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 在新時代教育的背景下,實踐教學有利于為社會培養現代的應用型人才,特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類的專業實踐教學,其體系的建設及完善在輸送計算機專業的人才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通過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內容的闡述,探討體系建設的兩個重要途徑,并且提出完善體系建設、實現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筑的方法論。
【關鍵詞】 計算機科學 教學 體系建設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內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學校需要提升的是認知、實踐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然而讓這些能力的全面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僅憑某門課程就能得以實現。該專業的學生必須通過學習包括德育、體育、外語等在內的公共基礎課程,學習包括計算機理論、高數等理論課程以及學習軟硬件、網絡技術系列課程才能提高其所需的專業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專業素養,筆者將實踐教學設計為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牢牢把握課上內容主旨,重視課程實驗,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第二層即注重戶外實踐,鼓勵學生進行社會性體驗及學科課外實踐;第三層則是畢業設計的撰寫,讓學生結合課堂上有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知識和社會專業實踐,并以此來完成對自身專業學習成果的全面檢驗。然而,課程的實踐是專業技術教育環節中的重中之重,它的順利展開可以決定整個專業教育活動的高質量進行,因此,完善構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顯得十分必要。
二、完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
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完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對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進行加強完善必不可少,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最需要的就是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確保知識更新的及時性。譬如可以選派教師前往高級學府進行專業進修或于科研場所精進自身所學,或選派優秀教師去往企業工作學習,提升作為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讓教師深入專業實習學生的實習生活,以便于更好的引導學生們參加專業社會實踐。此外,還要提高對實驗室的管理效率及設備儀器的利用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實驗室配備專職教師,支持教師對學生自主制定實驗課題及方案、完成實驗并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專業性結論的引導工作。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在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豐富其課外活動生活,也對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也十分有益。在課堂教學中,計算機專業課上一般是使用多媒體來完成對專業知識的講解與演練,這種用計算機實物來模擬具體專業操作實踐的教學條件便于反映學生專業學識的掌握程度及學習效果,即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會犯語法和邏輯這類專業課學識錯誤也易于及時被糾正,教師可借這一點來強化學生們的觀察力和應變力。在課余活動時,教師又可組織好有關計算機專業的業余活動,如鼓勵學生自建網站、維護個人計算機安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程序設計比拼等,著重引導學生在課外也能夠積極參與和其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努力幫助學生們提升自我創新能力和團隊配合能力。此外,還需要合理運用適配的教學成績考核方式,合理化設計考卷內容并能及時針對考試結果作出分析,對癥下藥,比對考核的分析結果來及時調整對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積極引導和啟發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專業知識與技能。
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筑
構筑兼具規范性、目標性、層次性、系統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實現四個方面的統籌規劃來促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首先是要注重實驗實訓,由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性較強,在課程種類上也以實驗課居多,教學上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與創新思維,且有助于學生熟練掌握專業動手技能,如模擬生產專業實踐的開展;
接著要重視各種設計的布置安排,設計實踐就是一個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的自我檢驗、自我提高的過程,通過給學生布置安排專業實踐設計,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提高其利用專業學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畢業論文的設計,就可在學生完成設計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對專業真理探求的積極性和創新力,增強其在未來專業實踐中的開拓信心;
還需要強調的是實習方面重要性,通過為學生安排專業實習活動,讓其在參與具體的企業生產活動中增長社會閱歷、鍛煉其與專業社會人士相處的能力,以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其獨立完成工作的自覺性和自信心;
最后必須強調的是社會實踐能力,將以理論實驗及實習課程為主的第一課堂與以課外專業學習活動為主的第二課堂充分結合,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同時,還可培養其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實踐能力。
參 考 文 獻
[1]楊宏雨,王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4:3718-3719.
[2]李展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