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錫煌
(深圳市龍華新區中心醫院,廣東 深圳 518110)
危急值報告制度在放射科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余錫煌
(深圳市龍華新區中心醫院,廣東 深圳 518110)
目的 探討危急值報告制度在放射科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放射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實施危急值報告制度前的62例患者為對照組,另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實施危急值報告制度后的62例患者為觀察組,對兩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及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23%,對照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2.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放射科工作滿意率為95.16%,同對照組(83.87%)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放射科質量管理中應用危急值報告制度,能有效減少醫療事故及醫療糾紛,提高工作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放射科;危急值報告制度;質量管理
放射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其在疾病檢查、診斷與治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指出[1],放射科工作量較大,檢查時間緊張,因此其質量管理存在一定難度。危急值報告制度作為一種醫療不良事件的有效預防手段,在各科室均有應用,但目前關于其在放射科應用的報道較少。本研究探討了危急值報告制度在放射科質量管理中應用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放射科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實施危急值報告制度前的62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齡18~71歲,平均年齡(43.64±3.26)歲;另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實施危急值報告制度后的62例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42.98± 3.2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年齡≥18歲;病歷資料完整;自愿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昏迷或意識不清;精神疾病患者;病歷資料不全。
1.2 方法
1.2.1 危急值項目 在放射科質量管理過程中,結合科室具體情況,對危急值項目及報告范圍予以明確,危急值項目包括:(1)循環系統:主動脈夾層和胸腹主動脈瘤(破裂)、大量心包積液(血)。(2)中樞神經系統:腦內(腦干)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大范圍腦挫裂傷;急性大面積腦梗死。(3)消化系統:食道異物;實質性臟器破裂挫傷出血;胃穿孔;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膈下游離氣體;腸扭轉。(4)骨關節:頸椎多發嚴重骨折;骨盆多發骨折;四肢多發開放性骨折。(5)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異物;急性肺水腫;氣胸,肺組織壓縮70%以上;嚴重肺挫傷;重癥肺炎(細菌性、病毒性);肺大量咯血。(6)對比劑過敏、昏迷、休克患者。
1.2.2 危急值報告程序(1)對于住院患者,放射科工作人員在發現危急值后,立即通過電話將危急值結果告知病區醫護人員,同時予以詳細記錄。(2)對于門診、急診患者,放射科工作人員在發現危急值后,立即通知門診與急診醫生,由門診與急診醫生及時告知患者取報告并就診。
1.2.3 登記 準備危急值報告登記本,根據“誰報告(接受)誰記錄”原則予以登記,需詳細記錄危急值處理過程。
1.2.4 質控 定期組織放射科工作人員對危急值報告制度進行學習,所有人員需掌握危急值項目及報告程序,安排專人進行監督,并將危急值報告制度納入放射科工作質量考核中。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醫患糾紛與醫療事故。所有患者完成檢查后均填寫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檢查準確性、服務態度、技術操作水平等,滿分100分,>80分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60分為不滿意,滿意率=(一般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23%,對照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2.9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醫療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對放射科工作滿意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放射科工作滿意率為95.16%,同對照組(83.87%)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放射科工作滿意情況比較[n(%)]
放射科的質量管理是醫院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有學者指出[2-3],放射科具有工作量大、工作范圍涉及面廣、各種醫療設備集中、對醫護人員素質要求高等特點,因此管理難度較大。近年來,放射科醫療不良事件屢有發生,如何提高放射科工作質量成為研究熱點[4]。
在放射科工作中,檢查結果可能與正常預期有較大偏離,若出現這種情況,表明患者生命可能處于危險狀態[5]。在出現上述情況時,科室工作人員將相關信息及時告知臨床醫生,使其及時對患者采取有效治療、干預措施,能最大限度避免醫療不良事件發生[6]。將危急值信息報告給相關醫務人員的程序被稱為危急值報告制度[7]。有研究指出[8],危急值報告制度在科室中應用,能有效提高治療安全性,降低醫療事故發生風險。另有報道表明[9],危急值報告制度能提升醫務人員工作責任心與主動性,并加強各科室間的溝通與合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醫療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放射科質量管理中實施危急值報告制度,能有效減少醫療事故及醫療糾紛,提高醫療質量及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對放射科工作滿意率達95.16%,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危急值報告制度能提高患者滿意度,對和諧醫患關系的建立有重要意義。
在危急值報告制度實施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1)明確危急值項目,若漏選危急值項目,可能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在確認出現危急值后,不得漏報、瞞報或延遲報告,應第一時間將詳細信息報告相關醫護人員。(3)詳細做好登記工作,并將危急值報告制度實施情況作為科室工作考核內容[10]。
綜上所述,危急值報告制度在放射科質量管理中應用,能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改善醫患關系,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1]邱勝豐,張美娟,夏曉紅,等.危急值報告制度的臨床應用[J].江蘇醫藥,2016,42(19):2157-2159.
[2]Collins J,Amis E S,Beauchamp N J,et al.A guide to the external review of an academic radiology department[J].Academic radiology,2014,21(3):400-406.
[3]Granja C,Almada-Lobo B,Janela F,et al.An optimization based on simulation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admission scheduling problem:Diagnostic imaging department case study[J].Journal of digital imaging: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Radiology,2014,27(1):33-40.
[4]許建勛,李志萍,閆志武,等.檢驗科危急值報告制度執行中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1663-1664.
[5]金建敏,趙彩蓮,金雯.門急診、住院危急值報告流程的專項調查與管理[J].浙江醫學,2016,38(13):1129-1132.
[6]李亞超,田文敏.放射科醫療不良事件分析與對策[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2):14-15.
[7]付興會,鈔俊.放射科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及干預效果評價[J].山西醫藥雜志,2015(18):2129-2131.
[8]孫杰,徐煒新,任軍,等.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建立檢驗危急值報告追蹤預警機制的研究[J].檢驗醫學,2014,29(4):380-383.
[9]李晨,楊裕輝,王勇,等.超聲危急值報告在醫療安全中的作用[J].中國醫院,2015,19(1):42-43.
[10]王亞麗,何萌,林一民,等.危急值報告制度的改進與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22):3230-3232.■
R195
B
1671-1246(2017)10-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