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璐
市人大代表、復旦大學青年教師孫曉雷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交了兩份代表建議,全都關乎出行。其中之一受到代表團小組審議時其他代表發言的啟發,另一份則是源于市學代會上大量學生的呼聲。
5年里,最年輕代表備受關心與關照 遞交的建議始終關注青年成長
孫曉雷是本屆代表中唯一的一名“90后”代表。
2013年當選為市人大代表的時候,孫曉雷還是一名復旦大學的大四學生,帶著一副近視眼鏡,衣著樸素,愛戴校徽,常騎著自行車在校園里穿行。當時,他提交的《關于加強社會教育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建議》,一共534個字,可以說是這名最年輕人大代表最初的社會關切。
回首這5年來,除了參加市、區兩級人大組織的代表履職活動外,他還與許多代表一起,參與代表議案的準備工作,推動了關于煙花爆竹管理、老年人權益保障、控煙等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共同推動了上海城市和社會的發展進程。在個人建議提交方面,則始終關注青年人的成長,從社會實踐、就業到創新創業等。
孫曉雷認為,通過人大這個平臺,讓他有機會對上海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一座城市是如何運轉的,上海的規劃定位是如何實施的,舊改問題、養老問題、司法改革等等,我比同齡人有了更多了解市情、民情的機會。”
因為履職中的信息獲取,平時路過拆遷的地方,孫曉雷還會熱心腸地給同行的人介紹起上海舊改情況,幾個關鍵數字也能脫口而出。
“擔任人大代表的經歷,使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定位和對于上海、對于社會的責任。這段經歷對我的人生影響深刻。”孫曉雷說,他會繼續認真履職,也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靈感來自于代表團其他代表審議發言 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城市共享單車發展
今年,孫曉雷強烈感受到了共享單車“攻城掠寨”般地搶灘市場。“從學習到工作,我都在復旦校園,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去年新生入學幾乎都不用買自行車了,這和以前的傳統不一樣了。”作為共享城市、綠色出行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各類共享單車的推廣的確受到了市民的廣泛歡迎,并逐漸成為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途徑。
孫曉雷所在的楊浦代表團分組審議中,同在一組的市人大代表、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俞烈提及了現在一些騎著摩拜單車、OFO等共享單車的騎行族,在違反交通法規時,因為所騎的不是自己的自行車,他們往往棄車而遁,逃避法律法規約束。而今,因為權責不明,致使上百輛這樣的“問題”單車至今“暫扣”在公安局里。
這樣一句話,讓孫曉雷感同身受。他意識到,在共享單車數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侵占公共空間、管理混亂、違反交通規則等問題層出不窮。
于是,他決定提交一份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城市共享單車發展的代表建議。在這份建議中,他提出,政府對共享城市建設的責任不應缺位,對有利于城市健康發展的企業創新舉措應積極鼓勵推動,建議將共享單車列入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支持和引導,具體建議有三條:
首先,針對共享單車管理混亂、亂停放等問題,政府應盡快與企業、市民等各方面進行充分溝通,共同研究制定共享單車規范化管理方案,運用新模式、新技術共同建設共享單車規范停放的市政設施,對區域分布進行合理規劃,服務市民出行。
其次,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共享城市理念的宣傳力度,通過媒體等多種宣傳途徑,從遵規守法、綠色生活、遵守公德、誠實守信等角度主動教育引導市民參與共享、有序共享。建立共享城市信用體系,對共享單車等共享方式中的違法和失信行為進行記錄和懲治,對示范典型進行獎勵。
再者,在推廣共享單車過程中,不應讓自行車成為城市管理的負擔,在資源利用方面,對城市內(特別是大學校園)的廢舊自行車進行改造,成為共享單車,做到資源再利用同時也為共享單車的有序管理騰出空間;在規范交通行為方面,合理規劃自行車道應對騎行人數增加,加大安全執法力度,積極引導市民按道騎行,遵守交通規則。同時,進一步明確共享單車交通違法的責任問題,納入信用體系,引導企業參與交通安全的共同治理。
孫曉雷說,校園里有相當一批因為車主畢業而被主動留下的存量單車,放在校園里,也是資源浪費,如果能用來作為共享單車或是用作他用,盤活利用的話也將對共享經濟有所貢獻。
源于市學代會上大量學生的呼聲 將學籍卡與交通一卡通系統關聯綁定推學生公交優惠卡
此次人代會上,孫曉雷提交的另一份代表建議則是源于市學代會上大量學生的呼聲——關于推行在滬學生公共交通出行票價優惠政策,可以說,其中凝聚著學生的想法。
2016年12月,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在滬舉行,“學生卡”的呼聲很高。學生們反映,早年公交月票時代曾實行過“學生半票”政策,但隨者公交月票退出歷史舞臺,相應政策也不復存在。“既然對于出行需求較小的老年人群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能給予一定的交通補貼,對于公共交通出行有切實需求的學生群體何不也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
據了解,國內北京、青島、貴陽等兄弟城市在推行學生公共交通出行票價優惠政策方面走在全國前列。2014年,北京市發改委公布新公交調價方案,以往學生乘車優惠繼續延續,地面公交對持學生公交卡的學生給予2.5折折扣優惠。貴陽市由市公交總公司向市教育系統及相關單位發放數萬張學生乘車優惠卡。青島則在2014年由政府部門主導執行了中小學生憑學生卡乘車優惠的新標準,改變以往一次乘車票價優惠0.5元的標準,為票價五折優惠,不僅延續了優惠政策,還加大了優惠力度。此外,南京、杭州、西安、鹽城、常熟等地普遍推行學生公共交通出行優惠政策,這都為上海推行相關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作為在此次學代會上卸任的上海市學生聯合會主席,孫曉雷也覺得,如出臺相應優惠政策,不僅能降低學生群體的出行成本,使學生切實享受到實惠,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乘坐公共交通的積極性,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以私家車接送學生上下學的狀況,進而緩解交通壓力和道路載荷。于是,他決定將學生們的呼聲繼續帶到市人代會,并希望通過代表建議,推動落實。
孫曉雷建議,盡早出臺學生公共交通出行優惠的相關政策。同時,進一步落實在學籍所在地求學期間的公共交通出行票價的優惠。他也主張,在相關政策制定前,應有相關政府部門牽頭主導,開展相應調研,做好前期論證工作,盡可能聽取各方意見,為科學合理制定優惠方案和政策奠定基礎。
具體操作上,孫曉雷認為,可以依托技術手段,建立從小學至高校的在滬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將學籍卡與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統關聯綁定。實現一人一卡實名制的有效管理,防止出現他人盜用、借用、亂用的現象。具體學生優惠政策可參考國內外其他兄弟城市的有效經驗。一般而言,半價優惠為大多數城市所采納,最為合理。若相關部門在制作發放學生交通卡時需要付出過高的資金和人力成本,也可效仿向老年人發放交通補貼的方式,逐層下發相關補貼金額給在滬在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