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代麗
山東能源淄礦集團葛亭煤礦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尤其是煤炭市場進入新常態,企業效益難以為繼,給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課題。山東能源淄礦集團葛亭煤礦黨委立足當下,發揮優勢,創新思路,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及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動力。
關鍵詞 市場下行 思想政治 現狀分析 對策
當前,煤炭企業正處于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企業發展受到嚴重挑戰。如何應對這一現狀,做好新形勢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各級黨組織的首要任務。葛亭煤礦黨委面對新形勢,深入剖析職工的思想狀況,及時號準脈搏,順勢應時,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
一、現狀分析
為準確把握職工的思想脈搏,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及大討論、提合理化建議等形式,摸清了職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思想落后于現狀。面對煤炭形勢越來越大的下行壓力,大部分職工缺乏應有的危機意識,過“嚴冬”的思想準備不充分,沒有及時跟上形勢發展的要求,沒有把個人命運與企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因而,對壓縮成本,過緊日子有抵觸情緒。
2.“主人翁”意識淡化。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職工對物質利益的需求在思想上占據了主導位置,關心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增加個人收入”上,節約、創新積極性不高,認為企業虧損與我關系不大,集體意識弱化,難以做到與企業休戚與共、共度難關。
3.職工思想多元化。隨著企業改革發展的步伐加快,職工同社會化聯系越來越密切,息息相關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日漸增多。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發生的新了變化,思想日趨活躍,個人欲望不斷增強,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且復雜多樣。
二、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時刻與職工思想同頻共振
首先,加強科學理論學習,提高思想境界。緊緊抓住理想信念這個核心,開展黨的基本理論教育,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的教育,引導干部職工堅定信仰,增強對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企業的信任。
其次,分層次引導,多角度做好思想轉化工作。在干部職工中開展“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共克時艱、共渡難關”的思想大討論在黨員干部中開展爭星晉級競賽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樹立表率意識,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團員青年中開展“應對危機,青年先行”活動,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促進青年立足崗位作貢獻。
第三,繼承優良傳統,創新工作模式。不斷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間,發揚企業傳統創業精神,大力推進發展模式創新,探索礦井轉型發展的新路子。開展“職工大講堂”活動,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鶎狱h支部采取主動“請纓”和“選題”說教的形式,讓職工立足崗位進行現身說教,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創先爭優的新局面。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結合
1.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組織干部職工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舉辦“講黨性、提素質、做表率”黨課比賽,樹立“愛崗敬業”的責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把創先爭優活動融入到廣大黨員和職工的崗位實踐中,選樹先進典型人物,引領時代價值取向,從而起到“樹立一個典型,帶出一支隊伍”、“宣傳一個人物,推動一項事業”的作用。
2.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作用。把全員實現素質提升、提高技能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力點,激發職工創造力。持續推行“六位一體”技能攀升行動,把學業務、練技能、提素質作為職工適應發展、迎接挑戰、自我提升的必備要素,使競賽由體力型向智力型轉變,由比名次爭高低,轉化為革新創造、選題攻關,最大限度的挖掘職工的聰明才智。
3.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動作用。以“創新年”活動為抓手,以解決礦井重點難點問題為突破口,以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為載體,激發廣大干部職工的創新活力,向創新要資源、要空間、要后勁,讓思想政治工作發揮強大的推動力。
以實施內部市場化運營模式為契機,引導職工轉變觀念,樹立“人人都是經營者,崗位都是利潤源”的理念,人人厲行節約,處處精打細算。
(三)思想政治工作與人文關懷相融合
1.倡導以人為本,實現“情”與“理”的交融。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發展為本,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需求。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基層,服務職工的工作切入點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感人,做到情和理的有機融合與和諧統一。
2.暢通民情渠道,解決職工難題。以“輿情熱線”為窗口,以“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為載體,廣泛傾聽職工群眾的心聲。實行職工思想分析例會制度、家訪制度和“四必訪、五必談”制度等,及時幫助職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3.注重心理疏導,營造和諧關系。推行“員工幸福指數提升工程”,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和心理疏導,引導職工快樂生活和工作。通過各種形式的企業文化活動,豐富并滿足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情操、情感和心理,密切與企業的聯系,達到企業健康和諧發展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