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加快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城鄉協同發展,加速農村土地流轉成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順利進行,可以解決耕地零散、規模過小等問題,提高土地規模經營效益;可以改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對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及實行農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經營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但目前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在梨樹縣土地流轉情況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轉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農村土地流轉;調研;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0.019
1梨樹縣土地流轉的狀況
1.1梨樹縣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梨樹縣現有鄉鎮20個,經濟開發區2個,經濟園區1個,行政村295個,總人口達81萬,其中農業人口為56萬。全縣共有耕地面積418萬畝,第二輪土地承包面積為295萬畝。2013年全縣土地流轉面積為33.6萬畝,占二輪土地承包面積的11.4%。2014年全縣土地流轉面積51萬畝,占二輪土地面積的20%。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的土地面積占據了主導地位,土地流轉價格呈逐年上升的態勢,每畝價格460~800元。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收入達到123545萬元,成為農民除種植業收入外的重要收入來源。
1.2梨樹縣土地流轉的幾種形式
1.2.1托管合作流轉型 農民把承包土地委托給合作社管理,按面積交托管費用,由合作社統一完成。
1.2.2“四統一分”流轉型 通過為農民統一購買種子、化肥,統一采用大壟雙行耕種模式,利用大型機械播種,統一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進行田間管理和分散儲藏。
1.2.3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集中連片流轉型” 對于集中連片土地實行入股統一管理,實行糧食種植、收割、倉儲、銷售一條龍,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保障了糧食收儲的安全性,同時可提高糧食銷售價格。
1.2.4 家庭農場流轉型 農場主把土地流轉過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風險自擔,實現規模經營和機械化耕種。
2梨樹縣土地流轉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2.1農民傳統觀念難以改變
大部分農民戀土觀念強,小農意識嚴重,務工或經商目前看收入雖然高,但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農民把土地看成是命根子,是生活、養老的基本保障,因此寧可粗放經營,也不愿轉出土地。農業稅全面取消后,優惠政策陸續出臺,按土地承包面積給予各種補貼,農村經營土地收益逐年上升,也是部分農民不愿轉出土地的主要原因。
2.2基層干部對土地流轉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基層干部對土地流轉的政策和法規認識不到位,認為土地流轉與鄉鎮、村、社關系不大;基層引導土地流轉工作方式、方法不利,出現不愿監管,甚至無人監管的局面。
2.3政策法規不健全,操作不規范
目前,國家雖然出臺了國有土地流轉管理的相關政策、法律及法規,但并沒有出臺關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具體法律、法規,由于對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流轉中各方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沒有明確的具體規定,導致在實際工作中難以實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尤其在集體土地使用權發生權屬糾紛時也很難從法律和行政上進行解釋和處理,造成集體土地管理相對薄弱的局面。
3完善土地流轉工作的措施
3.1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工作
在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中,要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和廣播等各種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業部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土地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廣泛深入宣傳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有關政策,想盡一切辦法逐步消除農民傳統思想觀念,解除農民對土地流轉的后顧之憂。
各鄉鎮有關部門應教育引導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知法、懂法、用法,充分發揮合作社、家庭農場、土地規模經營大戶和外出就業人員事業成功的典型示范作用,促使更多農民轉變思想觀念,以加快土地規模流轉。
3.2 強化管理職能,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工作
3.2.1成立縣級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服務中心 各鄉鎮以“三資”代理中心為依托,指導農民辦理流轉手續,協調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化解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矛盾。
3.2.2設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站”各村必須設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站”,搭建土地流轉網絡平臺,并明確具體的信息聯絡員,及時收集、更新各村待轉出土地信息和土地需求信息。
3.2.3規范運作,保障相關利益主體權益,嚴把土地流轉準入關 加強對規模流轉土地業主的資質、資信的審查,對其風險要進行評估,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風險保證制度。在土地流轉過程中要明確流轉雙方的權力義務和違約責任,通過規范化服務,杜絕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
3.3加大扶持力度,激勵流轉
根據調研總結出,要加大對“家庭農場流轉”扶持力度,土地流轉應向懂經營、會管理的家庭農場集中。
3.4成立縣、鄉兩級土地流轉組織,明確責任,管理、指導全縣土地流轉工作
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的方式,掌握流轉過程中的原則、程序和方法。農村土地流轉主管部門要加強業務隊伍建設,把土地流轉工作納入地方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相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土地流轉宣傳、指導、協調、服務和管理等職責,并針對土地流轉的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制訂出具體的規范化管理措施及切實可行的操作辦法。
3.5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政策法規
健全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的土地市場管理體系,是優化農村土地資源配置、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國家財政、國土資源、勞動保障、司法、工商、金融等相關部門,研究制訂農村土地流轉具體的實施細則,并監督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確保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順利進行。
作者簡介:劉志剛,本科學歷,副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