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平++陳小凡



[摘要] 目的 探討前牙缺失患者實施即刻種植修復的臨床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前牙缺失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是否即刻修復分為對照組(47例)和觀察組(49例),分別給予延期種植修復以及即刻種植修復。對兩組的種植體修復效果進行評估,于修復后1、3、6、12個月對兩組的牙周袋深度進行測量,并對兩組的修復效果主觀滿意度進行調查比較。 結果 對照組的種植體修復成功率(97.87%)高于觀察組(93.88%),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修復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觀察組牙周袋深度均顯著小于同期對照組(P < 0.05)。觀察組患者在修復效果主觀滿意度方面的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5)。 結論 前牙缺失修復過程中,即刻種植修復與延期種植修復均能獲得理想的修復效果,但即刻種植修復在維持牙周組織健康程度以及提高患者修復效果滿意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優勢。
[關鍵詞] 前牙缺失;修復;即刻種植;延期種植
[中圖分類號] R7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4(c)-012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mediate implant repair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teeth los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96 patients with anterior teeth loss treated in Huizhou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7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9 cases) according to repair method.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elayed implant repair, and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mmediate implant repair. The repair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mplant repair success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97.8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88%),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 < 0.05).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repair of anterior teeth, both immediate implantation and delayed implantation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while immediate implant restoration has a certain advantage in the maintenance of periodontal tissue health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Anterior teeth defect; Repair; Immediate implant; Delayed implantation
日常生活中,牙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外傷等均會導致牙體缺損的出現,進而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外觀等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1-2]。缺牙的首選修復方式是種植牙,種植修復中,可以采用常規延期修復或者即刻修復[3]。延期種植指在拔牙后3~6個月或更長的時間,等牙槽窩完全愈合后,在健康的牙槽骨上植入種植體,然后經過6個月的愈合期再進行上部結構的修復。即刻種植牙是在傳統種植技術的一大創新,采用微創方式即刻拔除患牙并精確植入人工牙根。植入的人工牙根具有高性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牙槽骨后,可迅速地和牙槽骨牢牢長在一起,讓牙缺失患者即刻擁有堅固美觀猶如新生的牙齒。即刻種植技術以微創方式將患牙拔除,清創后即刻植入人工牙根,實現即拔即種,即刻有效地防止牙槽骨的吸收,在種植體穩定性理想的情況下可以即刻鑲過渡義齒,即刻恢復面容美觀。傳統種植牙強調拔牙3個月之后才進行種植,前后2次手術。即刻種植技術在條件理想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縮短1 h左右,減少患者患牙缺失時間和復診次數,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本次研究探討前牙缺失患者實施即刻種植修復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前牙缺失患者的臨床資料,男女比例為57∶39;年齡分布方面,年齡為21~59歲,平均(42.85±11.15)歲。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備;②牙體缺損達到2/3~3/4;③采用常規充填治療無法獲得滿意療效;④牙根無松動;⑤已行完善根管治療,根尖區不存在陰影[4]。排除標準:①牙周炎、牙齦炎患者;②咬合關系異常者;③根管形態異常者;④臨床資料不完備者。同一患者多顆牙均選擇同一修復方法,治療均由同一組醫師進行操作[5]。根據是否即刻修復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7例),對兩組患者的前牙缺失部位和平均年齡等臨床情況進行統計比較可得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的相關研究形式和內容等向我院倫理學部門進行匯報,接受審核,并經批準準予實施。
1.2 方法
兩組均實施常規術前準備。
1.2.1 對照組
均實施延期種植修復,患者保持仰臥位,實施常規手術消毒后鋪巾,利用必蘭實施局部麻醉。于牙槽嵴頂略偏腭側做切口,切開黏膜,利用剝離器將黏骨瓣翻開,充分暴露種植骨區。利用Ankylos配套手術器械盒備種植窩后常規植入植體,植入扭矩為35~50 N·cm。常規植入了Bio-oss骨粉、表面覆蓋海奧生物膜,并進行減張縫合。術后指導患者服用抗生素,并利用漱口水進行漱口,7 d后拆線。術后5個月復診,實施二期種植手術,放置Ankylos種植體配套愈合基臺。二期手術后2~3周,囑患者取模并實施全冠修復[6]。
1.2.2 觀察組
均實施即刻種植修復,患者保持仰臥位,實施常規手術消毒后鋪巾,在必蘭局麻下做角形切口。觀察患者的牙周骨壁和牙槽骨情況,如果經檢查骨壁完整、牙槽骨高度適宜,則考慮不翻開黏骨膜瓣拔除患牙。反之,則對牙齦乳頭予以盡可能的保留,并設計翻瓣范圍作切口,微創拔牙術拔除患牙,盡可能的減少拔牙對牙槽窩增隙影響。利用生理鹽水進行徹底沖洗,對拔牙后的牙槽窩內肉芽組織進行仔細搔刮,并注意妥善保護骨壁,以維持其完整性。利用Ankylos種植體系統進行種植窩紙杯,結合不同患者的牙槽骨情況選擇適宜的種植體[7]。通常情況下,種植體植入深度超過牙槽窩底3.0~5.0 mm即可。種植體冠方要低于牙槽嵴頂0.5 mm左右,唇舌側保留1.0 mm以上骨壁。在進行植入的時候,扭矩要保持在≥ 35 N·cm的范圍,種植體長軸與對側同名牙長軸基本保持一致。治療過程中向種植體周圍間隙植入適量的Bio-oss人工骨粉,并在種植體表面覆蓋海奧生物膜。按照不同患者的缺牙區位置以及鄰牙大小等對即刻種植基臺進行適當的磨改,以保證嚴密縫合[8]。在手術當天,按照不同的種植體對相應的臨時基臺進行選擇,并在選擇完畢后利用樹脂制作臨時冠。對臨時冠頸部進行高度拋光,并進行調整,以保證正中、前伸、側方均未出現咬合接觸。指導患者進行口腔試戴,在試戴調整后利用后中央螺絲進行妥善固位。并利用Super-Band C&B超強樹脂對鄰牙實施粘固,以保持良好的種植體初期穩定程度[9]。術后7 d拆線,期間指導患者常規服用抗生素,并利用漱口水進行漱口。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種植體修復效果進行評估,統計修復成功率。其中,修復成功的評價標準為:種植體咀嚼功能良好;患者主觀感覺良好,無麻木、疼痛、異物感;種植體周圍X射線無透射區;無種植體相關感染,總體外形美觀。于修復后1、3、6、12個月對兩組的牙周袋深度進行測量[10]。制訂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調查不同患者的修復效果主觀滿意度進行調查比較,調查項目包括整體美觀、咀嚼功能、附著高度以及外觀色澤,每項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修復效果的滿意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EP idata 3.1.0軟件對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數據結果以及滿意度統計結果等予以完整輸入,并采用雙人錄入法,配合一致性檢驗工具,以保證數據錄入的準確性。數據錄入之后利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修復成功情況統計比較
對兩組的種植體修復效果進行評估,對照組的成功率為97.87%,高于觀察組的93.38%,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2.2 修復后不同時間兩組牙周袋深度比較
修復后1、3、6、12個月,分別測量兩組的牙周袋深度并進行統計比較,觀察組不同時間的牙周袋深度均顯著小于同期對照組(均P < 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修復效果主觀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修復效果主觀滿意度方面的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 < 0.05)。見表3。
3 討論
前牙缺失是一種常見的類型,容易引發一系列不良后果的出現[11-12]。因此,對于出現缺牙的患者,要注意及時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修復。
在修復過程中,牙體缺損的修復辦法有兩種:即充填法和用修復體修復法。其中,修復體修復過程總中,可選擇實施常規延期修復或者即刻修復[14-15]。即刻種植是指在牙拔除的同時,將牙種植體植入拔牙窩的一種種植方式,較傳統種植牙有很多優勢,如縮短患者等待時間,能防止牙槽骨吸收,有利于牙齦組織成形[16-1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兩組的種植體修復效果進行評估,對照組的成功率(97.87%),高于觀察組(93.88%),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修復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分別測量兩組的牙周袋深度并進行統計比較,觀察組不同時間的牙周袋深度均顯著小于同期對照組(均P < 0.05)。上述結果表明,前牙缺失臨床修復過程中,即刻種植修復與延期種植修復均能獲得理想的修復效果,但即刻種植修復在維持牙周組織健康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優勢。分析出現上述結果的原因,是因為在實施即刻種植牙治療的過程中,在對患者進行拔牙之后可以立即植入相應的植骨材料。從而有效建立人工牙根能,以有效預防牙槽嵴的吸收[19-21]。從而有效避免因拔牙而導致的廢用性萎縮的出現,最大程度減少骨喪失的程度[22]。
另外,患者對種植體修復效果的滿意程度也是評估修復效果的重要內容。隨著種植成功率的提高,前牙美學區種植治療在要求修復缺失功能的同時,更加注重恢復和改善因牙齒缺失造成的美觀缺陷。要實現最佳的美學修復效果,必須考慮以下因素:最佳的種植體三維植入方向,種植區充足的骨量和理想的軟組織穩定性。然而,拔牙后牙槽嵴的高度、寬度及周圍軟組織的保存對于缺牙部位進行種植修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牙齒拔除后,拔牙窩內新生骨一般無法達到原牙槽嵴的水平,唇頰側骨板受到的損害尤其嚴重,造成種植體植入時骨量不足。拔牙位點保存的目的是在拔牙窩內植入生物材料,有效地保存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寬度以及相應軟組織量,為隨后的種植手術和修復提供足夠的骨量和美學基礎。本次研究中經修復效果主觀滿意度調查,觀察組患者在修復效果主觀滿意度方面的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 < 0.05),提示前牙缺失臨床修復過程中,即刻種植修復在提高患者修復效果滿意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優勢,可能因為在該種方式中種植體可以更方便的被植入到較為理想的位置上;植入之后,冠部易與鄰牙保持了較好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可以形成較為自然的弧度,突出明顯的齦乳頭[23-24]。即刻種植的出現彌補了常規延期種植的不足,縮短患者的治療過程,減少拔牙后牙槽窩的生理性吸收,使骨組織的喪失量降到最低,同時避免了大范圍的骨缺損,種植體的植入方向更好確定,修復美學效果更好。于是,可以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并為牙體提供較多的軟組織支持,很好的維持了牙槽骨的寬度以及高度[25]。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研究可以初步證實,前牙缺失臨床修復過程中,即刻種植修復與延期種植修復均能獲得理想的修復效果,但即刻種植修復在維持牙周組織健康程度以及提高患者修復效果滿意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應用優勢。
[參考文獻]
[1] 張艷靖,王柏翔,劉小利,等.即刻種植和延期種植對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影響的對比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3,29(4):500-503.
[2] 崔永新,唐曉朋,袁奎封,等.前牙缺失后即刻種植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3,53(39):92-94.
[3] 蘇媛,呂影濤,黃雁紅,等. Zimmer種植體用于上頜前牙區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的臨床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15):2519-2520.
[4] 周筱怡,李張維,盧忠林,等.微創拔牙后XIVE種植體即刻種植的臨床觀察[J].廣東牙病防治,2015,23(4):190-193.
[5] 張寧,姚希,杜文華,等.上前牙區延期即刻種植后的骨量變化及美學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29):4672-4676.
[6] 黃征難,李寶勇,王娟,等.前牙區即刻種植22例臨床觀察[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21(5):341-345.
[7] 劉薇麗,張穎齊,李鐳,等.上前牙區即刻種植與早期種植軟組織美學效果對比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5, 37(14):1497-1500.
[8] 王生杰,陸鈺,汪慶勝,等.28例上頜前牙即刻種植游離軟組織瓣移植的臨床觀察[J].口腔醫學,2015,35(3):197-200.
[9] 沈寧,唐增斌,李軍,等.膜引導骨再生技術在上前牙美學區牙種植手術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9):113-115.
[10] 郭宏,李波,王耕野,等.上頜前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58例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2):103-103,104.
[11] 楊勃,鄭俊發,李少萍,等.GBR技術用于上前牙唇側骨缺損延期即刻種植修復的臨床效果[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31(4):387-388.
[12] 蔣義德,韋啟升,蔣梅英,等.36例前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的臨床觀察[J].華夏醫學,2013,26(3):540-542.
[13] Shibly O,Patel N,Albandar JM,et al.Bone regeneration around implants in periodontally compromised patien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effect of immediate implant with immediate loading [J]. J Periodontol,2010,81(12):1743-1751.
[14] 劉杰彪.上頜前牙埋伏阻生開窗拔除后即刻種植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8):87-88.
[15] 陳素環,徐翠萍.上頜前牙區即刻種植修復軟組織改變的臨床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18(3):146-148.
[16] 張永寬,王興強,王維璽,等.軍事訓練致前牙損傷即刻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藥雜志,2015,32(5):390-391.
[17] Santing HJ,Raghoebar GM,Vissink A,et al. Performance of the straumann bone level implant system for anterior single-tooth replacements in augmented and nonaugmented site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ith 60 consecutive patients [J]. 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3,24(8):941-948.
[18] Chou YH,Du JK,Chou ST,et al. An interdisciplinary treatment approach combining orthodontic forced eruption with immediate implant placement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treatment outcome:a case report [J]. 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2013,15(1):113-120.
[19] 賀剛,陳治清,王培志,等.改良式引導骨再生術+即刻修復技術在上前牙即刻種植中的應用評價[J].口腔醫學,2013,33(11):739-742.
[20] 葉彬,林臻彥,謝麗麗,等.上頜前牙區即刻種植后骨量變化:水平向吸收是否影響骨結合[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24):3835-3839.
[21] 王鶯,林野,陳波,等.上頜前牙區即刻種植即刻修復與延遲修復牙槽嵴改建的錐形束CT觀察[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6,51(10):600-604.
[22] 鮑琰,齊翊,哈斯巴根,等.前牙區單個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牙齦誘導后的美學評價[J].口腔醫學研究,2012, 28(3):255-258,262.
[23] 吳敏節,張相皞,鄒立東,等.前牙即刻種植和常規種植修復2年后軟、硬組織穩定性比較[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7(1):67-71.
[24] Strietzel FP,Karmon B,Lorean A,et al. Implant-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the edentulous maxilla and mandible with immediately loaded implants:preliminary data from a retrospective study,considering time of implantation [J].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11,26(1):139-147.
[25] 姚希,張寧,李昀生等.前牙的即刻與延期種植:牙周組織健康程度及成功率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12):1958-1963.
(收稿日期:2017-01-05 本文編輯:李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