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晚上睡不著時,除了數綿羊,還可以聽聽綿羊熱線。
當打車軟件取代汽車廣播,音頻軟件替代收音機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做了16年夜間情感節目,并曾兩次獲得全國金話筒獎的女主播青音突然意識到:廣播市場急劇萎縮,受眾從傳統媒體遷移到了互聯網。
2015年12月,青音離開老東家創辦北京心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3月上線情感熱線互助平臺—綿羊熱線,簡單來講,即通過移動互聯網提供情感傾訴的直播與服務。
民間的音頻情感高手
自2014年起,青音便不再只通過電波傳遞聲音。她開始活躍在喜馬拉雅、愛奇藝、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先后創辦了《聽青音》心理脫口秀、“青音約”微信公眾平臺和《青音魔法學院》線下課程。目前,她的內容和節目已有過億流量,積累了410萬粉絲。
但在青音看來,做“青音”品牌只是謀生,而做一個能夠在深夜睡前為社會大眾提供心理疏導的情感熱線平臺才是她的創業初心和夢想。
她希望綿羊熱線實現的,是從原來以普通話標準、聲音好聽的電臺主播為主的“上對下”傳播,轉變為由夜間主播、心理咨詢師和情感達人一起與用戶互動的心理疏導和陪伴。

青音透露,表面上看情感節目只與情感有關,但其實包括關乎“人生困境”的所有話題。她發現,除了電臺主播和心理專家外,一些有生活閱歷的成功人士或素人在愛情、婚姻、家庭等各方面也都有成功經驗,是很好的人生導師,正所謂“高手在民間”。
除了武志紅、汪冰等幾十位知名心理專家外,綿羊熱線還將會聚集更多生活中的強者和智者,通過這些KOL為人們的心靈成長提供榜樣和鼓舞的力量。
情感咨詢像門診,心理咨詢似專科
青音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雖然廣播的媒介變了,但人們尋求被愛和親密感、需要有自我價值感的剛需沒有變,當他們對事業和情感的期望沒能實現時,就會有情緒困難和情感困擾,這時傾訴和傾聽的需求在夜間、在移動互聯網的環境下更旺盛。
綿羊熱線App主打睡前情感熱線的陪伴,主要面向一線到三線城市20?35歲的壓力群體。
青音解釋,之所以選擇這個群體,是因為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其人生階段也處于比較迷茫的時期,有事業選擇、愛情婚姻、家庭子女等壓力和困擾,在地域上以快節奏、競爭激烈的北京和廣東用戶為主,占比已超過40%。
青音把綿羊熱線上的夜間主播和心理咨詢師的作用比作醫院里的門診治療和住院治療。
用戶平常遇到不順心的事只需要在綿羊熱線上傾訴,主播給予共情和引導即可,就好比去醫院看病,有些問題門診即可解決。
但如果情感和情緒問題糾結比較深,主播不能及時解決,則可能與人格特質或原生家庭有關,需要接受更深入、更系統的分析,因此心理咨詢師在平臺上就起到了“住院治療”的作用。
先建立信任,后商業化
目前,眾多內容創業者普遍面臨的情境是,通過內容沉淀眾多粉絲,卻在提高活躍度、付費比例等問題上遇到了困難。
對此,青音有自己的理解。她認為不能迷戀于內容、節目本身,因為內容生產會有瓶頸,而且用戶的口味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很多內容創業者對用戶“收割”了第一次,卻無法保證讓他們留下來或者二次付費。
她認為應該通過體系化的社群運作“養成”用戶,讓他們獲得歸屬感和信任感,比如儀式感、晉級機制和個性化服務等等。
除此之外,青音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心理咨詢師是用“關系”在工作,如果僅僅將大量心理咨詢師放在一款App里提供在線醫療服務,這種賺快錢的方式會造成心理咨詢“脫落率”的提高,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很難只通過移動互聯網就牢固建立起來,那樣的心理咨詢關系只是“弱關系”,而只有平臺被足夠信任,服務被足夠認可,才有長期商業化變現的可能。
據了解,綿羊熱線上線20多天,在沒有推廣的情況下,用戶已增至1.3萬。青音表示,近期App處于公測階段,將于五一前后全面推廣。
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青音透露,公司的自媒體部分已經通過公開課、會員、廣告銷售和電商等實現盈利。綿羊熱線將會是她和團隊建立的一個更大的服務平臺,除了打賞、送禮等直播收入外,她還會引入高質量的付費心理問答、一對一私人定制心理輔導等服務,未來可能還將推出睡眠保健、睡眠智能產品、中醫睡眠養生等產品。
綿羊熱線于2015年獲得創新工場Pre-A輪投資,并已在今年3月獲經緯中國數千萬元A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