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英語口語交際、交流的范圍擴大,口語的重要性日益顯現,英語課堂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從多方面闡述英語課堂中提高口語能力的策略,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表達英語信心,課堂活動設計要靈活多樣”等。
【關鍵詞】興趣 信心 素養
我國傳統英語教學中,口語表達一向是中國人學英語的最大障礙。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交際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人們在交際,交流中使用口語的范圍隨之擴大。人們對口語技能學習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畢業生的英語口語交際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學生能與他人溝通信息,能用英語表演話劇,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等,要達到這些目標,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的進行口語交際的鍛煉。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呢?
一、培養興趣,在各種活動形式中自我訓練,這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必經路徑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的話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只有激發學習者對口語表達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教學與訓練有所見效。教學中可采取創設情景、短劇表演、小組對話、講故事、學唱歌曲等多樣化的課內教學方法,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緊密結合,不斷給學生表達的機會,不斷給學生新的刺激,培養他們對口語表達的濃厚興趣。記得印象比較深的一次課,上課時讓學生進行一場問答擂臺賽;對一些比賽規則做了簡單說明;一名學生站在講臺上;另一名學生問了十多個問題如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age? When were you born?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every day? 等.這名學生對答如流,接著又有幾名學生上臺提問幾乎沒給他喘息的機會。我仔細聽著;他們的問題幾乎包含了所學的各種問句句型。一堂課記不清有多少學生上臺;有多少學生提問。下課鈴聲響時,學生仍然興致勃勃。意猶未盡
另外,對于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的中學生來說要用英語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如課堂上有預先布置的課前演講等活動,或課堂上有準備時間的conversation或report等口語表達活動。譬如在給學生上有小短文的課時,如果短文是以第一人稱,我可能會讓學生用第三人稱去復述,也能達到鍛煉學生口語的能力。小組活動時也會讓學生report他們的活動結果,在活動中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二、樹立學生學習信心,鍛煉流利表達英語
在課堂上有些學生由于表現似乎不盡如意,口語表達不夠流利,他們在犯了一個小錯誤之后,有時就會緊張,自信就會沒了。自己的思維如果被打斷后更是亂了分寸。如果教師只要給這些學生再寬松一些的發言氛圍,他們會做得更好。口語表達中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是很正常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表述后再決定要不要糾錯,小錯誤可以忽略,大錯也不應因即時糾錯而影響學生表述的流暢性和完整性。有些學生比較消極,遇到生詞就向教師求助。對于這類學生,老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完整表述的意識,否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
其次,簡單明了是口語表達中最重要的表達策略。中學生正處于英語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簡單明了有利于鍛煉自己表達的流利性,增強口語表達的興趣和信心,減少因用詞或語法、句子結構等繁復而帶來的表達阻礙。
三、訓練語言基本素養,這是提高口語技能的基石
1.口語表達體現了學習者對所學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這種體現要通過語音來輸出,如若語音不過關,勢必造成說出來的話對方聽不懂,交流就陷入尷尬。要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要把48個音素練習好,發音要到位,切不可偷懶。這對于已經養成不好發音習慣的學習者或語言模仿天賦不太好的學習者來說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只要堅持肯定會取得成效的。
2.口語表達不僅要求內容正確,還要強調語調優美。如果學習者在表達中只關注所說內容的語法、時態等是否正確,會造成開口就緊張的現象,失去練習口語表達的興趣。學習者能聽到自己用優美的語調表述出來的漂亮口語,學習熱情會大大提高。
上課時,我經常要求學生“朗讀短文”部分,要完全模仿磁帶中的示范朗讀,包括語音、語調、停頓、輕重、緩急等。剛開始學生也有抱怨,認為不出錯就可以了,于是我錄下了一名學生的朗讀,然后帶著他模仿磁帶中的錄音,再把糾正過的朗讀錄下來,兩者對比,同學們驚訝的發現兩者竟有天壤之別,也驚訝的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讀的如示范朗讀一樣優美。逐漸學生對模仿錄音越來越感興趣,對口語表達也越來越有感覺了。
總之,在課堂上多增加學生口語表達的訓練,激發和強化學生參與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巧妙的結合在學生的活動過程當中,讓學生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取口語表達的能力,從而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張蓓(1975.1-),女,中教一級,中小學英語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