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颯颯
摘要: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是其未完成的政治學著作(《政治制度論》)中的一部分,他以華麗的語言、理性的邏輯,以及現世無法實現的社會契約構想自然地引領人們不斷地去為自己謀求權利的道路,引領了宏大的革命風暴,無疑給世界帶來了巨大影響,對我們日后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權也提供了一個參考。正確理解盧梭政治思想的當代意義很重要。
關鍵詞:社會契約 人民主權 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059-01
一、社會契約論的發展
(一)伊壁鳩魯
雖然“社會契約說”早在古希臘的智者學派那有所論述,但直至伊壁鳩魯才第一次得到了較為系統的理論闡述。馬克思說過:“國家起源于人們相互之間的契約,起源于社會契約,這一觀點就是伊壁鳩魯最先提出來的”。在原子理論的基礎上,伊壁鳩魯以形而上學的方法揭示了人自由的本質、國家起源的契約性質。
(二)洛克的思想
統治者乃是以被統治者為依據。換言之統治者的權力源于人民,政府的權力僅為警察權。除了立法權,人民還享有監督統治者執行的權利。政府保護人民生命、自由及財產的自然權利。若這些權利被破壞,契約被毀棄,那政治的基本目標就消失了。若統治者成為暴君,人民就不應服從于他,主權應交還人民。若統治者違反契約,人民不但有權利,而且有義務去發動革命反抗。
(三)盧梭的思想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發展并完善了社會契約思想。他堅持社會契約論,主張建立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提出“天賦人權說”,反對專制、暴政。教育方面,他主張教育目的在培養自然人;要求提高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反對戕害、輕視兒童,這些正是反映了資產階級尋求解放的要求。
二、主要觀點
(一)社會結構與社會契約說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的第一卷就闡述了社會秩序、社會結構以及社會契約的概念。他認為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秩序并非來源于自然。約定是一切合法權威的基礎。社會秩序來源于共同樸素約定。每個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權者”的指導下。共同體中的約定對于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共同體可稱為“國家或政治體”,結合者就被稱為人民;為數不多的主權權威的參與者,就叫做公民,而那些作為國家法律的服從者,就叫做臣民。
(二)人民主權說
《社會契約論》的核心可以用“摧毀”和“建立”這兩個詞概括,即摧毀君主專制,建立人民主權。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確定主權歸誰所有。因此在著作的第一卷講述了社會結構和社會契約的理解后,盧梭在第二卷著重闡述了主權及其權利。他認為主權是公意的運用,不可轉讓,不可分割。雖然公意總是對的,但是它并非總是能作出明智的判斷,因此也并非總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然而立法者本身并沒有權力,他們只是指導者,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議,只有人民才有權設立法律。盧梭在書中指出主權具有兩個亙古不變的特性:主權是不可轉讓的,主權是不可分割的。這就從根本上摧毀了君主專制的王權的所謂法理依據。
(三)人民直接立法
接受國家的約束與之前的自由,能夠解決矛盾的唯一方法是讓人民自己接受自己制定的規則的約束。在建立國家后,有可能從整體上剝奪人民自由、把人民變成奴隸的就是政府。嚴格限定政府的作用為執行法律,授予其執行法律權。人民保有并直接行使立法權。盧梭強烈反對代議立法的方式,積極倡導人民直接立法。這實際上是制定法律規則的正義追求與法律供給的效率的矛盾,人們長期得不到立法供給、長期享受不到這種“正義”的法律的利益,以致人們實際上仍然是在沒有法律的不正義中生活,那么這種立法方式所追求的正義法律就沒有社會意義和價值。
(四)政府及其運作形式
盧梭將政府的角色定位為“主權者的執行人,而非主權者本身”,是一個“介于主權體和國民之間的中介者,在公意的指示下實施法律”。執政者是主權者的官吏,他們的職能不是契約的結果,簡言之,他們只是受委托來行使權力的,只是以主權者的名義行使被托付的權力罷了。
政府運作形式盧梭將其總結為民主制、國君制、貴族制三種。真正的民主制從來就不曾有過,而且永遠也不會有。實現全民民主可望不可及,畢竟民主制需要太多的預設條件和美德。貴族制可以是自然的、選舉的與世襲的。國君制的政府有活力,但也具有很大的危險。若其前進的方向不是公共福祉,那就會造成對國家的傷害。君主們變成追逐絕對權力的野獸,而大臣們淪為徹底的陰謀家。
三、社會契約的現實意義
《社會契約論》這本書是盧梭未完成的政治學著作(《政治制度論》)中的一部分,雖然這本書明確表達了盧梭“社會契約”“主權在民”的先進政治思想,但受到時代的限制和個人思維的不完整性的影響,從當今的角度看存在著一些不合理性。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的前兩卷里提出了許多大膽的觀點:一方面徹底否定了封建專制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卻又造成了一些不穩定因素。在講到公意時強調:“公意一定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不能使少數服從多數”,而這種公意是不可能存在的,人民的意志不可能達到完全的統一。 因此,如何正確理解盧梭政治思想的當代意義很重要。盧梭以其華麗的語言、理性的邏輯,以及現世無法實現的社會契約構想引領了人們不斷地去為自己謀求權利的道路,引領了革命風暴,給世界帶來了巨大影響,對我們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權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參考。因此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 建構社會主義契約文化。
參考文獻:
[1]羅杰.對盧梭《社會契約論》的解讀[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4).
[2]李一驍.盧梭《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J].理論前沿,2014(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