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君+陳林娟
【摘要】《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弊灾鲗W習方式已逐漸成為學生藝術課堂中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本文從自主學習提出的背景入手,分別闡述了自主學習定義的界定、自主學習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學藝術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及培養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學生 藝術 美術 音樂 自主學習 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006-01
信息時代的藝術課堂教學已不再是老師“填鴨”式的機械傳輸,而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對我們各種符號的教學而言,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當今的教育體制已經不再符合新社會意識形態的要求。于是王安國先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課程標準》應運而生。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們應該摒棄原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切實在音樂課堂中落實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用新的教學理論去實踐于課堂,重視學生的個體存在,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為他們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自主學習的界定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在自主教育的氣氛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身能動的學習活動,主動的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完善人格的學習過程。
三、自主學習對學生的影響
(一)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更多知識
放手讓學生學習,獲得知識。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完善唱、認、思、記的能力。記憶歌曲中的音樂記號,并能用自然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靜靜地、融入其中的聆聽歌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通過學生積極做好課前預習,課上質疑解答,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自己不斷提高、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獲取自己的信息,學到知識,這一個過程基本上都是依靠學生自身完成的,與老師灌輸式教學相比,更容易使學生進入狀態?!白约簞邮?,豐衣足食”也是這個道理,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記憶更深刻,運用更靈活自如。
(二)在自主學習中發展思維能力
藝術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學生獲得充分發展的過程。學生自主制定目標、學習進度、自我測評的過程中,其本身的思維能力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學會學習語言文字的方法,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縝密的思維過程,活學活用,從而提高處理其他事情的能力。
(三)在自主學習中完善人格
自主參與學習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能力?!罢n堂教學對參與者具有個體生命價值”,的確對學生進行長期的正確的自主參與學習的行為訓練,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可以形成對待生活的認真態度、對社會的責任感。這個過程本身包含著一系列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要求?!皩W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以及學會生存”是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那么,自主學習能力的具備可以讓孩子全面發展。
四、藝術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藝術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體當然是學生,起主導作用的還是老師。培養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
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的興趣,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條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例如在講音樂課題《金孔雀輕輕跳》時,激情導入這一環節里老師就可以用兩只小孔雀的動畫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因為學生本身就對動畫有極大的興趣。應該注意的問題是,教師還應該發揮控制課堂的作用,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從動畫上轉移到音樂中來。老師可以說:“好了,關于小孔雀的動畫咱們就看到這里,下面咱們看看今天講了兩個小孔雀的什么故事?”然后便可以讓學生自己學歌曲,唱懂歌曲。接下來,在理解歌曲這一環節中,主要是讓學生重點理解描寫兩只小孔雀的動作的詞語,先讓學生找出動詞,然后想象表演動作,師最后再次用多媒體把兩只小獅子“跳”、“唱“的動作表現出來,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以便能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樣利用創設的情境便激發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自主學唱水平,獲取更多的知識。
2.質疑問難,是自主探究學習的一種好方式
自古:“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見習過程中,有一堂課讓我記憶深刻,老師在教授《愉快的夢》時,理解感悟環節中,老師讓學生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有很多學生提出為什么作者寫道:夢之船?師讓學生分組討論,答案五花八門,最后全班同學找到最合理的原因,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平常不和子女們住在一起的原因。發現這個問題在本課中雖不是重點,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置疑主動思考問題、大膽設想說出自己的不明之處就是一個大的進步。
3.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哲學中和諧是指一個系統與外部世界之間及其內容各要素之間的關系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的統一,要通過交往互動,師生之間建立起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與關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與體驗。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有利于創新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學習的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只有讓學生感覺到“安寧和自由”,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感情才會不斷得到鞏固、增強。學習中,學生只有全身心地充分參與課堂,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另外,在教學中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看待,通過積極熱情地評價鼓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