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波
摘 要:一般而言,評判電網性能是否優良取決于供電可靠性,自動化配網條件的改造,有助于電網運行效率、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提高。然而由于整個配電網結構的構造是十分復雜的,因而就當前國內自動化配網而言,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該文將要探討的是供電可靠性在配網自動化狀態下應當怎樣提高。
關鍵詞:配網自動化 供電可靠性 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3(a)-0030-02
1 對配網供電的可靠性造成影響的因素
通常來講,停電時間以及停電次數主要作用是配電網可靠性的衡量指標,而計劃停電及因故障引起的停電又是對供電可靠性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其中有以下幾點。
1.1 停電時間的影響
故障恢復時間、故障查找時間、隔離故障時間、故障處置時間等均會影響到整體停電時間。
1.2 停電次數影響
故障停電以及計劃停電均會造成停電,其中變電所改造、計劃性停電維修以及上級線路檢修等包括在計劃檢修中;而氣候、設備老化以及外力破壞等因素均屬于故障停電,而影響力最大的便是氣候因素所導致的停電。
2 存在配網自動化運行中的主要弊端
圍繞整個供電可靠性來講,一旦配電網發生停電事故便會對前者造成影響,諸如停電時間較長以及停電次數較多,因而配電網管理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自動化管理技術的采用,有助于供電可靠性的確保。然而從實際發展的狀況來看,還有一些弊端存在于配網自動化運行工作之中。首先是電氣企業在自動化技術利用下也難以實現資源信息之間的有效整合,地區不同,管理制度不同,電氣企業同電力企業之間、電力單位同電力單位之間是分開管理,各自為政的,因而難以將資源共享性實現、難以有效分享的信息使得電力系統在配網自動化日常管理中也會發生數據紊亂、信息記載失誤的情況。不只是在整合資料方面有問題存在,對于某些電力企業而言,由于沒有充分認識到配網自動化的重要性,即使已經擬定了自動化配網管理措施,也時常出現被控方同主控方之間信息不相一致的情況,一旦發生信息不相一致的情況,便會使整個配網系統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隨后便會有網絡傳輸能力較差、信息不一致以及新舊設備無法匹配等情況發生。尤其是在一次設備同二次設備間進行新舊結合時,若有系統紊亂的情況在這一環節出現,必然會使配電網正常的運行受到影響而無法繼續工作。
3 配網自動化管理工作的強化
這一部分內容主要分成三個環節進行,分別是配網自動化各方面功能的強化、硬件支持系統的構建以及自動化診斷系統的完善。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僅提高了國民經濟水平,還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為了滿足人們逐漸提高的物質水平要求,滿足他們的用電需求,就必須將完善的一個電力系統配網自動化管理制度創建出來,完善各項管理職能。我們認為配網自動化工作效力強化的前提是配網自動化構建速度的強化,需要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和管理設備,不斷改造現有的配網運行系統,在自動化技術的利用下能夠自動對整個配網系統進行控制,只有做到配置不斷深化,才能夠使整個配網運行效率得到提高。隨后在配網自動化基礎上應當進行的是硬件支持系統的建立,從現有的電網自動化系統運行狀態來看,整個系統應當具備自動管理修復和系統硬件支持能力。通過電力硬件系統的支持,能夠自行收集設備在運行狀態下的信息數據,并自行進行數據的分析和對比,隨之在硬件滿足系統要求的情況下,需要進行配網自動化自我診斷功能的升級。對于自動化配網而言,其還處于發展的初中級階段,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自我診斷功能的升級與完善,這是因為設備在運行狀態下難免有設備故障出現,若具備完善的設備診斷功能,那么檢修人員能夠及時找出問題,并且簡單的問題配網還能夠運用自身的自動修復功能進行診斷和修復,從而縮短設備檢修時間,減少停電可能。
4 供電可靠性在配網自動化條件下如何提高
4.1 電源與輸電模式的自動優化
對于電力企業而言從配網自動化條件下進行,首先需要做的是電源以及輸電模式的優化,以使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優質性獲得保障。一般而言要想供電可靠性提高的常用手段是線路輸送容量的提高,對于存在于電網中的輸電瓶頸性問題,首先應當對有問題的輸變電設備以及元件進行升級和改造,諸如:導線截面面積的增加。又如:若采用的是分段控制的辦法來連接變電站之間的線路,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各站轉供負荷有效提高,停電頻率減少的作用,從而使整個供電系統的可靠性增加;若在一定范圍內使10 kV開關額數量得到增減,并使其最終的線路供電半徑減小,最終其整個線路出線的回路數會增加。
4.2 配網結構的自動優化
單就配網供電可靠性提升方面來講,適當配置網架結構會對整個供電可靠性造成影響,為了使人們的用電需求得到確保,就必須對現有的配網網絡進行完善。因而為了使供電可靠性得到提高,就需要著手于配網結構優化操作中,全方位地進行電網規劃和編制工作,合理對現有的規劃內容進行調整,并從實際情況出發,在配網自動化技術支撐下,制定長遠的電網發展目標,科學化的線路布局,正確進行接線處理,使供電可靠性得到保障。
4.3 自動化管理技術的采用
在配網自動化技術的帶領下,供電技術措施應當得到強化,并研發出新的供電產品以滿足人們不同時期的用電需求,諸如:在改造電網環節需要大量使用到高壓電纜、絕緣導線等材料,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將供電系統發生的故障降到最低,從整體上提升供電系統的可靠性。科技水平在不斷發展,我們應當結合當前發展的浪潮,不斷將先進的供電設備引進,遵循配網自動化運行原則,選擇與其相適應的供電系統,諸如:在自動控制、數據通信以及現代計算機等技術的充分結合和利用之下,需要將用戶、配網運行狀況以及供電設備信息等結合在一起作為供電可靠性參考依據進行運用。如:通過電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人們只需通過電腦屏幕就能夠實時對電網運行狀態以及供電穩定性進行監控,一旦有問題出現有利于及時解決,從根本上確保供電穩定性。
5 結語
綜上所述,時代的不斷發展推動了配網自動化技術的前行,由于配網自動化出現的時間較短,其中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解決,而通過配網自動化技術的利用有助于整個供電系統穩定性的確保,因而在不斷完善配網自動化技術的基礎上,保障供電穩定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周晶晶,袁越,李振杰,等.計及供電可靠性的配電網節點電價計算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6,40(7):42-48.
[2] 曹智平,周力行,張艷萍,等.基于供電可靠性的微電網規劃[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5,43(14):10-15.
[3] 夏成軍,代文良,邱桂華,等.提高110kV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合閘方式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1,39(11):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