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超
【摘要】本文對目前大學英語專業(yè)口語課堂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在實用性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探索優(yōu)化口語課堂的方法從而提高大學英語口語課的實用性。
【關鍵詞】實用性教學 大學英語口語課
近年來,隨著社會形勢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大學生就業(yè)要求的提高,實踐性能力和應用型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口語水平的提高以及口語能力的增強已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然而,從目前的口語教學實際來看,口語課堂依然存在著應用性不強、學生學與用脫節(jié)等問題。本文從實用性教學的實際出發(fā),分析研究當前英語專業(yè)的口語課堂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相關理論指導,提出一系列課堂改進的方法。
一、大學口語課的主要問題
1.客觀方面。(1)課時不足。目前雖然口語教學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由于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或教學大綱的整體安排,口語課基本設置為一周一次課。這就導致了因課時有限,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口語鍛煉的時間較少。同時因課時之間間隔較長,如果學生疏于課下的及時練習和鞏固,很容易產生“還沒掌握就忘了”的現象。(2)教材不適。個別口語教材內容陳舊,課本里的話題已不再適合當下學生去討論學習;有些教材內容偏于書面化,不適用于課堂的對話或者口語練習;有些內容當中出現了老舊或生僻的單詞、俗語甚至是中式英語的表達等等,這些對學生的口語積累并無幫助且實用性不強。(3)教學條件有限。當前,因基礎教學條件的限制,還不能實現將口語課堂跟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完全結合,因而在進行口語教學時課堂缺乏輔助和調節(jié),從而造成教學環(huán)節(jié)單一、課堂缺乏趣味性、教學過程中沒有音頻、影像等參考輔助等問題。(4)語言環(huán)境有限。由于客觀環(huán)境的限制,除了課堂有限的時間之外,學生很難再找到純粹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幫助他們進行口語練習或交流。即便在課堂內也很難保證學生百分之百地使用英語進行思考或表達。更多情況下,學生是在中英文交替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和練習,因而學生在學習口語方面缺乏學習氛圍及語言環(huán)境。
2.教學方面。當前在許多口語課堂中,教師依然是主角,教學方式仍然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教師集中于對語言的講解以及對學生的指導,卻忽視了口語本身的互動性和實踐性。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除了基本講解授課之外,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的環(huán)節(jié)較少,許多課堂仍在機械地組織學生進行presentation、辯論、演講等活動,而其中不乏生搬硬套,脫離實際應用等情況,這些活動內容缺乏實際意義,對學生的口語提高和運用并無幫助。
3.學生方面。(1)口語基礎薄弱。雖然當下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學習英語至少有六七年的時間,但是之前中學階段的學習大都強調應試或讀寫能力,很少重視口語表達,因而大部分專業(yè)學生的口語表達功底仍然比較薄弱。這種基礎薄弱主要表現為:詞匯量較小,表達中語法錯誤較多,語音語調不準確,表達方式漢語化等等。(2)缺乏正確認識。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很多中國學生在口語學習時羞于開口。因為缺乏自信,擔心自己說的不對、不好而不敢積極表達的學生仍占多數。因而口語課堂上學生大多是被動發(fā)言。而在課外,能主動用英語交流或者表達的學生人數更少。
二、實用性教學理論
實用性教學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主要指“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突出學習者的參與性、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師作用的指導性以及教學方式的實踐性”。實用性教學理論旨在引導教師和學生真正將“學”與“用”結合起來,將“書本”與“實際”聯系起來。從語言教學的角度來看,實用性理論遵循了外語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即語言產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用。因而若將實用性理論用于英語口語教學中,既可以有效保證語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又能幫助改善口語教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三、優(yōu)化口語課堂的建議
1.轉換師生角色。根據實用性教學理論,學生應當成為課堂參與主體,在口語課當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教師更多的是扮演從旁指導、整體把控的角色。這種改變能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當中而非僅僅坐在教室里聽與記。教師應鼓勵倡導學生在口語課堂中盡量全部使用英語,培養(yǎng)英語思維方式,營造英語語言氛圍。
2.豐富課堂內容。除了基本的教材內容外,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或增添課堂教學內容,如:當下時政事件、社會熱門現象、流行影視劇臺詞等等,以這些內容為依托進行即興討論、小組辯論、主題演講或影視模仿等活動。
3.開展第二課堂。因課時有限,學生無法在課堂中獲得充足的口語練習時間,因而第二課堂的展開可以幫助學生在課下進行口語練習。第二課堂的內容可以設置為學生課后進行一些影視作品的觀看模仿、小組對話練習或戲劇編排等等,甚至可以組織開展“一日英語”、“寢室英語時間”等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語言氛圍,同時保障其有充足時間接觸英語、練習口語。
四、小結
近年來,口語能力受到了學生、企業(yè)及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當前,對于大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實際出發(fā),采用實用的方法將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在今后的口語教學當中,任課教師需要革新教學方式及內容,努力不斷優(yōu)化口語課堂,使其變得更加實用而有效,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羅立勝,張文霞.以實用性英語教學為基點促進大學英語教學體系改革[J].外語界,2003(1):21-25.
[2]岳晨,李姝毅.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教學方法探析[J].科學教育創(chuàng)新,2012(2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