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湖南電力大力推進電能替代戰略。通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發電”,在16個領域推廣了42種替代技術。
湖南長沙普瑞溫泉酒店中央空調設備間內,一臺臺嶄新的機器正在有序運作,與其他傳統中央空調設備間相比,這里的設備更小巧,也更安靜。
這是前不久,記者在湖南采訪見到的場景。酒店工程管理總監楊劍宏指著現場正在對空調設備進行檢測的工作人員介紹,這都是他們的功勞。他們是國網湖南節能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去年對酒店中央空調進行了“以電代氣”改造,空調效果與節能情況都有了極大改善與提升。作為“以電代氣”的首個示范項目,國網湖南電力已然實現了電能替代的新突破。
近年來,國網湖南電力積極響應國網公司號召,大力推進電能替代戰略。通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發電”,在16個領域推廣了42種替代技術,累計實施居民電采暖、工業電鍋爐、熱泵、冶金電爐、電動車等電能替代項目2600余個,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累計增加全社會用電量61.91億千瓦時,相當于在能源消費終端減少燃煤27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47.73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2.77萬噸,為湖南“山更綠、水更清”做出突出貢獻。
工業制造新生機
素有“中國鑄造之鄉”“江南鑄都”之稱的郴州嘉禾縣,現在最紅火的當數嘉禾縣城北部的坦塘鑄造工業園。走進工業園區,不見煙塵滾滾,沒有嗆鼻氣味,廠區整潔,道路寬廣。而與一般鑄造工業園區最大的不同,就是這里竟然找不到一根冒著濃煙的煙囪。
走進該工業園紀委書記黃成旺的辦公室,里面頗為“熱鬧”,前來詢問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改造散煤燃燒熔煉爐(俗稱“沖天爐”)的園區企業一撥接著一撥。騰出工夫的黃成旺告訴記者,受經濟下行影響,能耗較高、產能落后、產品低端的企業遭受著巨大沖擊,坦塘鑄造工業園區內以鑄造為主的企業生產經營一度舉步維艱。“企圖轉型尋求新生機的鑄造企業,都希望能夠搭上改革的順風車,探索新的生產模式。”黃成旺解釋道,目前全縣正在推廣的“節能+電能替代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可。
而就在一年多以前,“煤改電”還沒有受到如此“待見”。用傳統沖天爐設備生產鑄件,盡管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重、生產工藝粗糙、產品品質較差,但想到改用中頻爐所需的大額改造資金,就足以讓本身就有經營壓力的企業望而卻步了。
“僅變壓器基礎建設和變壓器購買安裝就要提前投資72萬元,鍋爐也要相應改造,前期投資額巨大。”嘉禾縣亞新鑄業有限公司湯經理說出了當時并不愿意“煤改電”的初衷,資金與技術缺乏是該縣鑄造企業共同面臨的難題。
“電能替代要推廣,必須要有突破口。資金與技術,我們都可以提供。”國網湖南節能公司總經理羅志坤決心排除重重困難,勢必拿下坦塘工業園。
為此,國網湖南節能公司積極聯合郴州供電公司,多次上門調查摸底、溝通協調,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幫助鑄造企業實施升級改造。節能公司先期投資幫助鑄造企業進行節能改造,并提供技術支持與定期回訪,企業通過未來節省下來的收益按一定比例進行償還。這種創新模式既解決了耗能企業開展節能項目缺乏資金、技術、人員、管理經驗等問題,又實現了零投資、零風險,并能持久受益的期待。2015年9月,國網湖南節能公司與坦塘工業園中包括亞新鑄業在內的10家鑄造企業集中簽署了工業節能暨電能替代協議。
“曾經的大煙囪換成了中頻爐,溫控精度高了,產品質量高了,鑄造的產品檔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產品價格比原來提高20%~30%。”湯經理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將原來的3噸沖天爐改為1.2噸電窯爐,年維護費用減少4萬元,司爐工人從6人減少到3人,工人工資每年可節約10萬元,產品合格率從原來的75%提升至95%。“企業不僅得到了實惠,還為保護環境出了一份力,何樂而不為!”
目前,坦塘工業園已完成電窯爐改造34家,今年將改造完成剩余的3家鑄造企業,以及龍潭返鄉創業工業園等50余家企業進行改造,全面實現“綠色鑄造”。
令人欣喜的是,借由坦塘工業園這一“明星工程”效應,“煤改電”已席卷湖南各個工業制造行業。婁底新化電子陶瓷企業90%以上完成電能替代改造,實現替代電量8000萬度;國網湖南節能公司成功簽約益陽中源鋼鐵有限公司實施電能替代改造,為湖南省內最大的電能替代項目,可降低綜合生產成本0.35億元,實現年產值5.7億元、利潤0.6億元,提高當地電氣化水平2個百分點,為當地企業和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農業升級新動力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提起用電烤房烘烤煙葉,郴州桂陽縣仁義烤煙合作社理事長匡文偉就對電力公司的服務贊個不停:“用煤烤了這么多年煙葉,去年第一次用上了電烤,電力公司又給我們拉線接電,又告訴我們怎么控制溫度濕度,那烤出來的煙葉金黃金黃的……”
湖南是農業大省,主要農副產品產量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湖南是煙草產業大省,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列全國第五,占全國總種植面積的7%、總產量的7.25%,是湖南省農業產業支柱,也是湖南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產業。目前,省內煙葉采摘后的初烤工藝基本都采用傳統半自動化的燃煤烤煙方法,具有熱能浪費多、環境污染重、勞動強度高和操作隨意性大等缺點,烤煙品質也難以得到保障。針對傳統燃煤烤煙存在的問題,國網湖南節能公司研究推出了空氣能熱泵加熱和全過程自動化控制的新型電烤煙技術,與桂陽縣煙草辦合作進行試點應用。
作為試點之一的仁義合作社,匡文偉不僅說出了開頭的那一番真心話,還對用煤炭和電烘烤煙葉的差異進行了一番比較:“原來用煤或者柴火烘烤煙葉,不僅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力和烘烤時間,還不好掌控火候,烘烤出來的煙葉老是出現黑斑,去年改用電來烘烤,根據控制溫度濕度,烘烤出來的煙葉品質有了很大提升。而且之前用煤烘烤一畝煙葉需要5~6個人才能完成整個烘烤流程,使用電烤房后,只要2~3個人就可以完成。”
國網湖南節能公司工作人員邵壯介紹,因為地方氣候、煙葉質量等因素影響,整個烘烤過程需要不斷進行比對、調整,最終達到最佳的烘烤效果,取得試點的成功。經過對電烤煙試點首輪產品進行檢測,電氣化烤煙可降低煙葉生產成本1.1元/千克,提高產品質量0.5至1個等級,如全面推廣,每年可增加郴州地區煙農收入1.2億元。
目前,湖南省能源局正式將電烤煙項目納入“十三五”煙草規劃,由煙草公司每年出資5000萬元推進電烤煙實施,并將桂陽電烤煙試點列入典型項目于全省推廣應用。
服務社會新發展
如何讓越來越多的行業了解電能替代,接受電能替代,推廣電能替代?國網湖南電力多方開展市場調研,拓寬業務領域,創新理念與思維,實現了長沙普瑞溫泉酒店中央空調“氣改電”首個示范項目的突破。
國網湖南節能公司市場策劃部負責人萬全對此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他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建成了大量的公共和商業建筑,因當時電網供電能力限制,安裝了大量以天然氣或柴油為燃料的非電中央空調系統,這種設備存在用能效率低、能源費用高和自動化程度低等不足。近年來,隨著中央空調技術的進步、電網供電能力的提升和電價政策的調整,電力中央空調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應用比例越來越高,已逐漸占據市場主流。
“我們酒店是由湖南省出版集團投資興建的五星級酒店,也是中南地區第一家生態酒店。改造前的中央空調及熱水設備都是直燃機,自2003年投入使用已連續運行了12 年,無論是設備還是系統,磨損老化都比較嚴重,故障率、能耗都在逐年升高,運行管理也極其復雜,越來越難以達到五星級酒店要求。”基于老設備運行中越來越讓人頭疼的問題,酒店董事長朱躍華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采納國網湖南節能公司的“氣改電”建議,采用一臺200萬大卡的水冷螺桿機組替換同樣熱值交換的直燃機。
這一改,幾乎讓酒店工程管理總監楊劍宏當起了“甩手掌柜”。“現在可省心了,設備體積小、占地少,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維護都很方便,也不產生廢氣,沒有易燃易爆危險。節能公司的工作人員要定期上門回訪檢測,給我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一流!”
據了解,普瑞溫泉酒店改造后,能效系數提高3~4倍,全年用能費用下降66萬元,節約比例高達42%。
萬全指出,與普瑞溫泉酒店類似情況的中央空調設備,初步統計湖南全省大約有1500多臺,其中長沙地區就有900多臺,約占全省的60%,如在全省推廣,可增加售電量1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5萬噸,市場前景和節能效益都十分可觀。“我們不僅要用電代煤、代油、代氣,更要讓‘電帶出更優質、更貼心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