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游欣
河南省太康縣財政局
【摘 要】財政系統人員對企業財務管理中會出現信息失實、資金管理、資本運營、采購中成本管理、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企業缺乏有效的監控體系等一系列問題,只有實行企業財務管理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預算、監控機制,才能杜絕財務問題的產生。
【關鍵詞】財政系統人員對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出現;解決對策
1.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1.1忽視企業財務管理問題
(1) 法制觀念淡薄,對財務管理重視不夠。當前,有些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置法律、法規和企業管理制度于不顧,完全按照個人主管意愿辦事。通過違法行為,來進行增加財務收入。(2) 內部人員分工不清,會計工作崗位的職責和標準不健全,對記賬人員、保管人員等財務工作人員沒有很好的制約,存在采購兼保管、出納兼復核等混亂現象。(3)有些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下,財會人員不適應新時期對財會人員的要求,更有甚者沒有取得相應的會計證書,就走上了此崗位,連最起碼的算賬、報表都不懂,必然會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導致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
1.2財務狀況不透明導致會計信息失實
由于一些企業集團公司受各自局部利益的影響,財務會計在核算中隨意性較大,造成在報表時不真實,更有甚者有意或無意干擾財務制度,導致截留信息,提供虛假信息,從而造成匯出的信息嚴重不真實。再加上財務會計信息不透明,審計制度也是流于形式,致使企業作假帳的情況相當泛濫。
1.3財務管理觀念陳舊、模式僵化,
相當多的企業的管理模式是投資者就是經營者,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這種模式勢必會給企業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帶來負面影響。有些企業屬于民營性質,這些企業領導集權現象嚴重,并且對財務管理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導致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企業財務管理混亂,監控不嚴,,有些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機制。再加上,企業領導者的能力不高,思想落后,沒有將財務管理制度納入到企業管理機制中,有的領導缺乏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觀念,使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失去了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1.4企業缺乏控制、監督體系
有些企業的財務部門以會計核算為主,重核算輕經營管理,事前沒有進行預測對生產過程的控制、監督,再加上內部審計又受領導者制約,使審計形式上缺乏獨立性,造成財務監督滯后。相當多的企業集團公司在重大投資問題基本上沒有約束機制,領導說了算的情況相當嚴重。導致權力濫用,甚至腐敗現象的發生。另外,有的企業集團公司資金流動與監控體制不完善,管理失控。如內部人員利用權力擅自挪用挪用資金,或讓下屬公司掌握資金,而這些資金大都由總公司貸款獲得,如果總公司對貸款難以調回會影響整個企業的財源和信譽,很可能導致投資效益差,使企業在收取微薄存款利息的同時卻支付了巨額的貸款利息。
1.5采購成本管理問題突出
隨著企業批量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買方市場的不斷增加,企業在采購成本方面存在的問題便日益暴露出來,表現為采購渠道分散,采購價格混亂,采購資金浪費嚴重。造成了企業經濟效益下降,資金流失現象嚴重,制約著企業發展的后勁。
1.6資金運營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資金運營是指資金的運動,如資金的籌集、運用、收回的分配。目前,我國企業大都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有些企業存在的問題表現為非關聯性的多樣化經營,在這方面存在著相當的投機性和盲目性,而企業本身管理能力又比較差,資金回報率低下,出現虧損現象;當宏觀緊縮、資金難以籌措的現象出現時,沒能及時投入,走資本擴張經營發展的道路,另外在資本出現增量時又沒有注意采取集約化經營。
2.企業在財務管理中的對策
2.1改革財務人員管理體制
會計是企業的核心,會計應當回歸企業。應當建立一種會計資源社會管理體制。會計人員的任職資格應通過政府部門認定。另外,還應成立類似會計行業的協會自律性組織,由行業協會進行統一管理,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全國會計人員檔案信息庫,對全社會會計人員的檔案進行統一管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統一市場,用人單位和會計人員就可進行雙向選擇,這樣,就會促進會計人員提高整體專業技術水平和遵守道德規范,提高會計人員工作效率。
2.2建立現代企業財務監督體制
現代企業財務監督體制主要是由財務檢查和內部審計兩個方面構成。財務檢查是由企業集團財務部門組織對所屬單位進行財務檢查。檢查的重點是財經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和經董事會批準的企業重大經營計劃、方案的執行情況。對于檢查中出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凡是牽涉個人責任問題的,按規定程序進行追究。審計監督是企業內部監督的第二道關。企業審計部門可將企業不同部門的業務和遵紀守法情況進行評估,然后確定清單,進行反復審計。企業財務審計工作的重點是審計某項法規或企業集團內部各項財務制度、決議和決定的執行情況,并提出整改方案,來加強管理。對對下屬公司的監控方式,可以通過董事會和監事會對下屬公司進行財務監控。
2.3不斷改善對企業的財務調控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要對企業進行必要的指導、協調、服務和監督。政府對企業集團公司應的財務管理應以間接管理為主,如通過制定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引導和扶持企業健康發展,防止壟斷現象的發生。政府在對企業進行管理時,應依照《公司法》、《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來對企業的資本運營效果和保值增值情況進行監督。特別是授權企業在經營國有資產后,必須明確國有企業資產運營的責任,對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企業,集團公司應當建立國有企業股權經營責任體系和國有資產經營考核獎懲體系以及國有控股企業財務監控體系,以此來加強對企業集團公司的宏觀調控。
企業財務管理,應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應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明確有關部門和人員職責。加強監督,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使財務管理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