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紅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每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互助性。從事先的準備工作到教學的各個環節都需精心安排與設計,以此保證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學習單元,以團體成績與個人成績相結合為評價原則的教學活動組織形式,能更好地服務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近幾年來,我校中職改革班招生形勢較好。但生源質量一直堪憂,而且連年下滑,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生間差異性較大,教學難度較大,這一問題在數學學科中表現突出。因此采用整班教學模式已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提高教學效果,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每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互助性,我在任教的2016級兩個班級進行了數學課程的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嘗試,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準備工作
(一)充分了解學情
學期初,通過與班導師溝通提前了解班級人數、性別比例、座位劃分、性格愛好等情況。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想法,我要與班級干部、科代表等學生骨干談心,真正了解學生在學習本學科的行為上存在哪些心理有哪些習慣等,為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做好準備。
(二)做好小組劃分
因為學習基礎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自我約束力較差,在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基礎上,我在每個班級各劃分了6個學習小組。考慮到班級管理及學生合作的便利,小組劃分是以座位鄰近為原則。為保證各組間競爭的公平性,對個別小組成員做了微調。這樣每組均有6~9個成員。依據各成員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對每個組員進行了編號。在課堂活動中老師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安排不同序號的學生作答,使每位同學都能“跳起來夠到桃子”。
(三)確定組長人選,明確責任分工
為便于開展工作,我在每組安排了兩名組長,1號組長主抓紀律管理、分數記錄等工作;2號組長側重學業輔導、協助老師檢查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組長要由責任心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同學擔任。2號組長還必須具有較好的學習基礎并樂于幫助同學。組長人選經過一段時間試用可以進行調換,以便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注重鼓勵引導,確保學習效果
(一)復習引入環節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精心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每節課的復習引入環節,以往在老師提出問題后,總有一部分學生要么是因為懶惰不動腦筋,要么是因為知識遺忘而抓耳撓腮四處求助。與其讓學生因為不知干坐傻等,莫不如直接安排小組交流,使同學們在交流過程中回憶起學過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內容,為本節學習打下基礎。當然,因為是復習內容,難度很低,用來合作交流的時間可以短些。小組交流后指定組內任意一位同學作答。教師同時設置幾個問題,盡量使每個小組都有機會作答。答對的全組加分,答錯者本組不得分。這樣,“一榮俱榮”的加分原則使大家成為“命運共同體”,互幫互助的氛圍驟然形成。
(二)講授新課與鞏固練習環節
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巧妙安排合作學習環節、鼓勵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等一系列教學行為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融入課堂。比如,對難度不大的數學概念的講解、公式定理的推導、較簡單的例題練習等,可以在老師的啟發下,安排小組的討論、組員間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展示完學習成果后教師再對重點難點問題予以強調和說明、對遺漏之處予以補充。這樣,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容易獲得成就感,會逐漸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我在講授“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一節時,先引導學生回憶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定義,然后啟發學生思考:對于同一個角的正弦函數、余弦函數、正切函數,它們都是由同一組量x、y、r表達的,那么相互之間會不會存在哪些關系?請大家嘗試推導。然后將任務拋給學生,由學生自主通過小組內探究完成。由于公式推導很簡單,學生幾乎沒有困難。當然,也可能會思路受阻,這時教師發現后及時予以點撥。小組探究活動結束后,可以分別安排兩個小組推薦代表在班內交流學習情況,由全體同學進行評價。對表現突出的予以全組加分,對學生代表可以再給予特別加分以示鼓勵。這樣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
(三)整理復習
經過一堂課的學習,下課前的時間段學生一般都會比較松散。通過安排小組討論完成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組同學的互相啟發、采長補短,可以使全體學生將內容總結得更全面、重點把握得更準確。小組討論后還是由老師指定每組1名學生作代表發言,教師加以點評,對遺漏之處予以補充,對重點之處予以強調。對學生的總結情況量化評價,代表學生的回答情況作為全組加分依據。因各組之間存在競爭,小組長就會各司其職,努力督促所有同學認真參與,這樣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逐步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溝通能力,對學生的長久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追求的一種境界。通過分工協作、互相交流的學習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內在潛能,不僅使學生養成認真思考、努力向上的習慣,而且使學生之間通過信息交流和競爭形成相互間的互幫互助風氣,培養了學生會傾聽、會表達、會合作、會競爭的能力,提升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促進了學生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娟.提高中職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等職業教育,2011(14).
[2]孫茗符,溫建紅.新數學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