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相關的預算管理問題一直是相關部門與社會的關注點。在我國的行政事業點位的公共財政體制中,其預算管理的改革是最為主要的內容。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能夠讓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為社會公共服務,有效的促進國家的相關政策落到實處。本文主要對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意義做了簡述,從而分析其中的問題,然后提出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2
在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下,相關的行政體制也會面臨著很大的改革挑戰。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是行政在體制改革中的關鍵部分,同時也是行政事業單位發揮職能的財力保障。目前的行政單位在預算的管理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合理性會對其執行力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進行一定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一、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的意義
(一)能夠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率
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進行有效的實施,能夠提升預算管理在財政資金中的執行力,提升對預算編制、執行以及績效評估等不同部分的控制與調整。進行有效的預算管理,能夠將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管理,提升預算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進而讓財政預算的編制更加的清晰明了,促使財政資金的支出結構更加的健全。行政事業段位預算管理能夠讓其財政的資金更加科學的使用,保障其使用效率的提升。
(二)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水平提升
作為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關鍵環節,預算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具有重要的監督管理作用。行政單位進行恰當的預算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日常管理與經濟活動時的監督、控制以及考核等能力,幫助事業單位對收支不均衡的問題進行解決,讓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具有更高和科學性與合法性,以免出現違法亂紀甚至貪污的現象。同時還能夠讓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更快的實現,從而讓其經濟效益更大化。
(三)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宏觀調整能力
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日常的社會服務以及公共管理的時候,其大部分的財力都是源自政府財政的撥款。我國正在對財政管理進行改革,合理的實施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能夠讓相關部門對其財政資金的情況進行明確的把握,增加政府在資金上的調整空間。進而讓政府部門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發揮出部門的有效職能作用,提升公共服務的水平。
二、行政事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不合理
預算編制是事業單位整個管理體系的關鍵和中心。所以合理的預算編制對預算的執行和管理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目前的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預算編制還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方面,這樣就限制了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時候,相關的人員和部門參與力度不大,認為事不關己,這樣的編制就缺少一定的論證和合理性,導致了預算編制與事業單位的各個部門不相宜的情況出現。而編制的時間比較短,大都是僅憑主觀性的經驗進行內容的編制,使用簡單的增量預算方式。這樣就讓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和實際情況不符,讓預算出現需要不斷的調整和增加的情況,限制了預算本身的執行力度和約束力,對其權威性以及嚴謹性造成影響。
(二)預算的執行力度不夠
行政事單位的內部財政管理制度并不健全,而相關的領導和部門對預算管理的認知還不夠深入,沒有明確的預算考核制度和目標,導致了預算管理在執行的時候存在著問題,預算執行沒有效力。而在執行的時候沒有對預算執行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控制和考核,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的目標和使用的效率沒有進行重視,在財政預算上對是否已經超過了預算的計劃問題也沒有具體的認知,進而導致了預算執行力不夠的情況。行政事業單位在其管理的目標上也很難實現,這樣對后續的財政預算就沒有了有利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導致了預算管理的效果太差。同時還會導致資金在使用的時候出現浪費的問題,無法受到一定的監督和約束。其執行也只是在形式上,而沒有落到實處。
(三)預算管理意識不強,組織體系不健全
行政事業單位在受到傳統的管理理念影響下,沒有對財政資金的管理有更加正確的認知,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也沒有正確的資金管理意識。行政事業單位在執行預算管理的時候,對其的結果考核不夠重視。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時候,工作人員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導致了預算編制太過于主觀而不客觀,存在著很大的人為因素,很難保障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與公平性。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沒有源自第三方的績效和監管的制度,這樣就讓執行無法更加的透明化,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滋生更多的腐敗和違紀現象,導致財政資金缺失一定的公共性和安全性。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建具體措施
(一)完善預算管理的制度
想要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效率,促使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就要建設健全的預算管理制度,提升預算編制的執行效率。而其中具體的就是要對預算執行的監管以及財政上的收支管理制度進行重視。其一是要對預算執行監督制度的完善。預算執行是依據預算編制執行資金的運用計劃,必須要對其加大檢查和監督的力度,保障財政資金的使用能安全有效。其二就是完善對收支情況進行約束的制度,要有效的防止財政資金遭到不必要的浪費。要讓資金有計劃有合理性的使用,促使資金產生的效益能夠最大化。
(二)健全預算編制
使用合理的預算編制方式,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進行完善和優化,能夠提升預算管理的實際意義。所以,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必須要對有關預算法的文件進行學習,然后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情況,把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行政單位的收入一并納入財務的收支中,嚴格的遵循行政事業單位部門在預算上的要求。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時候,單位的財務人員要加強自己的業務素質鍛煉,提升自己對其的認知,科學的選用預算編制的方式。要合理的明確單位預算的基礎數值,把單位的各個項目中的具體數據如實的填寫上報,確保預算編制的質量。除此之外,預算編制要具備可操作性、可行性,要讓其能合理的對財政資金進行安排和分配,從而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職能,履行好公共服務職責。
(三)增強預算執行管理,提升財政資金的運用效率
質量高的編制方案,必須要進行高效的執行,這樣才能夠讓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進行合理高效的使用,保障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所以,行政事業單位要對預算執行管理加以重視,提升預算執行的權威性以及約束的力度。相關的單位要嚴格的遵循每年度預算執行的具體指標,要對預算的方案進行仔細的分析,要將其落到部門和個人身上。要將財政資金的支出性質和金額明晰化,不能夠出現預算超出和隨便改變的情況。同時還要加強財政資金使用時的責權力,以防有一些違法以及貪污的現象出現,促使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大化。
(四)增強部門預算的績效評價管理
對預算管理進行有效的發揮,就離不開對績效評價的科學管理。在具體的預算績效考核中,要將動態的考評與綜合性的考評方式結合在一起。在實際的預算執行時,要對全程的情況進行動態的考核,要實時的對相關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與處理,從而保障財政資金的實際運用和預算步調一致,及時的對其中產生的一些偏差進行有效的調整。除此之外,要對預算執行的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考評,對財政資金的運用情況,使用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利用效率等多樣的指標進行考核。把動態和綜合性的考評相融合,提升預算執行的監督力,進而提高預算執行效果和質量。
四、結語
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中關鍵的部分,預算管理能夠讓事業單位高效規范的運行。合理的進行運算管理,能夠將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提升,促使整個財政資金管理的合法化和規范化,從而讓資金能夠被高效科學的使用。這可進一步的讓事業單位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能和服務,保障了行政事業單位的高效、廉潔,為人民群眾辦理更多的實事。
參考文獻:
[1]葉霽.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會計師,2014,15:70-72.
[2]吳揚.對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0:133-134.
[3]王俊.淺析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完善建議[J].中國外資,2013,09:54+56.
作者簡介:宋艷東,男,就職于昌圖縣非稅收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