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寶
摘 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問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對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進行了詳細整理和分析,研究以往太極拳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和目前太極拳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太極拳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教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8.1;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5-0092-01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在許多學校是一門體育必修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一些學生在練習太極拳時出現前后不連貫、步法不到位、手腳不協調等問題。同時,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采用老一套的示范、練習、反復練習等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研究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并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這些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和記憶。
一、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單個動作不到位,姿勢錯誤。在調查研究中發現,一些學生在太極拳學習過程中單個動作有許多錯誤存在。例如,一些學生在起式過程中左腳開步時都是向左側平行打開,沒有畫弧動作,雙手抱球時動作幅度太小,雙手掌心之間的距離太小,分不清左手在下還是右手在下;還有些學生在做摟膝拗步的過程中雙手運行路線非常模糊,不知道向哪個方向運行,腳下動作不協調,重心移動不穩,撇腳動作往往被忽略。
(2)整體動作不連貫。在練習整套動作時,部分學生無法把各個動作進行很好的過渡,而是做完一個動作停頓一下再做下一個動作,動作之間的銜接不到位,缺少連貫性。例如,白鶴亮翅接下來做摟膝拗步,一些學生在這里停留很長時間才做摟膝拗步,實際上當白鶴亮翅動作亮相之后就應馬上開始做摟膝拗步的動作,中間幾乎看不出來有停頓,才能行云流水,連綿不斷。
(3)基本功較差。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有許多步法,如虛步、弓步、跟步、仆步等,而弓步和虛步這兩個步法是用得最多的步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做出來的弓步和虛步都是錯誤的,基本上都是兩腿站得直直的,重心沒有任何的偏移,只能分清腳的前后位置,分不清是什么步法。有些學生從頭到尾都是一種步法,可見他們的基本功較差。
(4)學生學習興趣較差。部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相對較差,不喜歡太極拳運動,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練習的,年輕人不適合;還有些學生由于性格方面的原因,做一些慢節奏的動作感到不歡快,所以對太極拳的興趣不高。
(5)教師教學方法落后。調查中發現,一些教師在太極拳教學過程中方法比較陳舊,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教學過程中缺少整體性、銜接性、延續性。還有些教師教學中沒有考慮到太極拳的學習節奏,沒有新鮮的教學方法,只是一味地模仿、講解、領做,教學效果差。
二、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教學方法改革
(1)注重基本功練習。教師應提取太極拳中的一些動作技術,集中進行重點練習,打好基本功。如太極拳中常用的重心移動和切換、雙手抱球動作,只要學生加強練習,就能很好地完成這些動作。這樣,就避免了教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停地強調這是什么步法,應該怎么做,只要提醒一下學生就會做得非常到位。
(2)注重小套路分解動作練習。把太極拳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編排成小的套路,讓學生不停地反復練習。例如,野馬分鬃這一動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做到手腳配合協調,學會了轉身,手腳就會錯誤,手腳正確,轉身就會發生錯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把腳上動作編排成小套路,反復練習,當重心的移動和腳上動作配合協調后,再把手上的動作加上進行練習,這時候就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注重規律教學。在太極拳套路中,有許多有規律的東西,這些規律學生是很難發現的,而且會在這些地方經常出現錯誤。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出一些規律,如“面向規律”:只要面向教師就是左腳點地,左手在下抱球;只要背向教師,就是右腳點地,右手在下抱球。
(4)套路教學和實戰教學相結合。在太極拳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給學生詳細講解每個動作的實用之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在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教學過程中采用實戰教學法,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避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束手無策。
(5)適當拓展教學內容。在太極拳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教學,還需要和其他套路的太極拳相融合,簡單講解一下其他套路的太極拳的一些技擊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6)注重學生興趣培養。當學生對太極拳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他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太極拳的起源、發展,講解太極拳歷史上一些名人逸事,收集太極拳技擊比賽視頻等,培養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應多講解一些技擊方法,多一些實戰演練,讓學生學好基本套路的同時能夠真正了解太極拳的內涵。
三、結束語
總之,太極拳在我國源遠流長,現在練習太極拳的人數與日俱增,人們已經意識到太極拳在提高人的身體素質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學生,有機會學習太極拳,就應該好好把握機會,努力學好太極拳,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作為太極拳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認真教學,為學生的身體健康服務。
參考文獻:
[1]徐偉軍,李英奎.太極拳理論與方法的詮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9).
[2]陳威,徐偉軍.孫氏太極拳傳播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