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超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的進行深化改革,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已經越來越普及和受到重視,對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精神以及應用研究能力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該門課程體系似乎沒有得到太大的改進,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長期受到應試教育弊端的影響,所以要想全面普及創業教育還需要一段時間。接下來本篇文章就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以提供給業內有關人士一些啟發性的指導,從而促進我國整體教學事業改革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課程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1
創業教育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家提出來的,可以說我國在這方面的教學改革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創業教學課程體系當中,長期以來存在著形式刻板、內容枯燥乏味和可操作性弱等一系列問題,亟待改善。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們能夠適應這一教學改革的發展,我們必須要號召各個高校設置科學的創業教育課程,為學生們樹立創新意識搭建一個平臺。在整個改革過程當中,讓學生們樹立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觀以及建設高質量的創業教育體系是學生們培養創新意識,并達到學有所用的基本前提。
一、樹立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觀、
長期應試教育的錯誤導向,使得大部分學生們禁錮了自身的思維發展,一味的依賴老師,這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學生是無法適應社會發展對于人才需求的。而且許多高校大都以一種功利性的思想去進行創業教育,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完成任務,使得大多數學生不知道這門課程到底學什么,這些對自己有什么用處,能夠解決他們今后的問題嗎?這些疑惑一直困擾著學生們。
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會大大降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極其不利于他們的后續學習發展,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大對學生們的宣傳教育力度,讓他們真正理解創業教育課程得真正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夠進行接下來的實施工作。哲學上也曾講過,“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要想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就必須要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們的創業素質和創新意識,改變以往封閉式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以往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只是一味的給學生們傳授一些創業知識,重理論輕實踐,這是無法有效培養學生們創業精神和能力的。
許多學生對于未來的創業就業都是很迷茫的,沒有制定一個科學詳細的規劃,嚴重缺乏創業素質教育,以致于整個創業教育課程發展體系無法正常實行。因此,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創業發展的實踐平臺,鍛煉學生們的實際處理問題能力以及社會人際交往能力,真正讓學生們將學和用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光有理論缺乏動手操作能力。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何謂創業素質呢?這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包含了很多的要素,例如不僅僅要求學生們要擁有大量的專業理論知識作為指導實踐活動的基本前提,同時還要利用這些知識來進行具有實際意義的相關實踐活動,這兩者一定要有機結合起來,在現實的創業實踐活動當中不斷培養學生們自身的創業知識應用能力,否則創業素質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除此之外,學生們還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社會人際處理能力,實現自身的個性化發展,為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業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在部分高校當中已經將創業教育課程設定為重點培養科目,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學校都只是將其設置為選修課,只對少數人開發,沒有起到實際性的效果。要知道,創業教育課程必須要得到重視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們的創業能力,為社會發展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這項工作要循序漸進得完成,系統、科學地將每一發展體系落實到位,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特別注重課程安排的質量問題。當然,我們也不能僅僅依靠單獨設置的創業課程來實現最終的發展目標,還要在其他學科課程當中潛移默化地給學生們弘揚這一方面的有關理論思想,加強學生們對這一課程的認識,從而使得該項發展體系能夠有條不紊的發展下去。除此之外,整個教育事業改革的環境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整個創業課程體系的發展目標也要注意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密切結合學生們的發展情況來不斷做出相應的調整。
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保證它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之上下足功夫。就教學內容而言,傳統的教學內容往往枯燥乏味,一味地給學生們傳授理論知識,而不考慮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消化能力,盲目追求課堂速度而忽視課堂效率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不值得倡導和發揚。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要做出如下調整:對于低年級的學生給予他們一些入門的基本知識,這個階段的學生還是要以學習自身專業的知識為主,在此過程當中滲透一些創業方面的相關要素,循序漸進得培養他們的創業素質。而對于那些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則要給他們安排合理的實踐組織活動,在實際操作中逐漸鍛煉自身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這樣不僅僅強化了他們對于之前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的內涵理解,還有助于他們將其更加系統化,構建一個完備的框架。
三、結語
高校創業教育是當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必然要求,是中國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從學校走向社會的必然要求,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建立需要各個方面的協同努力,把它真正的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通過課程的研究和探索、開發和建設,建立起科學的創業教育體系,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陶海生,王曉曉.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22):51-54.
[2]劉薇薇.基于通識教育視閾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3):11-14.
[3]楊澤明,黃春艾.關于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2):199-200.
作者簡介:孟 超(1984-),男,遼寧錦州人,單位:遼寧工業大學,畢業于遼寧工業大學電氣工程領域,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