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摘 要】技術創新是我國現代工業企業生存的條件、發展的基礎。互聯網如何推動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工業企業高度重視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互聯網可以使工業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實現平臺化,發展模式發生改變,進行融合創新,付費方式發生改變五個方面來提高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能力。
【關鍵詞 】互聯網;工業企業;技術創新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表現為技術創新能力的較量。技術創新是企業及國家生存及發展的基礎,隨之各國相繼采取措施應對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2011年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接著在2012年美國通用發布《工業互聯網》白皮書,緊接著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努力使我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互聯網如何提高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下面幾個方面。
1.互聯網使工業企業實現智能制造
互聯網使工業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具體過程如下:第一是準備階段智能化。工業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消費信息(如:產品顏色、款式、尺寸等)進行分析,采購部根據這些信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掃描二維碼以便生產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第二是生產階段智能化。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公司商品,工業企業按照消費者所選商品信息根據電腦指令進行零部件組裝,幫助工業企業實現“以產定銷”目標,減少生產成本。第三是物流階段智能化。工業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明確消費者購買地點,可以準確并快速的提高物流效率。第四是銷售階段智能化。工業企業利用互聯網與實體店共同營銷,減少對線下實體店的依賴,實時給消費者傳遞有效信息,減少銷售成本及社會交易成本。
2.互聯網使工業企業、市場、顧客實現平臺化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提供給工業企業、市場、顧客更多的便利互動機會。在當今時代,工業企業在三個方面更加注重企業創新,即為:物聯、務聯、互聯。物聯是指工業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將個性化需求與柔性制造相結合,包括:產品物聯(如智能小家電等)、裝備物聯(如注塑機等)。務聯是指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提高自己的軟實力(如智能傳感器)。互聯是指工業企業供應鏈上下游供需匹配進行協調,包括:買賣、服務等方面。其中買賣互聯是指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買賣數據一致,實現工業企業之間買賣業務的進準對接;拓展互聯是指沒有中介與代理,實現供需雙方精準匹配,拓展企業網絡;協同互聯是指通過工業互聯網,工業企業生產透明化,供需雙方實現作業一致;服務互聯是指通過工業互聯網,企業可增加產品的售后及維修服務。
通過互聯網的發展,工業企業的物聯、務聯、互聯等方面的提升,企業可以使員工更好的與創新資源對接,創新資源包括創業機會、客戶、市場等。因此,互聯網使工業企業、市場、顧客實現平臺化,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3.互聯網使工業企業發展模式發生改變
互聯網使工業企業發展模式進行改變的根本原因就是互聯網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消費行為及習慣的改變,消費者消費方式已不是傳統意義上實體店當面消費方式,消費者消費行為及習慣呈現多樣化發展。隨著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線上消費方式普及,消費者對產品及行業知識獲取途徑更容易、了解比較多,由原來的被動消費變為現在的主導消費,消費者掌握著現代工業企業價值鏈主導權。企業必須改變生產與組織方式,以適應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企業與顧客精準互動,推進定制化生產,提高專業化程度,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例如CPC2025就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包括:第一、智控企業CPCE。它通過傳感器等智能設備將工業企業生產設備進行聯網,使管理者遠程就可以操作生產運作。第二、智控城市CPCC。它是一個云平臺,是工業企業之間供應鏈數據進行銜接,提高企業的采購與銷售能力。第三、智控大數據CPCD。它是大數據分析,判斷出企業及行業水平,幫助企業實現有效決策及可持續發展。
4.互聯網與工業企業進行融合創新
4.1營銷及服務創新
互聯網使營銷及服務的創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交營銷創新。一些工業企業現在也在用微信、網站、移動社區等現代社交途徑進行與顧客交流,及時獲取信息,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顧客進行精準營銷和提供個性化服務。企業通過網絡渠道得到更有效的宣傳效果,進而達到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更好的完成產品營銷目標。第二、服務型制造創新。一些工業企業將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結合,構建產業生態服務體系,通過開放網絡平臺實現用戶在線體驗、互動設計與企業研發、營銷、供應鏈系統實現無縫銜接,既可以為客戶提供遠程監控、主動維修,個性定制等服務,也可以為企業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信息。
4.2生產組織模式創新
隨著移動互聯網及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工業企業必須學會應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創新,互聯網思維具有開放、共享、融合等特點,因此,在互聯網時代,工業企業應該改變傳統的集中控制生產組織模式,工業企業生產組織模式由傳統的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控制轉變,逐步出現了眾包設計、遠程控制、工業云等新的生產組織模式。
5.互聯網使工業企業付費方式發生改變
傳統的付費方式為買賣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銷售商品價格在出售之前就已經確定,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都按照所定價格進行交易。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工業企業付費方式由傳統付費方式向后向、多元方向發展。
工業企業付費方式向后向發展。例如現在許多工業企業推出消費者免費服務,消費者可在手機上苗費下載有關公司開發的應用軟件,消費者可在線免費享受企業提供的服務,若消費者滿意便可以購買,針對在享受服務期間所消耗的數據流量花費,有企業與消費者共同承擔,從而實現了工業企業付費方式向后向發展。
工業企業付費方式向多元方向發展。例如現在的一些工業企業將銷售渠道擴展到電子商務、移動社區等上面,這些銷售渠道為買賣雙方提供了一個交易平臺,交易過程完成之后可實現交易雙方的互相評價,進而為交易雙方積累一定的信譽,企業可根據消費者信譽決定是否給予一定的增值服務,消費者可根據企業的信譽決定是否進行消費。
多元方向的付費方式種類有: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付費方式、按類別和數量進行付費的模式、按時長與數量進行付費的模式。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付費方式是指消費者在企業官方網站購買公司產品,消費者到企業實體店也可以享受到同等優惠及服務。按類別和數量進行付費的模式是指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消費類別及數量進行劃分,在不同的范圍之內,消費者所付費用不同。按時長與數量進行付費的模式是指企業按照消費者使用產品的時間長短及數量進行劃分,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顧客長期使用公司產品。
參考文獻:
[1]文丹楓等著.決戰互聯網+: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與創新「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07:127一128.
[2]曹磊、陳燦等著.互聯網+“跨界與融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07:190一193.
[3]黃智淋.我國區域大中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證研究[D].四川:西南科技大學,2008.
作者簡介:
崔愛茹(1991.02—),女,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