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君
【內容摘要】很多人認為,高中生物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因為這些誤解,使部分高中生的生物成績并不是很好。其實,生物是一門有趣的課程,相信只要教學方法適合高中生,那么大家學習生物的積極性都會被調動起來,這樣一來,學生們的生物成績也會隨之提高。經過本人對高中各個年級的生物教學過程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課堂上沒有涉及到問題設計與解決這一步驟。生物課堂的問題設計與解決,是教學過程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引導同學們自主探究學習,認真思考問題,并在不斷地實踐中獲得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即可提高高中生的教學質量水平,又可以改善現有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生物成績。
【關鍵詞】高中生物 設計問題 解決問題 感悟提升
一、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已經不止一次提到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這一次,我們依然要強調這個概念。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提問是一個很需要技術水平的事情,提問環節設計的不好,會影響同學們學習的熱情。比如說,提問環節的問題設計的太簡單,同學們可能會產生自滿的心理,還有一部分同學們會覺得生物這門課沒有挑戰性,總而言之,會出現一些不正確的負面情緒,影響學生的學習。反之,提問環節的問題設計的過于難,大多數同學都答不上來,這樣也不好,會磨掉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打擊同學們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同學們會失去對高中生物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可以看出,問題設計是一個嚴謹的教學環節。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況,分層次的設計不同的問題,以便應對學習水平不一致的同學們。
在講到《細胞中的無機物》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先設計一個簡單有趣的問題,來引入這節課所學內容:非洲的角馬、大象不遠萬里的進行著遷徙,沙漠中的植物扎根于幾米、幾十米的低下,這些生物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它們是在找什么東西呢?同學們紛紛思考,隨后回答道,這些生物是在尋求水資源。這時,老師就可以順勢引入新課時,并向同學們講述水對生物生命的重要性。在順利引入新課時之后,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地進行講解,舉例論證水在不同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時期的含量變化,并帶領同學們了解自由水和結合水的特征。
二、循序漸進解決問題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問題的設計需要注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新課內容,接著就該討論如何引導同學們解決問題了。學習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蛻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只有迎難而上解決掉這些問題,才能夠取得進步。學習還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進行實踐,才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驗證,但是,實踐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總之,學習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循循善誘,幫助同學們一起解決問題,并不斷培養和訓練同學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目的。如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呢?在這里,我們總結為四個字——循序漸進。《論語·憲問》中講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也是如此,要按照從淺到深的順序進行學習與思考。
在講到植物體細胞雜交這一課之后,老師可以向同學們展示這樣一張圖片:一株虛構的植物,上面結著番茄,下面長著馬鈴薯,引導同學們去思考如何得到這樣的一株植物。同學們提出了很多種方法:①讓兩種植物進行異花傳粉;②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將馬鈴薯的基因轉移到番茄體內或相反;③進行人工誘變育種。但是在隨后的討論中,這些方法都被否定了。最后在老師的引導和指點之下,同學們明白,番茄—馬鈴薯可以說集中了兩種植物的許多性狀,性狀由基因控制,那么有什么辦法能讓一種植物表現出兩種植物的性狀呢?同學們紛紛回答道——植物體細胞融合。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使同學們自由思考,并解決問題,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三、在過程中感悟提升
設計問題、解決問題是當前較受歡迎的教學手段之一。因為這種方法可以引導同學們自主思考,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這種教學方式還可以使同學們在過程中感悟知識,提升自我。學生在掌握新知識之后,應該及時向更高層次發展,引導同學們感知生物學的魅力和價值,領悟生命科學的規律,提高自己對高中生物知識的掌握。
還以我們上面提到的植物體細胞融合為例,在解決完這個問題之后,老師可以請同學們思考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誘變育種、基因工程育種、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有哪些異同點,如果讓學生培育一個新的植株,要選擇哪一種方法呢?育種中最關鍵的操作對象是什么?與傳統的育種方法比,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最大的優勢是什么?經過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相信同學們對生物學科的感悟能力會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
生物是一個有趣的學科,只要用對了教學方法,學生的生物成績不愁提不上去。設計問題、解決問題就是高效教學手段的一種,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宋立宇. 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目標與策略[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2] 陳錦章. 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的策略探究[J].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3(04).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