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改革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會議上作出重要批示,今年農業部的工作主線就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調整,讓農民生產出的產品,包括質量和數量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實現產地與消費地的無縫對接。作為與農民聯結最緊密的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在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的力量不可小覷。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樂平西甜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關注的問題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合作社如何實現轉型發展。同時,解決資金滯脹問題。
建議
作為農業領域的基層代表,今年的小目標就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實踐公司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打造“西瓜王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合作社正致力打造大興西瓜文化創意園。大興西瓜已經是北京農業的一張名片,但是要持續閃光,還需要加入新的內涵,將現代農業和科技、教育基地、鄉村休閑旅游、大健康等融合發展。農業供給側改革,落實到自己的企業,就是一方面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另一方面抓產品優質化,提品質、創品牌。目前,常年供應但是總量不足的小品種西瓜要在種植規模和供應時間上擴大,實現四季供應。同時,合作社與德國合作,從種苗開始打造全產業鏈。
此外,金融支持“三農”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期待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提速,建立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合作社小資料:
北京樂平西甜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現有社員650戶。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堅持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種子、技術指導,統一品牌、統一規格,并與農戶簽合同、下訂單,做到按需生產。農戶只需按要求種植、管理,產品由合作社100%進行收購。2008年10月,合作社在第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榮獲“突出貿易獎”。同時,合作社還是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范項目單位和北京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樣板”。
全國人大代表
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合作社顧問
關注的問題:
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在于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建議
一定要建好合作社,真正的合作社是按收來的勞動力產品多少返回利潤,這樣才能把農民發動起來,組織起來。例如戴莊有機合作社,村民的生活明顯得到改善,原來是最窮的村,現在依靠農業為主,超過了全市農民平均收入水平的25%,基本上快要接近經濟發達地區比較發達的鄉鎮水平了。
此外,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三農”問題的全局,要把注意力擴大到農村全體務農的農民,通過成立合作社,組建起農民自己的農業經營服務平臺,使普通農民接受多方位的服務,真正成為農業經營的主體,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力軍。這樣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真正有規模、有實效,取得全局性的成功。既落實了全面小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求,更找到了實現全面小康的根本動力所在,這才是我們要加快培育的最強大的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合作社小資料
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2月,是全省首家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612人,其中黨員21名。近年來,合作社以“興業富民”為目標,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深入開展設崗定責、創先爭優、先鋒富民、黨員三聯系等主題活動,有效地發揮了黨員在合作社組織中的政策宣傳、科技推廣、產業示范、信息反饋、產品流通等方面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其真正成為了合作社經營發展的主力軍、先進技術的示范者、群眾致富的領路人,促進了全村有機農業持續蓬勃發展。合作社先后獲得2007年度鎮江市“四有”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07年省現代高效農業“三八”示范基地、2009年省“四有”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10年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黃山市多維生物集團董事長
黃山市休寧新林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關注的問題
農業融資難問題、新型主體經營性用地問題、土地規?;鬓D問題、土地面源污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三產融合環評問題、新資源食品辦證問題、政府體制機制創新配套等都需要形成系統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闖出農業山道十八彎,讓大多數農民富起來。
建議
希望有關部門盡快采取以下有力措施從源頭上、根本上系統地解決農業的7大難題,通過完成大農業、大布局、大產業、大市場、大網絡的大思考實現精準扶貧、全面奔小康的目標。
加快農產品市場供給側改革。農業大國必須在國家宏觀指導下,創建國家計劃經濟與“大農業互聯網+區域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大農業市場體系和價格體系,確保14億人口大國農產品需求市場供求的基本平衡、食品安全和農民收入的基本穩定。不能經常性地傷害農民和制造農產品市場的大起大落,如2015年的殺牛倒奶、2016年廉價玉米、豬肉市場的大起大落等。
改變落后農業模式,發展綠色、高效、循環農業。利用生物新技術,重新為中國農民設計畝收入達到5000元—10000元以上的多種新型復合式農業種植、養殖模式,創新型農業模式國家級實驗區、展示區以及新型農業模式技術培訓、推廣中心。
修復生態,降低極端氣候和災難。根據我國的國情,林草經濟是大頭,我們在全國推廣新型農業模式的過程中同時也發展了大面積的高效森林農業,通過發展高效森林農業來降低極端氣候和災難。
建議發揮和利用生物多樣性和特異功能來破解最難、最復雜的農業生態系統難題和農民社會群體問題的發展思路。通過人腦智能化實現生物智能化、生態化,遵循生物規律,利用生物技術,把人類的發展需求與自然生態的友好結合起來,創新綠色、高效、潔凈農業技術和模式。
加快多種新型模式的國家生態農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推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解決農業融資難問題。通過創建國家生態農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立像房地產一樣的金融借貸體系、評估體系、保險保障體系,為銀行提供信貸科學依據、法律支撐,解決銀行后顧之憂,從而一舉解決農業“融資難”問題。
建立與新型農業模式三產高效融合相配套的政府體制機制,加快政府職能和方式的轉變,形成一套自上而下能夠貫穿“最后一公里”的組合拳——“三農”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
合作社小資料: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新林草農民專業合作社位于渭橋鄉霞溪村。合作社以高科技特色苗木為基礎,聘請植物專家為常年技術顧問,并在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采用套種、間種等復合種植模式,發揮生物鏈作用實現生態平衡。合作社的霞溪休閑農莊以知識農業、創新農業、產業農業和工業農業來打造,以花果深加工、花卉苗木的繁育銷售實現經濟效益。目前,農莊已形成了桂谷、生態茶園、高桿桂花園、木槿園、珙桐谷、彩色森林樹種等基地和櫻桃坡、特色苗圃等特色板塊。此外,合作社還在農莊修建了塘庫、茶樓、休息室等娛樂設施。下一步,合作社將通過“基地+農戶”的方式,鼓勵周邊農戶發展苗木種植,發展生態、循環、立體、高科技農業產業,為加快全鄉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馬瑞強水果玉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關注的問題
如何讓人才在農村扎根,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作用?
建議
讓農業適應互聯網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農業的規?;l展。如果在農村建立創業園區,形成集片,幫助農民貸款、為創業青年提供服務,就可以很好地解決農村面臨的產品營銷、技能培訓、物流管理等問題,還可以培養農民的“互聯網+”意識。在農業領域,一些城里青年人返鄉創業,無奈鄉鎮、村子里創業的氛圍很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影響他們發展。因此,急需建設一批新型農業創業園區,發揮園區聚攏資源、帶動氛圍、吸引資本等優勢。農業只有規模化發展才能讓農村聚集更多的年輕人,才能吸引返鄉大學生真正扎根下來?,F在大學生不會再用傳統的方式種植農業,規?;攀俏磥戆l展的方向。同時要有園區去集聚力量,要讓農民學會智能手機的使用,學會利用互聯網進行產品營銷,學會用互聯網進行產品配送。農村扶貧,應該是產業扶貧?!笆谥隰~,不如授之于漁”,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政府和大企業的引領。
合作社小資料: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馬瑞強水果玉米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2月6日,注冊資金1000萬元,現有管理人員20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5名。合作社主營水果玉米的種植、生產、銷售;開展半成品的貯藏、包裝、服務;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開展技術培訓、交流、咨詢服務,開展農業生產資料銷售、配送等業務。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經營模式,實現了土地標準化及種植規?;?、信息化、機械化。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金蘭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關注的問題
我國以山東為代表的大部分省區,既是畜牧業大省,也是種植業大省。但是農牧業沒有形成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的協同效應,循環差、結合不緊密。具體表現為:
畜禽養殖廢棄物產量大,處理利用任務重。畜禽養殖場戶分布廣泛,污染面積廣大,污染影響大;處理成本高;由于化肥增產的比較優勢、耕地碎片化、農村勞動力缺乏等問題,使養殖與種植無法有效銜接循環;在控源減排、清潔生產、無害化處理及循環利用等技術方面,技術支撐弱,無害化處理、市場化機制尚未建立;養殖場內部設施設備工藝落后,處理利用設施不配套等,填平補齊改造投資需求量大。此外,種植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建議:
畜牧業在農業中要率先現代化,積極推進糧改飼試點工作,把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結構改成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導,擴大糧改飼推廣范圍,加大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利用配套設施建設的補助,做大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鼓勵畜禽糞便還田利用,細化落實《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中有關有機肥生產稅收優惠運力補貼、沼氣發電并網同價、新能源優惠等政策。
合作社小資料: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金蘭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是國家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是集奶牛、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高產奶牛等養殖及鮮奶配送、鮮奶批發等業務于一體的專業化養殖生產加工企業。合作社飼料選用美國進口優質紫花苜蓿和飼用全株玉米,所生產的鮮奶純天然、高營養,奶蛋白達到3.2以上,其營養成分均高出國家標準。同時,合作社在擠奶大廳引進了以色列產世界最先進的數字化管理系統,使整個產奶過程受省畜牧局聯網直接監控,從源頭上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安全。合作社被中國奶業協會授予“全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先進奶牛場”榮譽稱號。
全國政協委員
福建武夷山市星愿有機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關注的問題
2016年,我國茶葉產量達243萬噸,出口、國內消費、深加工消耗后,剩余茶葉加收藏茶總量估計可達60萬噸。加上中西部茶園大勢擴張,供遠大于求使得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建議:
目前,需把創新列為發展戰略的首位,并提倡茶資源的跨界開發和全價利用,提高產業的效率和茶葉的質量,著力提升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同時呼吁給茶企減免稅率,調動企業家的創業熱情。
在全新的經濟常態下,應該通過茶葉提高整體民族素質和修養,更鮮明地確立“茶為國飲”的無爭事實。
加大茶文化在中小學生中的推廣和教育,提高整體民族素質和修養。首先,“弘揚茶文化,從娃娃抓起”,建議我國把茶文化正式引入中小學生的教育,讓茶文化與茶知識走進課堂;將茶藝、茶道、茶禮教育等寫進教科書,讓茶文化植根校園,得到傳承、發揚和提升;在校園內多開展茶事活動,有利于幫助中小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茶葉發展史,通過茶事活動,也能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其次,建立中小學生茶葉科普教育實踐基地,讓中小學生走進茶葉產地,體驗茶葉生產,學習茶文化。使其在學茶、飲茶的過程中培育愛心、善心與孝心,養成謙和友愛、文明知禮的良習,以此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同時可大大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充實文化底蘊,激發愛國情懷,提升人文素養,增強綜合素質,強化道德基礎。
倡導“每天三杯茶”的健康茶生活。晨起一杯茶,激活生命正能量;課前一杯茶,提神醒腦,提高學習效率;午后一杯茶,消除疲勞,祛除睡意,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飲茶習慣,促進身心健康。近年來,日常飲食中的高熱量、高膽固醇、碳酸飲料比重不斷增多;網絡、多媒體、手機的不良使用習慣等都對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肥胖兒童比比皆是,“讓青少年更健康地成長”應得到更積極的關注和行動的落實。
茶葉中含有700種營養物質和對人體有益的功能物質。例如茶葉中含有氟,適當飲茶還可以抑制口腔內的細菌生長,預防齲齒的發生;又如茶中的多酚能消炎解毒、抗過敏、抗輻射,長期飲茶有利于改善機體機能,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向人類推薦的6大保健飲料,茶名列首位。
弘揚中國茶文化,推進“茶為國飲”的實質地位,定“全民飲茶日”。建議各級政府協調茶葉學會、茶文化研究會、茶葉流通協會等社團,聯合開展茶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的活動,大力弘揚中國茶文化,打造廣泛的群眾基礎。出臺相關扶持獎勵政策,加強對青少年進行茶文化宣傳推廣和教育,積極引導他們習茶、懂茶、愛茶,真正做到“茶為國飲”。針對青少年喜歡省時、圖方便的特點,鼓勵茶企多做探索,硏究他們喜愛的飲茶方式,多創新推出適合他們口味的茶飲品。一旦青少年形成了喝茶的良好習慣,對提高中華民族未來整體身體素質,振興中國茶產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合作社小資料:
2009年4月,福建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了“武夷山市星愿有機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位于武夷山市旗山科技工業園,主營產品為茶葉,主要業務為茶葉生產、經營等。合作社現有成員53個,帶動農戶600戶。
合作社以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為主體,采用“公司+農戶+基地”的運作模式。合作社制定了有機茶葉生產章程,建立了有機茶葉合作社活動中心,聘請了福建農林大學孫威江教授、孫云副教授對社員開展有機茶葉相關知識的培訓,并與社員簽訂有機茶園管理合作協議,對社員的有機茶園所需肥料和農藥進行統一購買,使社員享受到比市場價更低購買有機肥的實惠,為武夷山有機茶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