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寰
看到標題“一場雅思考試七萬元”,你大概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認為我就是標題黨,在虛張聲勢。其實,我說得沒錯,不信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為何雅思考試可能花去七萬元
到英聯邦國家留學的人基本上都會參加雅思考試。2002年到2016年,雅思考試的費用經過七次調整,從最初的1150元漲到了1850元。按照平均兩年漲一次價的頻率算,下一次漲價也不遠了。但大家心里一定在想,再怎么漲,一項語言考試的費用也不會漲到七萬元這么離譜。
確實,只要不是經濟劇烈動蕩,雅思考試費用本身不會漲得那么高。但確實有很多人由于雅思成績多花了七萬元,因為他們要參加報考學校提供的語言課程。這類語言課程通常叫做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課程。就語言課程的效果來說,目前的研究表明,其有效性主要體現在學術寫作方面,而對學習者聽力和口語的提升尚不明確。
拿我所就讀的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碩士學位為例。很多專業對雅思成績有兩個基本分數要求,我將它們分別稱作“標準錄取分數”和“最低錄取分數”。達到標準錄取分數的考生就被錄取了,但是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分數,比如說要求的標準錄取分數是6.5分,而你考到了最低錄取分數6分,也是可以被錄取的,前提是先要過來讀報考學校提供的語言課程。這個語言課程持續六周或十周(根據申請者雅思成績而定)。為了引起大家的重視,我們拿十周來講。
在這十周內,學校會提供住宿,而住宿不免費,甚至可能會比正常入學后的住宿費用要高一點。根據住宿條件不同,這十周的住宿費用在1870~2035鎊之間,而學費約4700鎊。按英鎊對人民幣匯率8.5粗略計算,住宿費用在16000~17000元之間,我們按16000元算;學費約是40000元。如果學生自己不做飯只在外面吃,按照每天250元的餐費標準(如果自己不做飯,一天250元也吃不好,甚至不能保證吃飽),十周的時間,餐費總共要花17500元,我們按17000元算。住宿費(16000元)加上學費(40000元)再加上餐費(17000元),費用總計73000元。假如這期間你又去別的城市轉一轉,來往的交通費用和買買買的費用算下來,可能十萬元都打不住。
而如果你達到了標準錄取分數的話,這筆錢是可以省下的。在我所就讀的學校,絕大多數專業的雅思成績標準錄取分數都不會超過7分。比如我就讀的應用語言學和英語教學專業,標準錄取分數是總分6.5分(寫作不低于6.5分,聽力、口語、閱讀不低于5.5分),如果你的總分是6,各分項不低于5.5,那么過來讀書就需要花七萬元。當然,由于專業不同,對最低分數的要求也不同。就紐卡斯爾大學而言,某些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是總分5.5分,各分項不低于5分。

雅思考試的經驗和教訓
就我個人而言,在出國前,我考了兩次雅思,第一次是2016年1月9日,總分7.5分。但是因為寫作這項分數偏低,只有5.5分,所以在3月5號我又考了一次,終于寫作考到了6.5分。老實講,第一次成績出來之后我壓力非常大,一方面是意識到自己應該能被想報考的學校錄取,但因為寫作分數低,要上語言課程,這就要多花很多錢;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我的身份——我是英語老師,天天講課給學生打雞血、灌雞湯,結果寫作自己考了這樣低的分數,說出去還怎么在這個行業待下去?就算不說出去,自己心里也是備受煎熬。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自己的寫作分數低的原因。
首先,自我認識不清。不瞞大家講,雖然我沒有認真準備雅思考試,但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裸考。第一次考試前,我做了大概四五套雅思真題。我非常清楚寫作是自己的弱項,但是盲目自信,以為不管怎樣也能拿到6.5分,結果沒想到自己那么弱,只考到了5.5分。希望所有不常用英語寫作的同行和以為自己水平還不錯的考生能夠記住我這次的教訓,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第二,對待考試不認真。第一次考試前,我只做了幾套真題,沒有系統復習,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在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所有考試都要認真對待、精心備考、熟悉套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第三,沒有多寫多改。想起自己曾跟我的學生們說過作文要“多寫多改”,我就于心有愧。在參加第一次雅思考試前,我只有在參加中高考、四六級時寫過英語作文,此外很少用英語寫作。第一次雅思成績出來后,我聯系了我的朋友、在北京新東方學校教雅思寫作的池亞卿老師,向他討教“寫作速成”的方法(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根本沒有“速成”這種方法)。他給我推薦了Julian Charles編寫的《新東方·IELTS 9分寫作》。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里,我每天會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看書,同時整理范文中一些高頻詞匯和句型。那個月我雖然把這本書看了兩遍,但依然是一個單詞也沒寫。真是很冒險的行為。最后,我靠教學經驗和運氣把寫作考到了6.5分。現在回想,如果我當時動手把大作文和小作文各寫幾篇,也許寫作也不至于只有6.5分。
這次教訓讓我深刻意識到,道理誰都懂,不動手實踐什么都沒用。如果你也準備參加雅思或托福考試,希望你能以我為前車之鑒。這樣你可能就會省下至少七萬元,或者不至于落得像我現在這樣,為自己的表現羞愧難當。
留學后的忠告

雅思也好,托福也罷,它們只是檢測考生語言能力的考試,離真正的學術英語尚有距離。拋開最終的分數不說,假設最終你如愿以償去往自己中意的學校上學了,這也不意味著學習會一帆風順。
我的本科階段基本上是在玩和兼職之間度過的,學習的事沒怎么上心,而工作這六年,真正學術上的東西更是未曾觸碰過。單就語言本身而言,由于工作性質,我的英語還算是保持在了一個不錯的水平。但是即便如此,到英國后,我在學習上還是覺得有些吃力。一方面是因為本科階段的知識已經遺忘了大半,另一方面是因為老師上課的節奏很快。很多內容雖然很重要,但由于課程時間有限,老師在課堂上只能簡單提及,深入了解的部分全都以作業的形式留給學生。一門課程每周至少會有兩篇論文需要閱讀,有的甚至會多達六篇,而每篇論文至少也會有十三四頁。更要命的是,論文中的理論部分抽象枯燥,難度不是雅思的閱讀文章可以比擬的。
如果說閱讀和寫作水平不夠,受限制的是留學生的學習,那么聽力水平不夠,受限制的則是留學生的生活。大家在國內學習英語,拿來練習聽力的材料往往是BBC、VOA、NPR等等這類英美的主流媒體,這樣當然很好。可是到了國外,你去跟菜市場水果攤的小販聊上幾句,可能就會很受打擊。拿我現在生活的紐卡斯爾為例,當地的工人、農民、小攤小販講話時都帶有口音,我剛開始接觸時有一種自己學了假英語的錯覺。這就好比一個外國人,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普通話,聽的都是新聞聯播,結果跑到中國各地一看,發現當地的民眾說著自己的方言。
說這么多不是嚇唬人,只是希望有留學打算的人在國內就做好準備,以便讓自己的留學生活能豐富多彩一些。出國之后不是吃喝玩樂和買買買,而是要學一些真正的知識,啟發自己思考。而所謂準備,無非就是沒事多翻翻書。水平差一些的就多看看雅思、托福的閱讀部分;水平高一些的就多翻翻和自己專業領域相關的論文和期刊,不少文章在國外網站上都能找到PDF文件。無論什么素材,在閱讀過程中都需要關注文章的脈絡結構、表示起承轉合的關鍵詞、讓人眼前一亮的句型和表達,把它們整理記錄下來,用于自己的寫作。而在聽力方面,很多人在國內往往無法接觸英語的“方言”,那就先把“標準英語”練好,至少保證聽課時少些“老師說的是什么意思”這樣的時刻。
JOKE
Homework
A mother sees her son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says, “Jimmy! I thought I told you to do the dishes after you do your homework! Why are you watching television?”
Jimmy replies, “Its okay, Mom! I havent done my homework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