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要: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書法家,是一位特別的行草書法大家,他的書法代表了當時時代的新風。他不僅創造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同時在楷書方面也有卓越獨特的見解。其以“四寧四毋”為主的的書法理論為后世所推崇。本文通過對他的楷書藝術風格進行分析,從他楷書的運筆方式、結構、章法等幾個方向進行論述。
關鍵詞:傅山;楷書;風格
傅山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清初第一書法家”,其書法風格在明末清初 “獨樹一幟”。傅山,字青竹,后改青主,別號頗多,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等等。對于傅山的書法風格,歷來公認其筆勢雄奇,連綿飛動,起伏迭宕,縱逸揮灑。游絲纏繞牽連,筆意連不斷。起筆收筆,漫不經心,信馬由韁。字里行間,字愚藏拙,含而不露,拙中見巧。其結字隨意,不求工穩, 正相間,古拙雄健。其結構自然,氣韻生動,姿態翩翩,天真爛漫。他的書法理論開辟了明清時期書法的新時代。他的書法作品均滲透著崇高的氣節,在中國古典書畫藝術中贏得了高度的贊賞。
傅山在書法方面,很有建樹,擅長草書和小楷。提起小楷,人們常常想到鐘繇、二王、顏真卿、趙孟兆等,很少有人想到傅山。其實傅山小楷也十分獨特、精彩,是欣賞和臨習的難得佳帖。正如近代書法家鄧散木評的那樣:“傅山的小楷最精,極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書應人求索”。于右任曾評《千字文》曰:“余見青主先生大字多矣,愛其生龍活虎,而小字乃溫厚和平如此,乃知有道君子,真不易測也?!笨梢姡男】肚ё治摹房审w現出他的書法技巧,剛勁下筆有力 寫出來的字秀美圓潤,風姿綽約。
世間事物都有多樣性,作為抒發作者內心感情的書法作品,在不同時期、不同形式中,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傅山的行草和楷書即是如此。傅山的行草書,往往豪爽、奔放、剛健、遒勁,而其楷書《千字文》則古樸、含蓄、典雅、濕穆。這是傅山小楷與傅山其他書法不同之處。與歷史上其他古人小楷比,傅山也有其獨到之處。
誠然,傅山楷書中的小楷體質古拙、沉雄,自然率真,實得元常之意趣。但是仔細揣摩,不僅發現另有獨特之處,首先具有獨特的運筆方式。
傳統的筆法注重筆鋒的轉變和整體的效果,重視每一個字的工整。但傅山的書法卻與眾不同,在他的作品中,這些技巧都被弱化。他堅持的時線條流。他不重視運動速度的快慢和張力。他所表現的是筆墨的直接與流暢,不注重每一個字的細節與工整,而是達到整體效果的行云流水,不注重每一個字的細節與工整,而是達到整體效果的行云流水,或筆鋒鋼勁有力,或是在作品上留有很大余地。其次,點畫之間多有奇趣,如點,有的如墜石,有的輕如蟬翼,有的變橫、豎為點,有的變橫、豎。橫折往往重頓,然后澀進漫收,橫豎鉤常別具一格。撇畫時短時長,捺畫有收有放,戈鉤有燉由銳。在視覺效果上虛實結合,更注重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情感的表露。但傳統筆法就很多講究這些因素。也正因為如此,于是他提出了“四寧四毋”的藝術主張:“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率真毋安排?!?/p>
在傳統書法中,人們不嘗試打破傳統的方式,但傅山要打破傳統的束縛,通過奇詭的線條變化出、創造出獨特的運筆方法和不同結構的字形空間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從而使他的筆墨更有感染力。
傅山的楷書其結構特點是:小字結構切記大小一律,狀如算子。正如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后》所說:“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為整,前后平齊,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备瞪揭哺嬲]:“寫字之妙,亦不過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北热缙渥髌贰肚ё治摹?,其結體甚是別致、多樣、有趣,一是幾乎每一個字都平中有奇,正而不板,奇而不怪。能在平直勻稱的基礎上,通過錯位或筆形變換等方法,進行合乎情理的重新結合,以打破呆板平直,形成氣勢迭宕。如左右結構的字,有的左低右高,有的甚至變形相當厲害。二是結構舒朗開闊、清晰、寬綽有余。一般點畫交際銜接處采用尖接法,以虛為實,留有空隙。凡方框時而不閉,必留一二個,甚至三個氣口,把觸筆減小到最低限度,以求活氣;框內之點畫,亦不與外框相接觸。三是簡而便,流而暢。四是富有行草之情。傅山明確指出,“有意結構配合,心手離而字真遁矣。”字真,既包括書法藝術中文字的本來面目,也包括作者個人的真實情感。其代表作《千字文》結字的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完全是因字立形,信手行去,一派天機,沒有絲毫做作與矯情,可見傅山功力之深。
隨意的章法形式。很多人在博物館中看到傅山的書法歪歪扭扭,結構奇特,似乎無跡可尋,找不到平衡點。傅山的書法如行云流水,墨水浸潤入紙,構成一幅水染的畫面。在他的楷書冊中,找不見傳統的技巧,沒有方向,角度和力度的刻意追求。沒有了這種束縛,使他的表現更酣暢淋漓,也能引起觀眾視覺上的沖擊,令人震撼。他的筆墨是隨意而自由的,呈現出多彩變換的世界,也體現了他的書法理念。
今天我們學習欣賞了傅山的書法藝術中的楷書風格,領略了楷書的完全不同的運筆方式,字形結構的獨一無二以及隨意的章法形式,體會到了傅山個性的表達和真實情感的流露。傅山通過標新立異的方式,將自己與傳統區隔開來,不在追求技藝的嫻熟,而是站在了更高的層次,對我們學習和研究明清時期的書法有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傅山的書法風格對明清書法的轉變奠定了基礎,同時對當代書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傅山在書法上對當代書法的影響是主要體現在他的“四寧四毋”論,這一特殊的書法美學思想是在特定的時期條件下,對儒、道學說的又一次的排列組合。提出此論,有著當時的政治目的,針對統治階級喊出了“寧丑毋媚”的口號,代表了時代美學思潮的要求,也是傅山性格使然,且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同時是對奴性的批評。這與當代我們崇尚自由,要打破束縛追求真我有極其相似的地方。他的書法在當代找到了存在的價值,不只是書法藝術的價值,更重要的時蘊含其中的人性的本真。
傅山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視角形成了不可多得的風格。他的書法藝術行云流水。他的書法藝術對當時的書法改革和當代的書法研究都有深刻影響。對他的書法的感受和研究,也體現出這位愛國者的不隨波逐流,在那樣的環境當中追求自己的藝術,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