敲擊石像,警方上前逮捕、封鎖現場。親綠的《自由時報》29日報道稱,校方人員接獲警方通知到場后,發現其中一只石狛犬被砸得斷腿和遍體鱗傷,另一只腿部受損嚴重,警方分析二人是想把二犬斷腿,難以再鎮守校門,仇日心態和政治動作明顯。
據東森新聞云29日報道,李承龍與邱晉芛當晚在臉書開現場直播,兩人先念出狛犬石像的歷史淵源,隨后李承龍持鐵錘猛敲石像,邱則在一旁打燈并協助敲擊,直到警員到場直播才中斷;當警察在現場搜證時,李承龍等人再開直播,告知破壞石像的原因,稱此做法是“清除日據時代遺留圖騰”。李承龍及邱晉芛被逮捕后再次表明,石狛犬具日本文化背景,專門“守護日本士兵亡魂”,不適合置立在小學門前。
今日新聞網29日稱,石獅傳到日本被稱狛犬。狛犬起源于印度,與佛教一起從中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逸仙小學現今位置是百年前北投神社的舊址,這對石狛犬當年鎮守神社前方,二戰期間神社被毀,逸仙小學十年前進行造景工程時,在花園下方土層挖出這對石狛犬,移置校門口。由于兩只石狛犬被臺北市文化局認定非古跡,警方29日上午將李承龍、邱晉芛依涉嫌“毀損公物罪”移送士林地檢署偵辦。檢方原諭令5萬元(新臺幣,下同)交保,但兩人不愿交保,聲稱“沒錢”,檢方認為兩人有逃亡之虞,遂向士林地方法院聲請羈押。法院于29日晚裁準羈押,并送往看守所。
4月16日,烏山頭水庫內的八田與一(日據時期的日籍土木工程師)銅像被發現遭“斬首”,李承龍隨后于17日下午在臉書上表示,“不瞞大家說是我做的”,并到臺北市警察局自首。有關八田與一案,李承龍、邱晉芛目前被限制出境等待接受進一步調查。
據報道,逸仙小學已向警方提告毀損罪,將依法律途徑追究責任,并尋求賠償。校方稱,這次石狛犬被嚴重破壞,保守估計修復費用至少要10萬元。臺北市長柯文哲稱,“一定要嚴辦”。
《中國時報》29日稱,李承龍此次破壞手法過程與破壞八田與一銅像雷同,意圖借此表達對民進黨意識形態執政之不滿。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在臉書上稱,過去蔣介石銅像屢遭破壞,破壞者不會被追緝,也不會被聲押;而破壞日本神社石狛犬的李承龍被聲押,明顯有差別。“在臺灣島,日本人的狗果然比較神圣!”有島內網友稱,破壞古跡固然十分不應該,但這一切的源頭是民進黨不尊重歷史和民意,一邊刻意“去蔣”“去孫”“去中國化”,一邊則低三下四出賣臺灣、討好日本,所謂“物極必反”,民進黨應當好好檢討“親日仇中”政策。
島內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說,她不贊成以這種“砸毀歷史文物”的方式來表達對當局的抗議,但卻非常理解李承龍的憤怒。過去一年中,在民進黨庇護下的那些“皇民后代”,做出太多“砍蔣介石銅像、砸蔣經國銅像、潑孫文銅像油漆”的不當行為,臺當局對這些不法行為視若無睹,當然會讓那些認同中華文化的民眾無比憤怒。未來如果臺當局還是放任“皇民”為所欲為,類似的對抗沖突行為會層出不窮。
臺灣前“監察委員”葉耀鵬稱,這次端午節,島內電視臺采訪一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問他們知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不少人瞠目結舌,根本不知道屈原、粽子等中華傳統文化,這與從李登輝時期開始扭曲的臺灣歷史教育有關,這種“皇民史觀”會造成臺灣內部更多的沖突、對立與動亂。▲
環球時報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