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岑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生命價值觀教育有關的學術理論專著及學術期刊的查閱分析,系統(tǒng)地對當前我國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和總結。研究表明:我國大陸地區(qū)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命價值觀元問題、生命價值觀教育內(nèi)涵、目標層次、方法途徑等方面。未來的研究可以加強探究生命價值觀教育理論、科學架構和梳理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對策、深化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實踐實證研究,進一步強化其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 生命價值觀教育 研究現(xiàn)狀 述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112-02
當代大學生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朝氣、最具有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群體,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中堅力量。然而,在我國高等院校內(nèi),無視生命、戕害生命、漠視生命價值的現(xiàn)象卻屢見不鮮,不禁讓人扼腕嘆息。人們不禁發(fā)問:大學校園本是學生求知的殿堂,是國家培養(yǎng)社會棟梁的搖籃,如今為什么會成為埋葬生命的地方呢?這也讓我們意識到,高校教育不能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積極樂觀、向上進取的健康心態(tài),要讓大學生擁有全面而自由發(fā)展的健全人格。
近些年來,生命價值觀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國高校中悄然興起。2003年湖北省專門組織召開了由全省81所高校黨委書記參加的“防止高校學生自殺專題會議”。可以算是大陸地區(qū)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學生自殺為主題的專項大型會議。同年,高錦泉發(fā)表了《大學生生命教育初探》,也是大陸地區(qū)第一次公開發(fā)表的專題論文。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的公布實施表明,“進行生命教育已成為國家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決策”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必將掀起新一輪熱潮。所以對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分析,將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一、我國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現(xiàn)狀
雖然我國的生命教育的起步相較于歐美及港臺地區(qū)來說是比較晚的,但隨著相關理論研究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目前已取得一定的理論成果。
從學術理論專著來看,我國大陸地區(qū)關于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的專著較少。通過檢索發(fā)現(xiàn),有如下專著:如2004年出版的馮建軍著寫的《生命與教育》、劉志軍等著寫的《生命的律動》、劉濟良著寫出版的《生命教育論》,2007年出版的顧海良著寫的《生命教育大學生讀本》,2009年出版的梅萍著寫的《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等著作。
從學術期刊來看,通過對中國學術期刊數(shù)據(jù)庫(CNKI)的檢索,自2000年至今,以“生命教育”為關鍵字檢索博碩論文共計90000余篇,以“生命價值觀教育”為關鍵字的博碩論文共計1456篇,其中以“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為關鍵字的文章共有765篇,占總數(shù)的52.54%。
通過文獻資料的匯總,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學術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生命價值觀的研究
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元問題”就是生命價值觀,所有理論都是基于這一基本問題之上的,所以,對生命價值觀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當前理論界關于生命價值觀涵義的定義尚未統(tǒng)一,分別有以下幾種:
張文遠在《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 中提出,生命價值觀即人作為生命主體對自己和社會作出影響的一種基本觀念,它由生命的自我價值和生命的社會價值組成,是生命的自我價值和生命的社會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
梅萍等在《當代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 中指出,生命價值觀是凝結了人們以往生活經(jīng)驗和生命實踐的親身感受,也反映了對當前生命價值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生命價值觀具體表現(xiàn)為人對生命價值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其支配并調(diào)節(jié)著人們的生命價值選擇和生命價值的實踐創(chuàng)造。
(二)關于生命價值觀教育內(nèi)涵的研究
在國內(nèi),有關于大學生的生命價值觀教育內(nèi)涵的研究還是相對比較模糊的,沒有產(chǎn)生一致的理論認識。但基本都是以“加深大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樹立良好生命價值意識、從而確立積極健康的生命價值觀”為出發(fā)點。
任桂平在《守望生命——不可缺席的生命教育》中提出,生命價值觀教育就是基于個人的生命和生活,在遵循生命和生活的規(guī)則的基礎上,促進個體認識生命、追尋生命意義、實踐生命價值的過程,最終使生命趨于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朱虹在《淺談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之生命價值觀教育》中指出,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內(nèi)涵應包含三個方面:第一,是要引導人們對生死有一個科學的認知和健康的態(tài)度。第二,引導人們探求和追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第三,引導學生向著全面而自由的方向發(fā)展。
(三)關于生命價值觀教育目標層次的研究
教育的實際運行是需要具有一定目標指向的,并非雜亂無章、漫無邊際的。不同的研究者對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目的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劃分。
歐巧云在《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 中提到,生命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學生認知生命、珍視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提升生存技能,關注生活質量,實現(xiàn)生命價值。
廖桂芳在《生命與使命》中提到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對人的終極關懷和終極價值。書中認為可以將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目標劃分為:自然生命層面目標、社會生命層面目標、精神生命層面目標。這三個層面逐層遞進、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共同指導著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實踐。
(四)關于生命價值觀教育方法和途徑研究
學者們對于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方法和途徑問題的研究探討,一般是從課程體系的設置、師資隊伍的建設、教育環(huán)境的構建等幾個方面著手探究的。
申迪在《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對策研究》 中,提出在以下四個方面對大學生進行生命價值觀教育:首先在思想觀念中認識到生命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要在人文教育中樹立生命價值觀教育的觀念,再次要在高校制度管理服務中落實生命價值觀教育,最后在課程設置中注重生命價值觀教育。
喬麗在《淺析當代大學生生命價值觀偏差及教育對策研究》 中提出的對策包括重塑教育理念,深化“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對高校教育的引領作用;制定生命價值觀教育課程的目標、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在相關課程中滲透生命價值觀;不斷挖掘隱性教育資源,利用多種途徑增加生命實踐的機會;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和培育先進朋輩群體,發(fā)揮其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
二、我國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現(xiàn)狀的簡要評述
筆者通過對現(xiàn)有文獻資料的整理分析,發(fā)現(xiàn)國內(nèi)諸多學者已經(jīng)開始重視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研究總結,這不僅豐富了現(xiàn)有的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理論,也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相當堅實的理論基礎,但研究的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不強,很難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并發(fā)揮作用。所以未來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化和拓展。
(一)加強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理論探究,清晰界定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內(nèi)涵
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內(nèi)涵是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最基礎的理論問題之一,也是研究的邏輯起點,但就目前而言,生命價值觀教育與生命教育研究相互重疊,相互之間的界定還不明確,而且,從兩者的文獻數(shù)量也可以看出,對生命教育的研究明顯多于對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研究。因此,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提高生命質量,這是下一步研究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二)加強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的對策探討的整體架構與梳理
就目前的學術研究而言,缺乏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的對策探討的整體架構與梳理。在研究文獻中可以看出,學者提出的對策大多集中在幾個問題上面,卻很少有人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對策進行系統(tǒng)化的研究與總結,以架構完整的對策體系和科學的教育模式。
(三)加強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的實證研究
國內(nèi)學者對生命價值觀教育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方法仍是以理論分析為主,缺乏實證分析。而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則將實證研究重點集中在對比實施效果上,這樣不僅能夠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也更有利于深層次資料的挖掘,以提高研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此外,國內(nèi)學者的研究方法單一,缺乏系統(tǒng)化的提升,缺少科學的總結與凝練,致使研究深度和廣度有限,實踐對策都基于理論提出,缺乏實際可操作性,對具體的生命價值觀教育缺乏科學的指導和促進。
參考文獻:
[1]鄭曉江.生命教育事業(yè)的回顧與前瞻[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
[2]張文遠.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
[3]梅萍等.當代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歐巧云.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09:176.
[5]申迪.大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6]喬麗.淺析當代大學生生命價值觀偏差及教育對策研究[D].東東北師范大學,2013.
[7]吳增強.生命教育的歷史追尋及其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2005(9).
[8]畢明生.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及其對現(xiàn)代道德教育的啟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9]葉華松.大學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87.
[10]鄭曉江,張名源.生命教育公民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李長虹.大學生生命價值教育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8.
[12]盧愛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13]劉萍.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D].蘇州大學,201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