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大年除夕,姐姐回老家來過年了,一同回來的,除了外甥凱凱,還有姐夫。姐夫能夠回來,我們既感到意外,也感到在情理之中。因為他們夫妻倆在凱凱兩歲時就離婚了,而現在凱凱已經十四歲了,一眨眼,已經跟他父親差不多高了。
姐姐和姐夫是初戀,兩人郎才女貌,按理說十分般配。可是姐夫由于工作原因,經常需要在外地出差,有時候在工地上待著,一待就是兩三個月。凱凱出生后,就由岳母帶著,兩口子倒也清閑。可是清閑來清閑去,就出問題了,姐夫據說跟工地上的一個會計好上了。兩口子為這些瑣事經常爭吵,最后姐姐就攤牌了。兩個人倒也痛快,姐姐也沒有跟我們商量,迅速地就協議離婚了。
那年的年三十,姐姐一個人回家了。凱凱撲上去叫媽媽,叫完媽媽又吵著要爸爸。“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姐姐吵得心煩,給孩子屁股上就是一巴掌,孩子立刻大哭大鬧起來。
“你說說,你們倆咋回事?為啥他爸不回來過年?”岳母陰沉著臉說道。
姐姐吞吞吐吐地不敢說,最后熬不住,終于說了:“他有外遇,我們離婚了。”
那年除夕,因為少了一個人,大家強顏歡笑,勉強吃完了那頓不太完美的團圓飯。
姐姐離婚后,因為帶著孩子,說了好幾個,都沒有談成,大家都覺得有孩子,而且是男孩就是個負擔。特別是當他們聽到,姐姐不愿意再生養時,就更加搖頭了。就這樣,從凱凱兩歲開始,姐姐一直單身,一直到去年,我們家的除夕夜,始終少一個人,這成為了我們家最大的一塊心病。
姐姐和姐夫雖然離婚了,但是因為凱凱的原因,兩人還時常聯系。其實姐夫也沒有結婚,他最終也沒有跟那個會計在一起。這些年來,他跟幾個女人同居過,但都沒有結婚,因為他覺得這些女人,跟姐姐相比都有差距。
這一點,就連姐夫的母親也是這樣認為的。老太太去年從安徽過來看孫子,把姐姐約出去聊天,她動情地說:“我還是覺得你好,你是一個好女人,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們兩口子能夠復婚。這樣,我死也瞑目了!”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把姐姐說得心煩意亂,其實她何嘗不想有個家,何嘗不想復婚呢?姐夫畢竟是她的初戀,如果能再回到從前,也許姐姐就不會那么沖動地要求離婚了。
于是我們就給凱凱教導了一番,目的當然是希望他從中穿針引線,讓父母復婚,也給他一個完整的家。沒想到這孩子特別機靈,居然把這個任務順利地完成了。如今姐姐和姐夫又生活在一起了,只有經歷挫折,才會更懂得珍惜。
今年的除夕夜,這頓團圓飯特別香甜,因為這是一頓推遲了十二年的團圓飯,它承載著我們多少的相思與哀愁、甜蜜和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