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莉芬
摘要:財務會計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內容,是保證醫院經濟狀況良好運行的前提,因此加強醫院財務會計管理的規范化建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在對醫院財務會計規范化建設的意義加以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呢,并提出了幾點優化策略,希望能夠對醫院財會制度建設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醫院管理;財務會計;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R197.3;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1
財務會計管理在醫院綜合管理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實現醫院經濟效益的前提。推進醫院財會制度的規范化建設,能夠優化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效率,從而為醫院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而財會管理規范化主要是指在相關制度的約束下,通過分配財會人員的職能與責任,在明確管理目標的指引下重視財會質量管理,并建立起有效的考評制度,從而改善財會管理的規范化水平,提高工作質量。
一、醫院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意義
(一)能夠提高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質量
醫院財會管理涉及到多個部門、多個崗位的資金整合與分配工作,管理任務繁雜,財務數據量大,因此財會人員面臨著較大的工作負擔。而通過規范化建設,對管理制度作出進一步的完善,通過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使財會人員各司其職,有序地做好本職工作,減少工作任務的較差與混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財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從而優化工作效率。[1]
(二)能夠改善資金的利用效率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醫院接納病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就使得資金流入與流出速度大大地提高。加強對醫院財會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建設,能夠強化對資金的內部控制,在各部門的有序配合下保證資金流動的合理性,再加上監管制度的制約,從而促使資金利用效率得到改善。
(三)能夠優化成本結構
在醫院財會管理工作中,涉及到了成本控制這一重要內容。在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新形勢下,政府為了緩解“看病貴”的問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這就使得醫院的收入有所下降,要保證利潤的合理性,就必須重視對成本的控制與優化。通過建立規范化的財會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醫用藥品與設備管理環節的有效性,避免資金的浪費,從而減少在成本上的指出,有利于進一步擴大醫院經濟效益。[2]
二、當前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中面臨的弊端
(一)高層管理人員的不重視
部分醫院的高層管理人員都沒有意識財會制度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性,僅僅是將之作為資金出納工作來看待,而忽視財會管理在成本優化、資金流通方面的作用,因此無論是在人才選拔還是在制度、機制建設方面都沒有加大重視力度,導致了管理水平有限,甚至可能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導致財務數據混亂、不法人員中飽私囊等現象,直接損害了醫院的經濟利益。
(二)監督機制的缺失
盡管當前許多醫院都開始致力于建設具有規范化的財會管理制度,但是卻沒有相應地構建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在財會管理、乃至于整個醫院的管理都存在著不和諧的因素,例如工作人員態度散漫、責任意識薄弱、法律意識不足等,不利于醫院的有序、穩定發展。[3]
(三)財會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一方面,當前醫院財會管理工作方面“關系戶”現象普遍存在,這些“關系戶”往往不具備專業的財會管理技能,再加上其思想意識方面存在著缺陷,這就使得財會管理的整體工作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醫院管理人員不重視人員的后期培訓,再加上考評機制的不健全,導致了財會人員的水平未能得到改善。
三、規范醫院財務會計管理的策略
(一)健全財務會計監督機制
財務監督是醫院財務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財會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必要途徑。因此,在財會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建設中,必須健全相應的監督機制,通過建立獨立的監管部門來對財會管理工作進行審核額與檢查,從而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防范醫院內部貪腐現象的出現,進而保障資金安全,提高資金流動效率與利用效率,構建穩定、健康的經濟環境。
(二)實現崗位職能與責任的相統一
在用人制度方面,構建起嚴格的問責制度,明確規定各崗位、各人員應當履行的職能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從制度上實現這二者之間的統一與規范,從而提高財會人員的責任意識與風險意識。一旦在財會管理方面出現了漏洞,則應當根據相應的問責制度進行依法追究,杜絕不法行為的出現,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
(三)完善人員培訓與考評制度
在培訓制度上,一方面,醫院應當通過正規的統招途徑招聘專業的財會管理人員,既要重視其專業素質,也要對思想方面加以考核,從而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符合醫院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定期對財會人員進行培訓,并引導其建立“終身學習”的關系,使其專業技能能夠在長期的實踐與學習中得到提升,以滿足崗位的需求。
在考評制度方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醫院的發展戰略以及人員的實際情況對考核標準進行量化處理,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善的考評標準,并定期展開考評活動,將考評結果與人員工資掛鉤,從而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
(四)建立信息化的財會管理制度
為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醫院應當強化內部控制,保證每一筆資金的流動都是合理、科學的,不會出現違規操作的現象。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引進先進的信息化管理設備與技術,將各種財務數據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不但可以提高數據集中處理的效率,同時也能夠為財務監管提供明確的財務數據,從而有利于加強內部控制,為財會制度的規范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還應當重視財會人員計算機技能的培訓,使之滿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4]
四、結語
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經濟效益,一旦在財會管理中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醫院經濟利益受損,不利于資金的有效利用。因此,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應當重視財會管理的規范化建設,明確其建設意義,并針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從監督制度、問責制度、培訓制度、考評制度以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出發,以改善財會管理的質量,為醫院的穩定運營提供一個良好的內部經濟環境。
參考文獻:
[1]閆芳.開展財務會計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84.
[2]田立啟,李江峰,賈卓霞,畢元廣,李風芹,田玉蘭.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衛生經濟研究,2013,3:49-53.
[3]蔡文博.完善醫院財務會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2:163.
[4]吳瑤希.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管理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