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瑩瑩
西北師范大學
【摘 要】民間金融,直觀來講,就是區別于正規金融并且游離于正規金融監管體系之外的一種非規范化的主要服務于小額借貸市場的金融的總稱。近幾年來,隨著金融監管體系的日益健全,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普遍存在,民間金融在我國開始逐漸出現并不斷快速發展,民間金融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有其不可忽視的弊端,因此,對于民間金融的發展特征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民間金融;發展現狀;問題解決
一、我國民間金融的發展特征
民間金融即起源于民間的一種資金融通方式。它是對現有正規金融體系的一種補充,正是由于現有正規的金融體系存在缺陷,才導致了民間金融的產生。一方面來看,民間金融的出現完善了現有的金融體系,加速了資金的周轉,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民間金融的隱蔽性、不規范性、不合理性等等原因,民間金融的出現又沖擊了現有的金融體系與金融制度,很多場合下,民間金融在挑戰著我國金融監管法律的權威,利用法律的空子賺取高額利潤,嚴重擾亂了我國的金融市場,任何事物都是有雙面性的,因此,我們應該辯證的對待。縱觀我國民間金融的發展,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特征:
(一)我國民間金融起源早,發展快
民間金融在我國出現的很早,同時出現之后又以一個較快的速度發展,民間金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產生了,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發展歷史,我們所熟知的夏商時期的實物借貸,宋朝的柜坊和飛錢以及明清時期的票號錢莊等都可以看作是民間金融在不同時代的不同表現形式。近幾年來,我國存在的為我們所熟知的民間金融形式有地下錢莊、典當行、小額借貸公司和小額擔保公司等,在實踐當中,民間金融的種類形式將會越來越豐富,民間金融將會成為小額資金融通的重要渠道;
(二)交易紐帶大多為血緣人情,但不斷多樣化
從歷史的發展上來看,早期的民間金融交易關系相對比較簡單,民間金融最早在親戚朋友之間產生,依靠血緣人情關系得以維持,而資金借貸也主要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當時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自給自足的社會制度下,靠血緣人情關系連接的民間金融的產生有其必要的社會經濟基礎,同時由于當時社會階層分化并不明顯。因此,此種“人情金融”得以以一種較快的速度發展。民間金融經過不斷的時間的磨合,發展到現如今,它的形式也開始多樣化,交易關系也開始復雜化,一筆小額資金的借貸雙方不再是靠血緣人情關系所維系的親戚朋友,而是靠債權債務關系所維系的資金的供應者和資金的需求者。民間金融的發展開始越來越符合現代經濟體系的發展要求,開始逐漸成為現代經濟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三)交易比較松散,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不規范性
民間金融區別于正規金融,正規金融領域如現代經濟社會三大支柱,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他們有不同的權威的監管機構進行監管,任一領域資金運動都具有聯動效應,涉及的金額比較大,一個操作差錯就有可能帶來整個經濟體系的波動。而民間金融由于服務于小額資金需求者,通常涉及的金額比較小、操作過程不規范、信用風險頻發,導致了民間金融具有較強的不規范性、不合理性和隱蔽性。由于缺乏專業的監管機構的監管,民間金融的發展曾長期以一種扭曲的的方式進行。而發展到現在,民間金融雖然依然沒有較為權威的監管機構的監管,但是隨著交易關系的變化,交易范圍的擴大,交易效率的提高,民間金融的發展開始越來越呈現一種規范化的發展態勢。
二、我國民間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民間金融發展不規范,風險性高
民間金融的風險性來源于民間金融的隱蔽性和不合規性。首先,由于民間金融長期游離于國家宏觀監管之外,缺乏合法合規的風險防控機制,很容易造成風險失控;其次,民間金融的發展需要較高的資金成本來支持,通過民間進行融資通常都要承擔巨大的借款成本,很多信用體系不好的中小企業,由于從銀行難以取得貸款,于是便通過地下錢莊等民間金融的形式進行借款,相比較于迫切的資金需求,很多中小企業可能會咬牙承擔下巨大的借款成本,但是,巨大的資金成本是一種不經濟的資金運用方式,因此,會大大加重企業的財務負擔;最后,民間金融機構的運行程序往往缺乏規范性,內部缺乏較為嚴格的風險防控預防機制,缺乏嚴格的自律性,同時,民間金融機構往往是以小額支出撬動巨額資金,具有極高的杠桿投機性,一旦發生風險,最終會給存款人帶去巨大的損失;
(二)缺乏監管,挑戰我國法律監管底線
民間金融的發展一方面有利于資金的融通,但另一方面,由于民間金融是一種脫離于正規金融的非規范化金融形式,民間金融的不合理運作嚴重影響了國家對金融市場的監管效率。很多情況下,民間金融以一種隱蔽的方式在觸碰著國家法律的底線,發現則好,沒發現則很容易導致國家監管的失效。同時,民間金融的存在帶來了資金的不和時宜的運動,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一定時期內的貨幣供給量以及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流通量是有規模的,如果國家當期的貨幣政策是緊縮的,旨在減少貨幣的供應量,為經濟降溫,而由于民間金融的存在,民間金融完全將國家的貨幣政策拋在一邊,此時,若通過民間金融的形式向社會上注入了大量的資金,則國家旨在減少貨幣供給的貨幣政策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反之,如果國家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而民間金融將社會上的資金大量吸收,則貨幣政策依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民間金融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國家貨幣政策的實施;
(三)扭曲市場,影響貨幣供求
民間金融的借貸成本很高,有些甚至是高利貸。那些具有迫切資金需求的借款人可能會被迫接受高成本,民間金融的利率很高,對于我國利率市場是一個很大的干擾,嚴重擾亂了我國利率市場的秩序,正是因為民間金融的存在,我國市場的利率就很難達到平衡,而過高的利率就意味著過高的資金價格,民間金融嚴重扭曲了資金市場價格,從而扭曲了資金的供求關系。
三、促進我國民間金融正規化發展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民間金融相關法律法規,賦予民間金融合法化的身份
民間金融高風險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間金融的非合法化。借鑒正規金融的發展經驗,應該認識到民間金融在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上面的突出貢獻,從規范民間金融發展的角度賦予民間金融以合法化的身份,使其真正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力量。為了促進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的快速融合,國家就要加快制定規范民間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權責,保護正當的民間金融行為,維護借貸雙方的合法權益;
(二)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防范信用風險
民間金融機構內部應該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以防范信用風險的發生,向正規的金融機構看齊,從人才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范、業務推廣與營銷等種種環節進行變革,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機構運營模式,同時,應該將征信與信用評價系統建立作為重點,建立一套高效的信用評價機制,做到切實了解借款人資信,從源頭上防范信用風險;
(三)約束高利貸放款行為,將利率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
對于民間金融機構的高利率放款行為應依法取締,從法律上限制民間金融機構的高利率放款行為,并將借款利率限制在一個合理的界限之內,既可以維護借款人的利益又可以保證民間金融機構有適當的利潤;
(四)促進民間金融機構與正規金融機構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雖然促進民間金融的發展可以從加強監管、完善內部風險防控機制、控制利率等方面來實現,但最重要的還是民間金融機構從不正規化向正規化的轉變,為此,應該加快民間金融機構和正規金融機構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國家可以出臺一些鼓勵民間金融機構和正規金融機構相互合作的法規條例,促進民間金融機構的合法化。
參考文獻:
[1]沈國興.我國民間金融發展現狀及對策[A].經濟視野,2016年第5期.
[2]宋一鳴.我國民間金融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思考[A].財稅金融.
[3]陳碩.我國民間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對策[A].中國流通經濟,2014年第8期.
[4]賀琛,寧洋洋.對我國民間金融發展問題的思考[A].金融與經濟,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