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紅
【摘要】校園欺凌事件頻發(fā),不僅嚴重危害學生的健康成長還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和法律后果,逐漸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本文從校園欺凌入手,對校園欺凌進行概述,找出發(fā)生欺凌事件的原因以及應對策略。
【關(guān)鍵詞】攻擊行為 社會問題 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D917;D66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13-02
欺凌行為是小學生間發(fā)生的一種力量不均衡的特殊攻擊性行為。美國學者斯蒂芬·弗蘭佐(StephenL.Franzoi)認為,攻擊是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校園欺凌是一種具有特定目標的理性行為,欺凌者 “傾向于使用沉著冷靜的先發(fā)制人的暴力方式來達到他們的目的”,必然會給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在現(xiàn)實中,校園欺凌正影響著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孩子們優(yōu)良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教育工作者要找找原因,是什么導致欺凌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又是什么讓一些學生如此的霸道橫行?希望得到大家的關(guān)注,并提出相應措施整改校園欺凌現(xiàn)象。
一、校園欺凌概述
欺凌行為是指有意地造成他人傷害的行為,它不但指對受害者進行身體上的欺辱,同時語言上的攻擊行為也是被列入欺凌的行列當中。所以,校園欺凌是指學校中勢力較強的一方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無助的另一方進行持續(xù)的身體上或者是精神上的傷害行為。
校園欺凌可以分為暴力欺凌、語言欺凌和間接欺凌。暴力欺凌主要包括進行毆打、身體上的攻擊、搶奪他人的財物等;語言欺凌指進行語言上的辱罵、嘲笑、起綽號等;間接欺凌包括散布謠言、孤立同學、栽贓嫁禍等。
二、校園欺凌的嚴重危害
每當看到有關(guān)校園欺凌的新聞,我都會十分的心痛,那些本該天真無邪、可愛乖巧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那樣,他們以欺負弱小同學為樂,沒有同情心可言,校園欺凌貽害無窮。
導致許多小學生因為被欺凌而產(chǎn)生了抑郁、逃學,嚴重者出現(xiàn)了自殘現(xiàn)象。而這些現(xiàn)象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甚至對他們成年以后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都會造成直接的影響。
1.對于欺凌者的危害
如果欺凌行為沒有得到制止和改正,那么以后這些孩子違法犯罪的幾率就會增大,他們很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步入歧途。正如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寫道的“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十二歲。如果在這段時間中還不采取措施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話,那么它們就會發(fā)芽滋長,以后再采取手段去加以改正時,它們已經(jīng)是扎下深根,難以拔除了。”這句話就適用于校園欺凌者,通俗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深刻的道理。
2.對于受欺凌者的危害
校園欺凌會對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造成雙重傷害,他們遭受的消極行為,會給他們留下陰影。對于一部分忍氣吞聲,自己默默承受的受欺凌者來說,欺凌行為可能會使他們產(chǎn)生人格障礙。還有一些受欺凌者由于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他們內(nèi)心感到憤怒,想要找到地方發(fā)泄,他們因此會變?yōu)槠哿枵撸圬搫e的同學,這樣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危害的范圍更廣了。所以說,對于受欺凌者會產(chǎn)生嚴重的危害。
3.對于旁觀學生的危害
對于那些目睹欺凌行為的旁觀學生來說,欺凌行為會在他們心中埋下隱患的種子。一旦有些事情激發(fā)了他們內(nèi)心隱藏的那部分,他們很有可能會做出消極行為。對于那些目睹了欺凌的過程卻沒有采取措施制止的學生而言,不利于他們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責任心的培養(yǎng)。
三、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成因
1.不良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
校園欺凌行為與不良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校園欺凌者有部分是在家庭中受到過度溺愛的,他們認為不論做出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幫助他們解決。形成小霸王心理,天下唯我獨尊的強勢心態(tài)。還有一些是在家中受到冷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忙于工作,無心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問題,形成懦弱的弱勢心態(tài)等不健康的內(nèi)心環(huán)境。因為父母的疏忽,使孩子在學校中釀成大錯。
2.同伴群體的消極影響
發(fā)展心理學中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期是個體一生中同伴經(jīng)歷最豐富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作為群體,小圈子可以同時滿足青少年的諸多心理需要——歸屬感、安全感、自我同一性以及自尊等。小圈子中的成員因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朋友間的相似性而走到了一起。雖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但是同伴群體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同伴群體對學生的影響有時甚至是超越父母的。一旦青少年所處的這個小圈子里有經(jīng)常打架斗毆、欺凌他人的青少年存在,那么青少年很容易沾染上這些消極行為。我國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得同樣也是一個道理。
3.學校教育的缺失
學校教育的缺失,學生法律意識淡薄。許多學生不知道自己行為的嚴重后果,他們不懂得法律。許多學校沒有設(shè)置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關(guān)課程,因此當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問題時,沒有及時得到糾正,就使校園欺凌行為蔓延開來。學校一味的重視升學率,只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學校應該關(guān)注智育的同時不要忘記了學生的德育。
四、應對校園欺凌的心理學的防治
針對校園欺凌,我們可以采用行為糾正法來進行輔導。但在輔導之前,教師應提前與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分別進行交談,在交談的過程中,要了解清楚整個欺凌過程的始末,詢問雙方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教師只有了解了基本情況,才會有利于后續(xù)的跟進輔導,具體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建立專門的校園欺凌處理機構(gòu)和專業(yè)的輔導團隊
學校及老師獲取的校園欺凌信息,應提交給校園欺凌專門處理機構(gòu)。該機構(gòu)可以由校領(lǐng)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社區(qū)代表及外聘法律界人士組成。提交給專門處理機構(gòu)的校園欺凌事件,如果情節(jié)嚴重,涉及違反治安管理法或刑法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guān)報告;如果情節(jié)較輕,尚未構(gòu)成治安違法或犯罪的,應及時安排專業(yè)的輔導人員對受害者和有欺凌傾向者進行一對一的有針對性的輔導。學校除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反校園欺凌培訓外,還應建立由一定的教育工作者組成的專業(yè)輔導團隊。校園欺凌專業(yè)輔導工作是不同于強制懲戒措施的另一種柔性矯正機制,對受欺凌者,重在減輕焦慮和仇恨,慰藉受傷心靈,恢復其安全感和平和心態(tài);對欺凌行為人,通過對其成長環(huán)境的分析,明確問題的根源,找出有針對性的矯治辦法。
2.進行角色扮演
在輔導過程中,教師與欺凌者在輕松舒適,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中,按照既定的目標,投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當中。對于欺凌者來說,可以讓其扮演被欺凌的角色,讓他自己體會,當受到欺凌時,自己有什么感受,促使他反省之前自己的負面行為,學習為對方考慮,學習怎么樣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欺凌者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那么接下來就應該讓他們摒棄負面行為,學會控制自己。教師應該坐下來,耐心與欺凌者交談,記錄下來哪些行為是合適的,以取代那些不被接受的行為,得到雙方共識以后,雙方以契約的形式寫下來要達成的目標、達成的步驟以及每次達成目標以后會得到什么獎勵。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他應按照契約行事,并定期檢查進度。為了讓欺凌者認真對待契約,可以鄭重其事的擬定契約,并在契約上簽字,表示自己清楚自己的承諾,并按承諾執(zhí)行。
五、應對校園欺凌的外部防治
1.社會方面
現(xiàn)如今,校園欺凌現(xiàn)象盛行,政府應該出臺明確的懲戒
機制,對于欺凌者有一定的處置和懲戒,讓欺凌者為自己的不恰當?shù)男袨楦冻龃鷥r,起到防范和震懾的作用。還可以對一些無益于中小學生的網(wǎng)站、視頻等應該設(shè)置權(quán)限,在進入此類網(wǎng)站時應該實名注冊認證。企事業(yè)單位作為社會中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盡可能給予幫助,可以采取公益廣告的形式提倡解決校園欺凌問題。
2.學校方面
學校方面,應該制定一套明確、清晰的處理欺凌事件的規(guī)章制度,如若發(fā)生了欺凌事件就嚴格按照規(guī)章進行處理,讓老師有所依據(jù),以達成一致性的處理方法。學校應配備專門的心理學教師,一方面當同學遇到心理問題時,可以找教師進行咨詢輔導;另一方面,應為學生增設(shè)心理學這門課,對學生進行教育,從源頭解決和預防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今社會,學生都是家里的寵兒,心理承受能力低,很容易誘發(fā)出一些心理問題,學校應該擔負起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責任。
在課程的設(shè)置上,進一步完善德育課程和德育活動,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和提高法制意識,使其德育和法制教育主題內(nèi)容延伸到校園欺凌問題上。當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時,師生能夠明確的知道該如何應對。還可以定期的邀請公安、司法部門負責人到學校講座,增強這一方面的相關(guān)知識。
3.家長方面
家長方面,要引導家長了解校園欺凌方面的知識,讓其認識到校園欺凌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嚴重危害,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從而配合學校的工作。和諧的家庭關(guān)系有助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首先,夫妻之間在處理私人問題時,應該避開孩子,一切的問題和情緒都不應該在孩子面前表露,也不應該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甚至是用暴力解決問題。這樣極大可能在孩子心理留下負面影響。其次,在離異家庭、單親家庭及留守兒童家庭里,父母應該多給予孩子關(guān)愛,給孩子傳遞一種理念,就算父母離異,父母雙方對他的愛不會減少。父母應該多營造與孩子互動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guān)愛。最后,父母自身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育孩子人生而平等,和諧友善的和同學朋友相處。
六、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治理校園欺凌不能一蹴而就。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學校一個地方的教育問題,它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會共同攜手,共同努力,關(guān)注、關(guān)心、關(guān)愛每一個學生,來盡可能遏制學生之間的相互欺凌。并且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到防勝于治,才能夠?qū)⑿@欺凌控制在未然狀態(tài),最大限度減少校園欺凌的危害性,才能確保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我們的校園平安,我們的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羅怡,劉長海.校園欺凌行為動因的匱乏視角及其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6(02).
[2]馬雷軍.讓每個學生都安全:校園欺凌相關(guān)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小學管理.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