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外特約記者 李靜 藍雅歌 青木 陶短房 ●陳一 柳直

美國五角大樓30日宣布為應對朝鮮導彈威脅,將于當天在太平洋海域進行反導試驗。這是朝鮮29日再次試射導彈后,美國最新做出的強硬表態。29日,美國B-1B戰略轟炸機再次出現在半島海域,并與“卡爾·文森”號航母進行了聯合精確打擊演練。今年以來,朝鮮盡管沒有進行核試驗,但頻頻試射導彈,近三個星期來更是一周一射。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剛返回華盛頓就在推特上稱,朝鮮發射短程彈道導彈是對中國的“不尊重”,但更多媒體認為朝鮮此舉是對美國以及西方七國峰會對朝鮮施壓的反擊。朝中社30日稱,“按我們安排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繼續研發更具威力的戰略武器”。德國新聞電視臺稱,當前朝鮮半島局勢仍然不穩定,如果有關各方不能就朝核問題盡快坐下來舉行談判,朝鮮半島始終是一個“火藥桶”。
美國測試防御朝鮮導彈能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0日稱,五角大樓宣布將于30日當天在太平洋上首次進行升級版遠程攔截導彈擊落洲際彈道導彈的試驗,這被普遍認為是美國進行防御朝鮮導彈能力的測試。一天前朝鮮發射了一枚短程彈道導彈。報道稱,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28日稱,朝鮮企圖獲得洲際彈道導彈技術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平壤得不到遏制,那么朝鮮半島局勢就有演變成古巴導彈危機的潛在可能”。
據韓聯社29日報道,朝鮮當天凌晨突然試射“至少一枚”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達120公里,飛行距離為450公里。日本《朝日新聞》稱,朝鮮導彈是朝著日本海方向發射的,最后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報道稱,平壤和以往一樣沒有對那一海域的飛機和船只發出預警。美國兩個航空母艦戰斗群當時也在該海域演習。
朝鮮《勞動新聞》30日頭版用整版篇幅報道了29日的這次發射。報道稱,在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指導下,朝軍成功試射搭載新開發的精密制導系統的彈道導彈。金正恩當天親臨發射場觀看并下達發射命令。報道強調,試射導彈精確打中了預定目標點,偏差僅為7米。金正恩觀看試射后稱:“這種導彈好像神槍手用狙擊步槍打中目標,依其命中準確度,連敵人的眼睛也可以挖出來。”金正恩還強調,“要以今天的這一成就為基礎,繼續研發更具威力的戰略武器”。
朝鮮導彈難打美航母
對于朝鮮宣稱發射高精度導彈,韓國軍方聯合參謀本部發言人30日在記者會上稱,韓美一致確認朝鮮發射的是改良型“飛毛腿”導彈。對于該導彈的精準度是否得到提升,能否將其用作地對艦導彈,韓軍方認為需進行嚴密分析。
“朝鮮此次試射導彈實際就是針對美國航母”,韓國《韓民族新聞》30日稱,由于朝鮮媒體在報道中公開表示此次高精度導彈打擊對象包括敵方艦船,這實際上就是指正在朝鮮半島東部海域進行演習的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韓國《文化日報》也稱,如果朝鮮所說屬實,那么朝鮮實際上掌握了彈頭飛行軌道變軌技術,這意味著29日朝鮮試射的是新型地對艦導彈。由于該導彈具有較高的精確度和防止攔截技術,未來不僅美韓正在構筑的導彈防御系統可能成為無用之物,半島爆發全面戰爭時在周邊海域活動的美國艦艇和韓國艦艇可能面臨新的威脅。
不過,韓聯社30日引述專家的話稱,雖然該導彈裝有實時獲取坐標信息的GPS接收器,可精確打擊固定的地面目標,但要想攻擊游弋海上的航母還需要自動追蹤目標的導引頭、超視距雷達、遠程無人偵察機等。而且美國航母戰斗群一般有裝備標準-3型防空導彈的宙斯盾驅逐艦保駕護航,朝軍導彈攻擊很難得手。況且朝鮮海面雷達探測距離僅為100公里,對可在幾百公里外作戰的美軍航母鞭長莫及。
檢驗美韓還是測試技術
法新社稱,今年以來,朝鮮頻頻進行導彈試射,這已經是朝鮮今年第9次發射,共試射了約12枚導彈,這次試射也是三周來第三次密集發射。韓國《朝鮮日報》30日稱,朝鮮這次發射的是不需要再做試驗的“飛毛腿”導彈,此舉被認為是對文在寅新政府發出了“少打核武器和導彈主意”的信息,同時也是對持續用航母等實施高強度“對朝炮艦外交”的特朗普政府進行的武力示威。
“朝鮮這次發射導彈可能意在檢驗對手而非測試技術”。美聯社稱,由于朝鮮已擁有可靠的短程導彈武器庫,因此朝鮮這次試射與完善導彈技術沒多大關系,更多的是表明它有能力根據自己的意志襲擊該地區的美國目標,強調朝鮮對美國施加的壓力不屑一顧。
《日本經濟新聞》稱,朝鮮讓導彈落在日本海的日本專屬經濟區海域是“警告日本”。在G7峰會期間,安倍就朝核問題稱現在不是對話而是施加壓力的時候,強調有必要通過制裁朝鮮新決議。日本官房長官和外相等也紛紛主張要對朝鮮實施新一輪“單邊制裁”。
在朝鮮看來,G7峰會對朝鮮的施壓完全是日本攛掇的。朝中社30日引述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的話稱,日本到處竄訪鼓噪對朝打壓制裁氛圍,是為了以朝鮮的“威脅”為借口,“為實現軍國主義化爭取法律名分”。該發言人警告稱,“到目前為止,只有在日本的美國侵略性軍事目標被鎖定在朝鮮戰略軍的瞄準鏡內。如果日本不愿正視現實,執意要對美國仆從到底并敵視朝鮮,那么朝鮮的靶子將不得不發生變化。”
半島局勢再現緊張氣氛
德國新聞電視臺稱,盡管特朗普嘴上聲稱要與朝鮮談判,但美國政府仍然沒有放棄對朝鮮的軍事威脅。韓聯社30日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在朝鮮29日發射導彈僅5小時后,美國兩架B-1B戰略轟炸機于當天上午飛抵韓國東部海域上空,與“卡爾·文森”號航母舉行了聯合演習。報道稱,B-1B轟炸機是美國三大戰略轟炸機之一,飛行速度達1.2馬赫。從關島基地起飛兩個小時后即可抵達半島參與作戰。朝鮮對B-1B亮相半島一直非常敏感。此外,美國“里根”號航母戰斗群日前剛離開日本橫須賀,計劃將于6月初與“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再次進行聯合演習。“美國之音”29日稱,美國“尼米茲”號航母也將前往西太平洋。美國三艘航母這次真的將齊聚朝鮮半島。
對此,朝中社30日稱,美國打算派“卡爾·文森”號和“里根”號核航母戰斗群到朝鮮東部海域開展“侵朝戰爭演習”,同時動用核戰略轟炸機再次進行了核炸彈投擲訓練。“美國變本加厲、不計后果的軍事挑釁行為清楚地證明,敵人重彈的對話老調只不過是解除朝鮮武裝的偽善,以核扼殺朝鮮的野心一點也不變”。朝鮮外務省發言人30日還譴責G7峰會發表的“反朝聯合聲明”稱,“美國及其追隨勢力指望憑借制裁和打壓能夠剝奪如同民族生命和尊嚴的朝鮮核遏制力,那不外乎是癡心妄想”。“越是對朝制裁和打壓力度加大,朝鮮核力量的多樣化越會加快”。
美國“野獸日報”網站稱,美國助理國務卿幫辦董云裳日前稱,朝鮮是一個“有時間限制的問題”,那么,特朗普腦子里有沒有時間表呢?董云裳說,不會是“幾個月時間”,但“肯定也不會是幾年時間”。報道稱,隨著“尼米茲”號航母啟程前往西太平洋,或許特朗普在“尼米茲”號穿行太平洋的時間內正在考慮他的時間表。▲
環球時報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