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
【摘要】我國高等職業學校雖然創辦比較早,發展也比較快速,但是隨著高職院校的連年擴展,聲樂教學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問題。因材施教教學觀念是由教育家孔子提出來的,能夠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每一個學生充分尊重,能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分析了因材施教策略實施的原則和再告知聲樂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高職 聲樂教學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85-01
據調查顯示,在高職院校學習聲樂的學生超過半數都無法明確學校對于自己培養目標的定位,教師對于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技能掌握也沒有做到全面的了解,說明大部分的高職院校聲樂專業對于學生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因材施教教學模式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來制定教學計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征,把學生培養成既能夠全面掌握聲樂知識,又能夠發展綜合素質的聲樂人才。
一、因材施教實施原則
1.重視學生個性
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開展教學活動,要根據學生的個性來選擇教學方式。因材施教能夠把學生的有點最大化的發揮出來,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在教學中使用因材施教要求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而根據不同的學習能力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能夠提升教師對于學生個性特點的重視程度,讓學生能夠在教師關注中激發學習興趣。
2.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來進行
因材施教講求的就是在教學中進行區別對待,把學生進行分層,不是按照傳統的學習成績來分層,而是按照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需要在針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知識輔導時,要認真分析學生們成績差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清楚原因之后,在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教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根據學生發展需求
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材施教要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來開展課堂教學,例如說針對習慣抽象思維的學生在教學中采用概念和公式來進行教學,對于喜歡具象思維的學生則采用視頻、圖像等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們的學習發展需求。
二、高職院校中因材施教的策略實施
1.教材的選擇
在聲樂教學中,教材的選擇非常重要,是聲樂專業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基礎和根據。高職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跟普通高校相比較來說,學習能力和聲樂基礎可能不夠專業,因此需要根據學生發展需求和能力具備來有針對性的選擇教材。同時聲樂學習跟小學初中的音樂學習不同,對于課本的依賴性比較小,所以在選擇教材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現階段的演唱水平來選擇教材,保障學生的能力能夠根據教材得到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要重視現階段的技能水平,不管是有音樂天賦的學生還是基礎較差的學生,都能夠根據教材學習提升自身能力。
2.教學方法的選擇
不同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地區,因此之前接受的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教師如果采用一味地教學模式非常不利于學生們的專業知識培養,因此要選擇因材施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來區分,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重點進行聲樂理論知識的講解,同時在期末開始中也要加強專業知識的考核,提升這一層次學生的實踐能力,多參與演出和活動。針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重點進行能力建設和興趣培養,夯實聲樂基礎,再進行能力提升。
3.加強師生交流
聲樂教學的關鍵是較適合學生能夠產生互動,因此作為課堂學習主體,學生主動配合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加強跟學生的交流溝通,及時了解課堂教學中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情況,有利于教師后期因材施教教學模式的開展。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聲樂練習,加強自身聲樂技能的專業性。在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把學生根據學習能力來分成學習小組,然后給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小組討論完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小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點評,不僅能夠彌補教師不能夠跟每一位學生都交流的缺點,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結語
因材施教是非常適合聲樂教學的教學方法,只有聲樂教師認識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才能夠根據教學實際在高職院校聲樂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教學模式,培養出更多出色的聲樂專業學生,促進我國高職院校聲樂專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只要在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遵循聲樂技能訓練規律,才能夠提升高職院校聲樂教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喜梅.論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6,(08):186
[2]邱琳琳.河北省高職院校聲樂教學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3]張艷軍.因勢利導 因材施教——新形勢下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分析[J].才智,2014,(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