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穌荻+溫丹華
摘要: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高校學生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都需要隨之改變,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又在此基礎上從完善學生管理機制、構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理念等方面,探究了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 地方高校 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148-01
地方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與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密切聯系,而學生管理工作則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地方高校教學水平的重要尺度。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方高校大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日益多元化,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也日益明顯,這就為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創新學生管理模式,提升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是當前地方高校發展需要及時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地方高校學生管理理念落后。在新形勢下,一些地方高校在學生管理中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忽視了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一味地采用強制性、制度化手段,為了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甚至采用封閉性管理模式,這顯然嚴重束縛了地方性高校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管理效果可想而知。同時,這種落后的管理理念也不符合以人為本的新型管理觀念,不利于激發地方高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地方高校學生管理隊伍素質較低。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內容較為復雜,包括技能學習、日常生活、知識傳授、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內容。高校學生管理者作為管理工作的直接實施者,工作內容龐雜,需要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充足的工作時間。但調查顯示,當前許多地方高校的學生工作管理者多為青年教師,他們缺乏必要的管理經驗,導致學生管理工作中方法不當,還有部分地方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者還要兼職教學工作,這就使得他們的工作時間不足,許多管理問題無法及時處理。
二、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策略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理念
若要提升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了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提升學生管理中的服務意識,為地方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多樣化幫助和指導。此外,還要指導學生了解自身在學生管理中應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并鼓勵他們自覺遵循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且合理利用學校的各項資源,自覺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完善學生管理機制
在地方高校學生管理中要制定整合性、互動性和層次性管理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完善的學生管理機制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管理者的工作興趣和熱情,促使他們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體會到成就感,進而促使他們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地方高校的學生管理中。此外,完善的工作機制還可以增強學生管理者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學校各個部門缺乏溝通聯系,各個部門只負責具體事務,導致工作脫節或錯位。因此,若要提升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就應當革新原有的管理機制。首先要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互動性,即加強上層組織與基層組織的互動交流,以便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其次,要明確各個部門的分工,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管理工作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每項工作都要落實到個人,增強各個部門的責任意識。再次,要建立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對于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表現積極的部門或個人要及時給予獎勵,對于那些工作積極性較低,或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部門與個人則應當作出相應處罰,以制度化形式增強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規范性。
(三)構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
首先,要完善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系統,健全學生信息電子檔案。近年來,互聯網和計算機普及,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要運用QQ、微博、微信、飛信等新媒體工具,拓展學生信息管理渠道,增強信息溝通的便捷性。學生管理者可以通過飛信、QQ群及時傳遞管理信息或要求,還可以運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發布或分享與學生管理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自我教育信息等,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還可以運用這些軟件和平臺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提升管理工作的針對性。教師可以組建QQ群或微信群,鼓勵學生在群中討論就業、考研等與學生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并根據討論內容給予指導和幫助,這一方面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進而制定針對性管理策略,提升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葉鑫.淺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報,2009.
[2]施偉娟.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是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的必然選擇[J].大理學院學報,200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