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

摘 要:民辦高校圖書館因其發展歷史短、文化內涵積淀淺、領導不夠重視、經費來源單一及人才儲備較為薄弱等原因,文化內涵建設一直很薄弱。對此,民辦高校要抓住機遇,努力打造環境舒適和諧、精神面貌健康積極、制度規定真摯貼切的圖書館,以促進民辦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推動民辦高校長遠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5-0062-03
關鍵詞:圖書館;文化內涵建設;民辦高校;安徽三聯學院
1 民辦高校圖書館文化內涵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物質文化建設欠缺
1.1.1 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舍呈現的文化氣息不濃。圖書館大樓是圖書館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陣地,也是校園里重要的建筑。筆者調查得知,我國現有的民辦高校的圖書館大樓基本都是將學校原有的教學樓或實驗樓等略加改建而成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民辦高校沒有獨立的圖書館專用大樓。同時,圖書館大樓的外形和布局給人生硬、呆板、冰冷之感,呈現的文化氣息不濃。
1.1.2 內部硬件設施配置不先進、不完善。隨著計算機性能和技術的不斷升級,讀者對圖書館的硬件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在很多民辦高校,一些陳舊的書架及老化的電子設備仍堅守在“崗位”上,導致民辦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率不高。
1.1.3 館藏資源建設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館藏資源建設是圖書館物質文化的靈魂,也是圖書館建設的永恒話題。筆者認為,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落后原因有以下幾點:①民辦高校發展歷史短暫,沒有圖書館專業人才的儲備,資源建設幾乎是從零開始,圖書館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辦高校領導的認識。②民辦高校辦學經費來源渠道單一,圖書館的經費有限,致使其館藏數量短缺且質量不高。③很多民辦高校因各類評估的需要,在特定時期會急劇增加館藏量。這種突擊采購很容易造成采購的圖書質量不高,分編差錯率高,文獻結構不合理,圖書利用率下降等情況。
1.2 精神文化建設匱乏
1.2.1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有待加強。民辦高校圖書館過分注重館藏建設而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一方面,圖書館員承擔著多重角色、多重職責,工作量超負荷,致使其產生工作倦怠;另一方面,圖書館對待讀者并沒有做到“想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因此,民辦高校的師生對圖書館服務的認同率和滿意度不高。
1.2.2 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圖書館員是開展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其綜合素質在圖書館的文化建設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際上,民辦高校圖書館在高校中常常不被重視,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都嚴重不足。另外,民辦高校圖書館的領導層也不重視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或培訓工作,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機會很少,其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提升,這必然影響圖書館文化內涵建設的進展。
1.2.3 文化活動不豐富,閱讀氛圍不濃厚。民辦高校圖書館的職能不僅是典藏,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它來傳遞、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和精神文明。因此,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一些形式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發揮其職能是很有必要的,但民辦高校圖書館并不經常組織這樣的活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民辦高校經費緊張、人員力量薄弱;另一方面是由于民辦高校營造閱讀氛圍和推廣閱讀的意識理念不強。活動除了數量不足,內容和形式也簡單老舊,師生參加意愿不強,而圖書館開展活動的積極性也必然受挫,形成惡性循環,致使民辦高校的閱讀氛圍一直不夠濃厚。
1.2.4 封閉落后,缺少創新進取精神。新形勢下的民辦高校圖書館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服務才能更好地為全校師生服務。而民辦高校圖書館往往跟不上信息時代發展的步伐,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精神,圖書館文化內涵建設前進的步伐也因此大大受阻。
1.3 制度文化建設滯后
1.3.1 照搬照套,缺乏本館自身的制度文化特色。目前,民辦高校圖書館的規章制度基本是照搬照抄公辦高校的規章制度,其制度文化建設沒有考慮自身的特點。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民辦高校圖書館的建館歷史不長;二是民辦高校圖書館管理隊伍缺少專業性人才。筆者調研得知,很多民辦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者往往是公辦院校的退休人員,他們除年齡偏高外,對現代圖書館的特點、兩種高校的特色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把握得也不全面、不透徹。
1.3.2 忽視讀者權利,有待加強制度人性化。圖書館的制度建設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讀者的權益。但事實上,很多圖書館尤其是民辦高校圖書館的制度條文只規定了讀者要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對讀者應享有的權利(如讀者的知情權、監督權等)在其規章制度里未得到體現。因此,圖書館在執行制度時不平等、不公正等現象時有發生。
2 加強民辦高校圖書館文化內涵建設的舉措
2.1 加強民辦高校圖書館的物質文化建設
2.1.1 注重館舍建設,搞好圖書館的生態環境建設。圖書館館舍是讀者進行閱讀活動的重要場所,溫馨舒適的環境是吸引讀者來圖書館的前提。以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為例,該館為了進一步謀求生存和發展,新建了圖書館大樓,其寬敞明亮的閱覽室、排放有序的圖書雜志、先進的云桌面終端電子閱覽室、安靜溫馨的休閑書吧,還有名人字畫和花草樹木點綴其間,給讀者一種溫馨舒適、賓至如歸的感覺,使讀者能夠心情愉悅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
2.1.2 加強館藏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館藏資源是圖書館物質文化的核心,只有擁有豐富的館藏才能吸引大量的讀者來圖書館。以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為例,該館領導層認識到圖書館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加強了館藏建設。截至2015年年底,該館館藏紙質圖書89萬冊、電子圖書242萬種、數據庫資源29種(見表1)。另外,安徽三聯學院的辦學定位主要是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學科上以工科為主,是管理、經濟、藝術、文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類大學。因此,該校圖書館的館藏方向明確,按該校的辦學定位選購圖書使其館藏結構更合理。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吸取以前突擊采購的經驗教訓,解決了前期采選圖書遺留下來的難題,從保證館藏圖書的質量做起,做好圖書的剔舊與更新工作。從表1可以看出,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2013—2015年的館藏資源在逐年增添積累。
2.2 加強民辦高校圖書館的精神文化建設
2.2.1 提高發展圖書館文化內涵建設的意識,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民辦高校圖書館的文化內涵建設是促進校園文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因此全校及全館上下都要重視圖書館的文化內涵建設。以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為例,在該館的文化內涵建設過程中,學校領導層積極為其創造物質基礎和環境建設,支持其文化學術活動等,以實際行動推進圖書館精神文化的建設;圖書館員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始終把讀者放在第一位,關心讀者,親近讀者,隨時了解并滿足讀者的需求信息;讀者也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愛書愛館,文明閱讀,不影響他人的閱讀學習。
2.2.2 大力加強館員的培訓學習,打造高素質的圖書館員隊伍。打造高素質的圖書館員隊伍是對圖書館的長效投入,是圖書館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和動力。以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為例,近年來,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制定了相應的培訓制度和鼓勵政策,鼓勵圖書館員不斷學習、終身學習。該館不定期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業務知識技能大賽,鼓勵圖書館員積極參加科研活動,并組織他們到其他高校圖書館參觀學習;圖書館員自身也不斷進取,珍惜培訓學習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該館2016年的職稱及學歷統計顯示,研究生學歷的有7人,中高級職稱的有8人。
2.2.3 積極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民辦高校圖書館是廣大師生學習、閱讀的場所,也是圖書館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因此,圖書館應經常有針對性、有組織性地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和學術講座,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激發師生的閱讀興趣。以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為例,該館近年來在校內舉辦了各類知識講座、征文比賽及“世界讀書日”系列讀書活動。如今,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的閱讀氛圍及書香校園氣息越來越濃厚。另外,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還走出校園,組織學生參加“安徽省高校研究生信息素養夏令營”“安徽省企業競爭模擬(MOOC)大賽”等校外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積淀了校園的文化底蘊,在校園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
2.2.4 積極進取,激發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是創新思維的原動力,高校圖書館只有樹立全體圖書館員的創新意識,在全館建立創新體系,才能為圖書館事業的興旺發達提供不竭的動力[1]。以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為例,該館在領導班子帶領下積極進取,在服務意識上,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對待讀者、尊重讀者,及時把握讀者的需求信息,不定期舉辦好書推介活動,切實提高讀者滿意度;在服務手段上,增加網絡平臺信息咨詢,開辟休閑書吧,充分利用其展覽廳、學術報告廳和多媒體播放廳為讀者開展各類活動;在服務內容上,在校內外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和征文比賽,并在社區、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等處開展圖書宣傳及捐贈活動。如:2014年,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到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蘆嶺鎮進行圖書捐贈活動,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2.3 加強民辦高校圖書館制度文化的建設
2.3.1 堅持與時俱進,創新館制度文化。圖書館的制度文化是圖書館進行科學、有效管理不可缺少的依據和準繩,以制度建設促進、規范圖書館文化也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2]。如: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在2014年對本館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進行了調整,吸納并制定了新的制度,逐步構建了更符合本館情況的管理制度。
2.3.2 強化以人為本的館制度建設,營造和諧的館制度文化。民辦高校圖書館在其制度文化建設過程中,要以以人為本為基本原則,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為管理的核心對象,重視人的本體價值,激發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善用人的和諧氛圍,形成“館興我榮,館衰我恥”的思想意識和責任意識[3]。這里的人包括讀者和圖書館員。如:安徽三聯學院圖書館將“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指導思想融入制度建設,對讀者公正、平等、理解、關愛;對待圖書館員,也傾之以理解和愛護之情,使其在制度中獲得認同感及主人翁意識,激發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推進以人為本的館制度建設,才能使民辦高校圖書館的制度文化在和諧健康的環境中不斷創新發展。
3 結語
民辦高校圖書館的文化內涵建設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其文化內涵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不斷地積累、構建。新形勢下,民辦高校圖書館要抓住機遇,努力打造物質環境舒適和諧、精神面貌健康積極、規章制度真摯貼切的高校圖書館文化,促進民辦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推動民辦高校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艷.淺析新時期高校圖書館館員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8):79-80.
[2]趙李堅.圖書館人本管理與文化建設[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7(3):78-80.
[3]張世良.論高校圖書館制度文化建設[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69-71.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