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診治糖尿病決心對應的是,深圳糖尿病發展迅猛和業界糖尿病綜合管理診療缺失的現實。
1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超過3萬Ⅰ型糖尿病兒童,糖尿病已經成為影響中國人生活品質的重大慢性疾病。
目前,由于無法獲得連續性、全方位的綜合管理診療,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且越來越年輕化。為遏制這一趨勢,深圳在全國率先引進英國愛丁堡糖尿病診治模式,5月12日,深圳市人民醫院愛丁堡大學國際糖尿病中心正式揭牌。
中心初成
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愛丁堡大學國際糖尿病中心揭牌儀式上,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英國愛丁堡市議員巴里等中英雙方政府部門領導出席儀式。現場,英國愛丁堡大學莫里斯教授糖尿病團隊、深圳市人民醫院高層代表、華夏醫療管理集團負責人云集,深圳以此顯現改革糖尿病診治模式的決心。
與診治糖尿病決心對應的是,深圳糖尿病發展迅猛和業界糖尿病綜合管理診療缺失的現實。
據統計,1998年,深圳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4.23%,其中男性3.56%,女性4.65%。而最新數據顯示,深圳的糖尿病發病率為11.5%,且病人呈年輕化趨勢。
“目前,10個人中有1個是糖尿病,糖尿病發病增速明顯。”深圳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賈黎靜表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其治療的難點在于糖尿病引發的各類并發癥。糖尿病具有高發病、高致殘、高病死特點,同時,在防控上,該病因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所以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不足1/3。“血糖控制率不足,未來10年,將會是糖尿病并發癥的高發期。”
在賈黎靜看來,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識淡薄,以及糖尿病診治碎片化,是導致糖尿病血糖控制率不足和糖尿病并發癥高發的主要原因。
“與中國一樣,世界上多數國家存在糖尿病治療碎片化的問題,但中國的問題更為嚴峻,因為人口基數太大,所以高質量的全周期檢測尤為迫切。”蘇格蘭首席科學家、愛丁堡大學教授莫里斯對《民生周刊》記者表示,他的糖尿病團隊已與中東、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有過不同的合作,通過利用來自臨床的醫學信息學管理系統,將患者病史、治療方案、健康狀況、隨訪進展、用藥歷史等上萬個數據集成一體,為患者提供精準的綜合管理方案,可將糖尿病引起的截肢、失明、腎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降低40%。
“化學反應”
談及深圳市人民醫院愛丁堡大學國際糖尿病中心成立的背后,莫里斯教授把兩者的合作解讀為深圳與愛丁堡之間產生了“化學反應”。而促使兩個城市發生化學反應的“催化劑”是深圳市政府主導的醫療衛生“三名工程”。
深圳這座改革先鋒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匱乏。千人床位數2.75張、千人醫生數2.47名,遠低于北上廣。這使得大量醫療消費外流到香港、廣州、上海、北京等地
2014年9月,為徹底解決醫療資源短板,深圳市政府推出以“名醫(名科)、名院、名診所”為重點的深圳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并拋出一攬子鼓勵扶持政策,人才安居工程、科技研發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專項資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重點向名醫、名科、名院、名診所傾斜,目標為到2020年共投資1000億元建設和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委市政府展開“引鳳”之旅。
2014年,先是由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時任市長許勤親自帶隊到北京,舉辦“三名工程”合作交流會,引入10個世界一流水平的院士團隊。而后,吳以環率隊訪問英國愛丁堡大學,開啟愛丁堡大學與深圳市人民醫院重構糖尿病綜合管理診療模式。
“談來談去7個回合,歷時20個月,建立這種合作就跟談戀愛一樣,基礎條件是前提,你情我愿是根本。”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邱晨坦言,深圳政策扶持條件優渥,專業上糖尿病病例樣本量大、臨床和科研基礎扎實是深圳市人民醫院的優勢所在。
莫里斯教授對《民生周刊》記者表示,除了上述原因,邱晨院長本人的格局,以及其治下糖尿病管理團隊勤奮的態度、善于學習的能力是他選擇深圳市人民醫院的重要原因。此外,他認為,華夏醫療集團作為雙方合作的顧問,在提供專業、法律、文化咨詢服務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才先行
愛丁堡大學糖尿病診治模式源于“瓦格納慢性病護理模式”,在世界發達國家有廣泛應用。
《民生周刊》記者梳理“瓦格納慢性病護理模式”后發現,以幾十萬患者臨床數據為基礎形成的醫學信息學管理系統為上述模式提供持續的數據支持,該模式主要提供兩種診療支持。
第一,無論病人在何處接受治療,都由同一個系統收集臨床、實驗、影像和管理數據,累積性記錄病人信息,使臨床和其他專業醫護人員可以獲取病情進展,調整治療計劃。護士、營養師、醫生和醫療專家也可以獲取這些信息,高效調整醫療計劃。第二,系統根據護理標準提示何時進行何種檢查,例如,提示臨床醫生血糖過高,要求年度眼部檢查等。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確保護理在完成治療目標方面的有效性。
“我們有一個說法,你不能夠檢測它,你就沒有辦法改善。”莫里斯教授認為,較之愛丁堡大學糖尿病診治模式,中國碎片化糖尿病診治模式產生三種結果,浪費、重復、醫療質量低效。
為提速深圳市人民醫院愛丁堡大學國際糖尿病中心全面建設,在深圳市人民醫院硬件有限的情況下,院黨委依然決定將拿出一定區域提供給國際糖尿病中心。
較之蓄勢待發的學科硬件建設,人才布局早已被邱晨提上日程。
“人才不是一天兩天能做起來的,而人才又是團隊的核心競爭力。”邱晨表示,人才布局分內培和外招兩個方面:前者充分利用莫里斯教授團隊一流的教學、培訓項目,對現有人才進行再提升;后者是在全國范圍內廣納良才。
華夏醫療負責人蔣濤教授認為,引入愛丁堡糖尿病診治模式不僅對于深圳意義非凡,也是創新慢性病防治模式,進行全國范圍內推廣的一次有益嘗試。從衛生經濟學角度看,如果在不增加患者任何經濟負擔和不加大醫院投入基礎上,能降低40%糖尿病并發癥,這就是現代醫學技術轉化的一個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