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碩
“感受飲食最好的方式是先吃到嘴里,然后再購買原材料。”
縱
觀整個2016年,生鮮電商們的日子可不大好過。其中一些找不準方向的由to C轉向了to B,在減小成本的同時觀望市場發展。而另一些發展較好的則繼續燒錢,以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據艾瑞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即便是經歷了裁員、倒閉或被收購等事件,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仍達約900億元,相比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了8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500億元。
嗨廚房CEO唐戎認為,生鮮電商市場尚未達到飽和,隨著新興中產階級迅速崛起,習慣網絡購物的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消費主體,他們更愿意進行線上交易,但目前線上的市場滲透率不足5%,整個行業也在以千億級的規模在增長。“只要能夠堅持一下,機會還是有的,但玩法很重要。”
2016年11月,唐戎依托北大荒集團的資源優勢在線下開設了嗨廚房餐廳體驗店,所涉菜品均由自己的供應鏈提供,用戶品嘗后即可在線下購買原材料,也可通過線上店進行購買。目前嗨廚房主要售賣油糧米面、海鮮凍品等產品,尚不涉及水果蔬菜品類。
據了解,2016年嗨廚房已完成5000萬天使輪融資,但未透露投資方。
傳統農企涉足電商領域
北大荒集團作為國內兩大傳統龍頭農業企業之一(另外一個是中糧集團),曾在改革開放初期解決了大部分中國人吃飯的問題。但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企業的沖擊,北大荒即便擁有黑龍江八分之一的農墾黑土地等資源,也沒能將優勢發揮出來。而電商對北大荒來說是很安全的呈現方式:
1.從品牌角度來看,北大荒能夠把控上游產品品控,挑選具有東北特色的產品,比如五常大米、藍莓等,在內部進行選品。
2.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北大荒有自己的產區,成本相對較低。
在電商的經營上,嗨廚房則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目前線上SKU達500多種,其中150種SKU由嗨廚房自己的供應鏈提供,剩余350種SKU則是為了滿足長尾的需求。嗨廚房上線5個月,平均日活達3萬,復購率達25%。
由于在大連有全亞洲最大的冷庫,北大荒主要做海外貿易,在俄羅斯、加拿大都有自己的產區,在品種品類上都對自身高標準要求。嗨廚房的海鮮凍品由北大荒提供,可保證冷鏈運輸溫度在零下18度,使得海鮮的損耗率不超過3%(行業平均水平接近10%)。
在線下部分,嗨廚房有自己的餐飲店。“感受飲食最好的方式是先吃到嘴里,然后再購買原材料。”
唐戎解釋,即便如此,嗨廚房也不會向餐飲的模式開下去,只會對自己的原材料進行加工,消費者吃完就可以當即購買。目前線下體驗后直接進行購買的,月均達到12%?17%,而通過線下導流到線上的轉化率則可達到50%。
不想賺錢的企業不是好企業
唐戎說,企業要想活下去,就一定得盈利。但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消失的今天,獲客成本逐漸變高,一味燒錢也只是加速了死亡進程。而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最后破壞的仍是消費者的體驗。
為了降低獲客成本,嗨廚房與商超合作,以店中店的方式用餐飲的模式提供集中服務:
1.選定白領集中的區域,提供中高檔標準快餐,客單價在35?55元。
2.提供可加工的半成品,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加工,操作簡單。
3.直接銷售原材料,讓用戶在購買成品和半成品的同時可以看到產品所選用的食材,進行消費引導。
據了解,嗨廚房將于今年5月份在北京、上海分別開設店中店,圍繞超市做自身流量,后續還將開展區域配送服務。
唐戎說,他們不會舍本逐末地以降低成本、壓低商品質量的方式引流,后續嗨廚房將會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來保持商品一貫的品質,盡管初期走得慢一些,但可以持久地發展下去。
此外則是物流行業的變化也會導致成本的下降。據了解,2015年每單的物流成本是25元,2016年降到了每單12元。而長期的區域性配送是否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還有待時間考量。

嗨廚房CEO唐戎
整合上游供應鏈,連接下游銷售渠道
“生鮮電商產品的采購要不斷向上游溯源,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把控品質。”唐戎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尤其是在東北,想要吃到正宗的東西,不光得有錢,還得有人。
以五常大米為例,在北大荒的產區里一年可以生產240萬噸,但市面上的年銷售量卻超過了1000噸。據唐戎解釋,這是由于北大荒的經營方式較為粗放,在上游通過承包制包給合作社、農民進行經營,無人對品控進行監督,下游又沒有自己的供銷體系,最后只能承包給批發商或者商戶,在銷售渠道上更無法保證品控,從而使得假貨不斷。
為此,嗨廚房通過股權合作的方式整合了上游資源,用上游的資源扶持相關企業,并依托北大荒現有資源來保證線上平臺商品品質,進而盤活上游供應鏈,對下游則整合銷售渠道,拉動第三方企業進行資源共享。
唐戎認為,只有將線上采購渠道做深,線下的優勢才能凸顯出來,而隨著資源的整合,企業規模也會變大,可以共享開拓新的玩法。比起打價格戰,幫助供給側打造品牌化產品更有利于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