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不孕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究其原因,除部分器質性病變及少數遺傳因素外,男性不育與個人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由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不孕,只要該因素能得到及時糾正,就可避免與減少不孕癥的發生。那么,可以引起男性不孕的不良習慣因素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睪丸局部環境過熱睪丸是產生精子的場所,在產生精子的過程中,睪丸的溫度必須保持在35.5℃至36.5℃,比正常體溫低1.0℃左右。若經常用很熱的水洗澡,尤其是盆浴、桑拿浴,或經常穿牛仔褲、緊身褲等(陰囊與睪丸緊貼在一起,會增加睪丸的局部溫度),使陰囊局部環境經常保持高溫狀態,就會影響睪丸的生精功能;精子產生過少,就可能導致不育。
飲食失調營養缺乏充足而豐富的營養是健康身體的基礎。缺乏維生素A,可能使生精上皮細胞發育不良;維生素B缺乏會影響垂體功能而降低生育能力;充足的維生素C在防止精液凝固、保持精子活力方面有重要作用,缺乏維生素C會損害精子數量和質量;缺乏維生素E則會引起睪丸損害,影響精子的產生;葉酸對準備做父親的男子來說也是不可缺的,若體內葉酸水平過低,會導致精液濃度降低,影響精子活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中鈣、磷缺乏可降低生育能力,鋅、鎂缺乏會對精子生成及活力產生影響。所以一定要重視富含上述營養物質的補充。
北方地區處于生育年齡的男子,不宜常食粗煉的棉子油,因其中所含棉酚可破壞生精細胞,引起不育(精煉的棉籽油中棉酚已被破壞,可以放心食用)。此外還宜少吃芹菜,因芹菜有避孕作用。一名泰國醫生研究發現,每天吃75克熟芹菜,連吃1~2周,男子精子數量明顯減少,可從正常每毫升精液含精子數千萬至1億減少至3 000個,這樣的精子數量是不可能讓女性受孕的。
夫妻生活過頻或過稀睪丸每天可生產數千萬至1億個精子,但在一次射精之后,要等四五天后精子才又能夠成熟和達到足夠的數量。故一般年輕人以每周1~2次為宜(婚后數月內一般每周2~3次)。如果性生活次數過多或無節制,每次射出的精液、精子量過于稀少,自然就不易受孕。另外,性生活次數過于稀少、每次性生活間隔時間過長或有手淫等,不但因精子貯存時間過長而精子老化、活力減弱,而且還容易造成無菌性前列腺炎,直接影響精子的活力和精液的營養成分,導致不育。
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毒有害物質都會影響男性生殖功能。如有機殺蟲劑DDT、六六六、松油烴等。又如有機磷類農藥1605(對硫磷)、敵敵畏等。其他如殺真菌劑、殺螨劑,還有一些金屬元素如鉛、汞、鎘等,都會對精子的生成、數量或質量造成危害。
嗜煙酗酒損害精子男子對煙、酒中的毒素十分敏感,尤其是生殖細胞。據研究,煙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殺傷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減少,發生畸形,精子活力降低。如吸煙者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量比不吸煙者要少16%~47%,每天吸煙在30支者,精子存活率則僅為49%;長期酗酒,酒精中毒也會對睪丸的生殖細胞造成損害,影響精子的產生,使活力減弱。即使受孕生出的孩子也容易造成先天畸形或先天愚型。所以,一定要牢記不要“酒后同房”,更不可受孕。
放蕩不羈感染疾病不講衛生、特別是不潔性生活最容易引起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引發性病、艾滋病等。引起這些感染的病原體主要有結核桿菌、淋球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滴蟲等。其中以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最常見。生殖道感染首先會影響精子的生成和運輸,造成少精癥,使男性生殖能力下降。如副睪及輸精管結核、淋菌感染等,會導致輸精管阻塞,阻礙精子的運輸。其次,還會引起精液液化時間的改變。精液的液化主要是通過前列腺產生的蛋白分解酶、溶纖維蛋白酶及其他精液液化因子,破壞精囊腺產生的凝固因子來完成的;精液液化延遲會影響精子的泳動和授精能力。生殖道感染會導致前列腺分泌功能障礙,使精液中缺乏液化因子,形成精液不液化癥,成為男性不育的直接原因。生殖道感染還可影響附屬性腺,引起精液分泌不足,或使精液營養缺乏、酸堿度改變,精液成分發生變化,精子活力嚴重下降而導致不孕。
總之,若要準備懷孕,想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必須要有協調規律的性生活;調整營養,戒煙少酒,鍛煉身體,愛惜自身健康;注意避免接觸污染嚴重的環境;少穿緊身衣褲;潔身自愛,特別要注意保持性生活衛生,避免性病等疾病的發生,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