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禮云 徐婷 陳婷婷
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住龍鎮以婦女“三查送健康”為契機,注重統一思想、積極轉變職能、整合資源、強化服務,宣傳發動有條不絮地推進機構、職能、人員、財物等整合,織牢基層醫療“網底”,增強衛生計生服務可及性,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一、理順體制機制
1.機構融合。鎮衛生院和鎮計生辦機構有效整合,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并在鎮衛生院設立“三優服務”科室,專門從事三優培訓等計生工作。
2.隊伍融合。鎮衛生院有臨床、婦幼、公共衛生等醫療人才優勢,還有臨床經驗豐富的鄉村醫生,彌補原來計生服務在醫療人才、技術、設施上的短板。
3.工作融合。加快計生辦和衛生院現有醫療設備的資源共享,積極推進服務模式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
二、活化服務隊伍
1.強化衛生計生項目管理。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后,計生隊伍由原先的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2.優化定點“三查”服務。在每年的健康體檢中加上子宮B超項目;根據“女性生理周期”的特點,在鎮衛生院每月增設2日補檢日,切實方便外出及“生理日”的計生對象。
3.升級婦女“三查”服務內容。在傳統的“三查”基礎上,固定增加“尿常規”檢驗項目。
4.提升衛生計生隨訪質量。充分發揮駐村干部、村干部隊伍的作用。
三、建立自有數據庫
1.衛生計生融合,信息互通是關鍵。基礎數據統一,積極對原衛生、計生相對獨立的信息化建設規劃進行調整完善。
2.數據庫本地化,增強管理能力。自主掌握原始群眾體檢數據,所有診斷設備通過認證“接口”無縫連接到管理系統,信息一次輸入永久有效,消除信息孤島。
3.移動隨訪設備,適應入戶需求。按需定制健康體檢模版,使衛生計生服務模式化,降低使用門檻,讓村級“計生專干”也能輕松上手。
4.大數據優化診斷,可視化評估健康。根據常年臨床積累,不斷升級優化的知識庫。
婦女“三查”服務僅是婦女全周期健康服務中的一個節點,通過自有數據庫、不斷整合群眾健康檔案,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居民健康檔案,為“簽約服務”提供信息技術支撐。通過其電子化、可查詢、易維護的特點,指導群眾規避疾病,進行健康促進。不斷提高衛生計生人員在群眾中的認可度,提升威信,使群眾首診在社區,從而將分級診療落到實處,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貢獻“住龍”模式。
(供稿:浙江省龍泉市住龍鎮人民政府計生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