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劍,顧 曄,高峻峻(.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物資分公司,浙江 杭州 30003) .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上海 0800)
浙江配電網物資標準化研究與應用
王 劍1,顧 曄1,高峻峻2
(1.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物資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3) 2.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上海 201800)
對浙江省配電網物資標準化的優化體系進行研究。標準化優化的思路是按照品類層級,遞進地針對“中類—小類—物資”進行逐層優化,通過近三年的標準化改革,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目前的配網物資標準化優化率達到58.41%,為配網物資標準化體系建設和標準化改革提供了科學指導。
配電網;物資標準化;通用優化指數
采購物資的標準化是國家電網公司標準化建設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提升公司集團化運作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隨著國家電網公司進一步推進集中采購機制,物資采購標準化除了規模采購的應用優勢外,給生產運行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益處,包括有效促進設備互通互換,減少備品備件數量,簡化設備調試、檢修和維護工作,優化設備選型,提高設計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等。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創新管理,以數據分析為支撐,以信息技術為保障,加強專業協同,搭建科學的物資通用性分析體系,通過“小類通用優化指數”對于小類優先級進行排序,排序靠前的小類優先進行通用性優化;再對待優化小類中的所有物資通過“物資通用指數”進行排序,優先淘汰排序靠后的物資;最后,地市局針對待優化的物料清單進行地域專屬性判斷和物資更新換代判斷,形成物資標準化優化列表。通過近三年的標準化改革,浙江公司電力物資通用性和集中度得到顯著提高,降低了采購成本,縮短了采購周期,提高了設計效率和質量,目前的物資標準化優化率達到了58.41%。
根據浙江公司的物資需求提報和出庫領用數據,結合物資標準化工作經驗,借鑒大數據分析方法,搭建物資標準化分析體系。首先,通過計算小類通用優化指數(通用優化指數越高,越需要優化)來識別需要優化的小類類別;然后,通過計算物資通用指數(通用指數越高,標準化程度越高),對每個小類下的所有物料進行物資通用指數排序,排序靠后的物資優先考慮進行標準化優化;最后,列出需優化的小類和物資清單,交由涉及到的地市局進行確認,地市局需對不建議優化的小類中的物資給出明確原因說明,例如地域專用(沿海、丘陵、山區)或典型設計專用屬性,也可以根據典型設計需要或產品更新換代要求刪除或補充新物料。該體系的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物資標準化分析體系
3.1 設立小類通用優化指數,確定優化類別
小類通用優化指數用于對小類進行標準化優化的優先級排序,排序越靠前越需要進行標準化優化。例如,物資使用集中在很少量物料上的小類在標準化優化時優先級要高于物資使用相對平均的小類;小類地區使用差異性比較大的小類在標準化優化時優先級要高于比較小的小類。綜上,定義小類通用優化指數=小類需求集中度×小類的物料數×小類地區差異系數。
(1)小類需求集中度。用來表示小類的出庫量是否集中在某一個或少量的SKU上,單個SKU出庫量占小類出庫量的占比越高,小類需求集中度越高。計算過程如下,假定某小類包含n種物料,其中第i條物料的年度需求量為Di,小類所有物料的總需求量為D,則某小類的物料集中度等于。最極端的情況是小類內只有1種物料被需求,那么該值為1。
(2)小類物料數。小類中的有出庫記錄的物料個數。
(3)小類地區差異系數。用來表示小類中物料在不同市局使用量排名的差異,差異越大,差異系數越高。計算過程如下:小類中所有物料按照浙江省的總使用量多少進行排名,同時將小類中所有物料按照11個地市局的使用量分別進行排名,則每種物料會有一個全局排名和在11個地區的局部排名,計算11個地區排名與全局排名的差值,對小類的這個差值序列求離散程度,越離散表明這個小類的地區間差異越大,離散程度用變異系數(用來刻畫一組數據偏離均值的程度,變異系數越大,表明這組數據偏離均值的程度越高,變異系數越小,表明數據越接近均值)進行刻畫,并對所有地區間差異系數進行歸一化(處理成0-1之間的數據)處理。
通過小類優化指數的計算分析,可以明確物料標準化工作的方向,確定需優先開展通用化工作的物資小類。
3.2 建立物資通用指數,精簡物料編碼
物資通用指數=物資地域分布廣度×59.36%+物資使用量集中度×24.93%+物資使用關聯度×15.71%,權重計算過程見表2。
該指數表明物資使用地域分布越廣、小類下的使用量越集中、與其他物資同時使用的關聯度越高,則該物資的標準化越強,就越不需要進行標準化優化。上述三個指標的最終值都在0-1之間,所以,物資通用指數也是一個百分比,越大則標準化程度越高,三個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1)物資地域分布廣度。用于衡量該物資在地域使用上的覆蓋度,等于該物料的需求單位數量/全省范圍內總的需求單位數量×100%;
(2)物資使用量集中度。用于衡量該物資出庫量占所屬小類出庫量的比例,占比越高,該物資的使用集中度越高,等于某小類下單條物料的需求數量Di/該小類所有物料需求數量之和D×100%;
(3)物資-項目關聯度。將單條物料在全年項目中的使用比例作為物資-項目關聯度的刻畫,如果單條物料在全年的多個項目中使用,則認為這條物料為活躍物料,與其他物料的關聯度比較高。假定小類下第i條物料被Ki個項目使用,全年一共有K個項目,則某小類單條物料的物資-項目關聯度等于Ki/K。
通過物資通用指數的計算和分析,可以將某一小類下所有物料編碼進行標準化排序,有針對性的開展物料編碼精簡和優化工作。
物資地域分布廣度、物資使用量集中度和物資使用關聯度這三個指標的權重計算方法為層次分析法,采用1-9標度排定三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順序,具體標度含義見表1。

表1 重要性標度
三個指標之間的兩兩重要性比較的問卷發送給20位熟悉電力物資的專家。對問卷反饋結果采用最大一致性的原則,選取使得意見相同專家人數最多的結果作為指標間兩兩重要性的比值來構造判斷矩陣,詳見表2。以上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比例CR=0.051 6<0.1,一致性檢驗通過。經過計算得到地域分布廣度的權重為59.36%,用量集中度的權重為24.93%,使用關聯度的權重為15.71%。

表2 指標判斷矩陣
3.3 地市局提出地域專屬性物資,確定最終通用物資目錄
通過應用通用分析體系,對物料進行標準化排序,形成物資刪減建議清單表,由地市局根據物料的地域專屬性和配網典型設計的專用性等因素對清單進行評議,不建議刪除的物料一律需提出有效的屬性說明,最終形成通用物資目錄,實現物料的精簡優化。該方法在早期應用階段取得了顯著成效,配網物料得以大幅精簡優化。經過多年的應用與實踐,標準化成果日漸趨于穩定,目前標準化工作已進入消除區域差異的精細化優化提升階段。
為有效評價標準化工作的效果,特對于2013年和2015年的物資標準化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選取2013年和2015年的ERP中配網物資出庫數據,通過統計分析發現,2013年合計有939種物料95個小類出庫,2015年合計有387種物料66個小類出庫。

表3 2013年關鍵小類通用優化指數排序表
以排名在第三位的錐形水泥桿這一小類為例,計算該小類下2013年的物資通用指數,刪除排名靠后的14種物料,然后,將清單交由地市局進行地域專屬性和產品更新換代以及典型設計的判斷,結果見表4。2013年的42種水泥桿,淘汰了物資標準化指數排名在后15位的物料,同時因技術更新和產品合并等原因也淘汰了13條物料,至2015年錐形水泥桿只剩下14種物料。

表4 錐形水泥桿的通用優化后的結果列表
通過淘汰一些標準化指數較低的物料,至2015年關鍵小類中絕大多數的平均物資通用指數較2013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根據前兩個步驟形成的需優化小類和物資清單,經地市局進行地域專屬性排除和添加部分典型設計物料后,得到最終的標準采購目錄。應用結果顯示表3中7個小類包含的物料條目數均大幅下降50%以上。對于表3和表4中未包含的金具和絕緣子而言,金具由2013年的56個小類減少至2015年的31個小類,物料數由477條減少至99條,小類優化率達到44.6%,物料優化率達到79%;絕緣子由2013年的8個小類減少至2015年的5個小類,物料數由19條減少至9條,小類優化率達到37.5%,物料優化率達到52.6%。
對比國網公司下發的《國網運檢部關于印發配電網建設改造標準物料目錄》,浙江公司目前的優化率為58.41%。這說明該體系可以有效剔除使用頻率低和標準化低的物資,留取使用頻率高、多單位共同應用的物資作為標準應用物資。
配網物資標準化改革已成為配網物資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計算配網小類的通用優化指數、配網物資通用指數可以直觀地了解目前配網物資標準化的實施情況,并淘汰標準化程度較低的物資。經過近三年的標準化改革之后,浙江電力配網物資標準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降低了配網物資計劃管理的難度,提升了供應鏈管理的效益。浙江公司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將集中于減小區域差異,推動共同進步,不斷提高標準化水平。
[1]張冰.物資標準化管理在MDM中的系統實現[J].電力信息化,2011,(6):78-80.
[2]楊小彬,李和明.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配電網能效指標體系[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21):146-150.
[3]馬長寧.供電企業物資集約化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2):268.
根據圖1所示的物資標準化分析體系開展研究,2013年的關鍵小類(金具和絕緣子暫未放入)的通用優化指數排序見表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 Standardization in Zhejiang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Wang Jian1,Gu Ye1,Gao Junjun2
(1.StateGrid Zhejiang Power Company MaterialCompany,Hangzhou 310003;2.SHU-UTSSILC Business School,Shanghai 201800,China)
In this paper,we studied the optimal material standardization system for the Zhejiang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long the line of thinking that the optimization should go by hierarchy from category to subcategory to specific material and then demonstrated that, through three years of standardization reform,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material standardization optimization ra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Companyhas reached 58.41%.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material standar dization;generalopti mization index
F426.61
A
1005-152X(2017)04-0028-03
2017-01-08
王劍(1984-),男,山東東營人,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物資管理、信息化建設。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7.0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