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
摘要: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既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體育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培養和形成對于促進高校良好學風和校風的養成、高校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特征與功能,積極建設高校校園體育文化。
關鍵詞:高校校園 體育文化 特征 功能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192-02
高校是國家培養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校園文化的建設等方面都非常重視。然而當前國內大多數高校卻都同時忽略了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學校領導和教師不重視體育,再加上課程又比較少,更是導致許多師生認為體育是個人運動是個人的喜好,純粹靠自己。在這些思想理念等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當前我國許多高校都沒有正確認識到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就高校體育文化的特征與功能進行了探討分析。
一、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和內容
1.內涵
通常來說,文化的定義都有狹義和廣義兩種,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也是如此。它屬于群體性文化的一種,需要高校教師及學生的共同參與的主要活動形式的體育活動。狹義上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指的是體育精神、學生的心理素質等這些精神層面上的內容。而廣義上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則是指在高校校園里,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活動和組織的其他相關體育活動,包括籃球賽等,通過這些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在這些體育活動當中所涉及的體育場館等物質層面上的東西以及體育精神等精神層面上的東西都是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一部分。筆者在本文的討論當中將從廣義上來分析校園體育文化。
2.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內容
總的來說,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首先,物質文化,這指的是包括在建設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相關的包括體育器材、服裝等在內的有形的、有物質特性的物質產品。其次,體育教育和制度文化,也就是用于規范高校各種形式的體育教學和活動的規章制度,如裁判規則等,通過制度文化的建設可以對高校師生的體育行為進行很好的約束并強制執行。此外,高校里各種形式的體育協會、俱樂部和運動隊對于師生所開展的和體育相關的各種技能、體質鍛煉在內的體育教育也是高校校園體育教育和制度文化的一部分。第三,規范文化,它指的是高校教師和學生以及其他高校工作人員在內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體育行為規范,包括體育情趣等內容,重點是體育習慣。最后,體育精神文化,也就是高校師生在開展體育活動中所形成的體育思維方式、體育價值觀等思想觀念體系。
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特征
1.內隱性
從本質上來說,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也屬于文化的一種,因此它具有文化的特征,包括內隱性。簡單來說就是,體育文化以較為隱蔽的一種方式對高校學生的健康發展產生作用,使其能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形成自覺進行體育鍛煉活動的意識并付諸行動。這種體育文化的形成對促進師生的集體榮譽感有重要意義。
2.時代性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其他文化形態一樣,都是時代的產物,因此時代特征非常明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我國的高校體育文化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此外,高校是進行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但同時也是社會文化大系統的一部分,所以其教育會受到當代社會的影響,這就使得高校體育文化有更為鮮明的時代特征。
3.多樣性
高校學生在文化學習上與小學、中學相比有很大差別,他們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因此高校在開展體育活動上除了體育課之外,更多的是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來組織和開展體育活動。一般情況下,教師和學生都能夠自行選擇體育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目前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認識到高校體育課程少,因此要提高自身體育素質就一定要參與到課余的體育活動當中來。同時,高校在課余時間所開展的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都更加豐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再加上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參加體育活動的形式、內容等各方面都有所差異。上述因素都使得高校體育文化有多樣性特征。
4.全面性
高校注重培養和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對于刺激教師和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活動,并讓其在體育活動中能夠形成強烈的集體榮譽感,體會到體育活動帶給人的愉悅感有重要作用,并幫助學生提高其綜合素養、審美素養。由此可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一項有全面教育作用的文化活動。
5.層次性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根據各種不同的分類依據可以分成多種層次,也就是其具有層次性。就內容上來分析,則有專業性和一般性兩種;就活動類型來分析,則存在健身型與競技型兩種;就形態分析則衡量標準更是多樣化,如耐力、速度等。高校師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完全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如身體素質、業余時間等多個方面來進行體育活動。
三、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屬于業余文化的一類,學生更多的是通過課余時間來進行體育活動,體育知識及其作用也是通過這種形式對學生產生影響的。然而,體育并不只是單純的競技性體育活動,它還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體育教師的教學活動、學校所組織的體育活動,都可以對學生產生教育作用:一,大學的體育課雖然課時少,但卻有很強的系統性,通過系統的教學活動可以在身體素質鍛煉、體育審美觀的形成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體育教育;二,高校大多擁有較為健全的體育場所和器材,且每一所學校都有其自身的精神和制度文化,這些都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并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的體育活動帶來積極影響;當體育文化能夠對學生帶來積極影響并促使其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時候,則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與工作都會因此而受到積極的正面影響。
2.健身功能
雖然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活動場所是校園,然而如前文所述,校園體育文化終究是體育文化的一種,因此它和體育文化一樣具有健身功能。學校教師在教學活動和業余體育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真正幫助每一位學生達到鍛煉身體素質的目的。同時,大學生也能夠結合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時間自行選擇體育內容和活動形式,并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提高其對自身的健身要求,促進其體育素養的形成與提高,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3.美育功能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也需要追求美,如優美的動作、健美的身材等。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還可以刺激更多的學生為追求運動美而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此外,它還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審美標準,讓我們的審美觀變得更積極向上。
4.導向作用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主體是大學生,體育活動不僅能夠對大學生產生積極作用,當大學生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之后,這些在大學時代所養成的良好的體育文化意識和習慣也會一直影響他們的工作、生活,并影響著身邊的同事、朋友,有利于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體育氛圍以及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的有效開展。
5.創造和超越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中最能體現其文化意義的功能就是創造和超越。眾所周知,競技類型的體育活動都存在著這樣的規則與目標,就是打破紀錄,也就是超越原來的記錄并創造出新紀錄。而健身型的體育活動也是師生個體對于自身的超越和創造。當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形成創造和超越的體育精神之后,其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也會積極超越自我,努力創造更高的價值。綜上所述,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種,它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集體榮譽感,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夠促進學校良好校園文化和氛圍的形成,幫助學校提高其整體形象和知名度。因此,高校應轉變觀念,使用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眼光認識到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性、特征以及功能,積極建設高校校園體育文化。
參考文獻:
[1]郭炯.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2).
[2]李洋.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特征及功能[J].才智,2012(27).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