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鳳團
摘要:介紹了都市微農業的由來,探討了都市微農業的土地問題與技術,總結了建造市民微型食材花園的一些基本經驗與技術,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都市微農業;食材花園;技術
中圖分類號:F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1902
1 都市微農業概述
在自家方寸空間或角落里種花植菜,這是許多城市市民都曾有過的經驗。單純種花滿足的僅是人們精神層面上的需求,如果把果蔬種之如花,則是一石二鳥。當前國外盛行的食材花園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田園生活及綠色食品更加向往,不少市民已著迷于建造自己的食材花園。事實上,早在20世紀50、60年代,國外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了都市農業的概念。都市農業是指地處都市及其延伸地帶,緊密依托并服務于都市的農業。都市農業除了能生產出農作物產品外,還能綠化美化城市環境。都市農業是人們追求生活品質的產物,在美、英、法、德、日等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都市農業普及度很高。
都市微農業就是微型都市農業。由于我國城市居民的住房條件與國外不同,市民自家建造的食材花園普遍屬于“迷你型”,因此國內學者稱為“都市微農”。現在中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超過了30 m2,如果單講該指標,中國與歐洲各國相比差距并不大,然而,我國絕大多數城市居民居住在樓宇當中,獨門獨院住宅相對較少[1]。
近幾年,我國政、學兩界都有人在大力倡導發展都市微農業,例如,2011年浙江農林大學、湖州市農業局、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專家率先提出了用“城 市微農業”來概括和表現以滿足城市人群對新農業元素個性化需求為目的的新興產業門類[2]。2016年海南產業經濟研究院組辦了“海南都市微農業發展研討會”。基于此,本文對都市微農業進行了相關探討。
2 都市微農的土地問題與技術
2.1 土地規模
依據筆者的經驗總結,只要計劃得當,在一塊1.5 m2左右的地塊上,就可以生產出滿足一個人的蔬菜需要量。以3口之家計,所需面積約為4~5 m2。如果采用3層貨架式立體種植,平面位置占用也就1 m2左右。由此可見,現在我國絕大多數市民家庭都具備進行微農業的基本條件。
2.2 立體種植
除層架式外,立體種植還有立柱型、立墻型、垂吊型等,后幾種需要采用特殊的種植容器。立體種植的最大好處是節省占地空間,其缺點是:不便于操作,澆灌和排水難處理,往往還會帶來諸多家庭衛生上的麻煩。
現在市場銷售的用于立體種植的容器、器材多數價格偏高,適用性能也較差,對此筆者的經驗是自己購買大型PC管稍作改造,既便宜又適用。
在設計都市微農之初,切不可忽視樓面承重規限這個安全問題。蔬菜種植所需土層厚度一般20~30 cm即可。一般土壤的密度多在2.6~2.8 Mg/m3范圍內。5 m 2菜地,總重為2~3 t,這一重量大約與3 m長的常規磚墻相當。采用層架式種植,應該首先樓面局部承重是否超限。
2.3 菜地規劃
植物正常生長需要具備一定的光照、通風條件,家庭微農需要實現蔬菜均衡的不間斷供給,因此規劃上要滿足以上要求。以邊長1.2 m的正方形微地塊為例:①把該地塊按“九宮格”劃分,即分隔為9小塊,每小塊面積40 cm×40 cm。②假定種白菜。白菜的生長周期為60 d。較好的辦法是按九宮格是把該地塊分格。每小格種4株。可以分兩批下種,第一批先種對角線5格;30 d后,前批種植蔬菜已成半大菜苗,在未來30 d中可以持續采食;第一批種后20~30 d,在空格種下第二批,之后,大小菜苗之間就形成立體套種關系。
2.4 土質與追肥的問題
優質土壤需要兼備疏松透氣、保水保肥、肥力充足幾種特性。 家庭微農用土可以直接從園藝店購買。土壤自行解決的來源途徑有菜園土、山基土、草木灰、堆肥土等。
為了生產出綠色食品,最好只用農家肥。非經過充分發酵改造過的農家肥一是有異味,二是不衛生。因此,在蔬菜種植期間以不追肥為上策。要不追肥,就得有優質精土。筆者經驗,用雞糞土埋半年以上形成的蚯蚓土,不用追肥,土壤夠用肥力可保持兩年以上,可數度輪作。
3 都市微農的管理技術
3.1 澆水
種植區位置以鄰近衛生間或廚房最佳,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廢水。廚房廢水常含油污,但油污本身就可轉化為肥力。衛生廢水多含洗衣粉等化學物質,去污類化學物的成分與磷肥近似,也有肥地作用。如果想生產純綠色食品,則含化學物較多的廢水只用于澆花。
如果種植區處于封閉的室內,則水份蒸發速度較慢,澆水時間間隔通常在7 d以上。這就需要注意因為土質含水過重導致的植物爛根問題。
在敞開式陽臺等處種植,水分蒸發散失速度通常比自然地塊快,對此,可用碎石覆蓋土表。碎石覆蓋,既可保水,又美觀、清潔。
3.2 光照
可能會有不少數人碰到光照不足的問題。對該問題的應對之法:選擇性種植耐蔭性蔬菜品種,或者采用燈光照射的技術,制造一個擬自然狀態的種植環境。
3.3 節令
任何植物都有一個適用生長溫度問題。種植區位于室外,種植果蔬品種需要按照節令來做。如果種植區處于封閉的室內,則需要靈活掌控。
3.4 防控病蟲害
施用農藥是防控農作物病蟲害最為有效和簡便的方法,但同時會造成農作物被污染。綠色微農業,可以用開水澆灌地塊,利用高溫殺滅病菌和害蟲。
4 微型食材花園問題
4.1 種菜如花
多數蔬菜植株的美感并不亞于常見花草植物,很多蔬菜的花、果同樣宜于觀賞。例如,不少花友會種一株滴水觀音,它有劇毒,從賞葉角度論,它完全可以被一株芋頭替代;紅薯的藤葉,與長春藤差不多;一株茴香的效果完全可以取代文竹,等等。
4.2 種花如菜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喜愛種菊。《農桑輯要》記載:“菊,蜀人多種之。苗可入茶,花、子人藥。然野菊大能瀉人。惟真菊延年,花乃黃中之色,氣味和正:花、葉、根、實,皆長生藥。其性介烈,不與百花同盛衰,是以通仙靈也[3]”。多年來筆者就是把菊苗、菊嫩葉、菊花當蔬菜吃。
實際上可以食用的花卉植物很多,如羅勒、薄荷、藿香、荷蓮、槐花等等。
4.3 花菜混植
在家庭食材花園中,完全可以借鑒園藝學中的植物配置經驗,把不同品種植物種在一起,使之相互陪襯、哄托,達到最佳視角效果。
5 結語
城市市民利用閑暇從事微農業,能健身養性,利己利人,提升生活品質,在食品安全總體情況堪憂的當今,尤其值得大力提倡。
參考文獻:
[1]中日經濟專家合作編輯組.現代日本經濟事典(乙)[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2]趙 根,張 志,韓鵬建.湖州市城市微農業的興起和發展[J].浙江農業科技,2014(6).
[3]元·司農司.農桑輯要[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