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朵唐紀平
(1.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四川廣漢 618307;2.成都大學 四川成都 610106)
成都市省直機關幼兒園體育活動課教學內容現狀的調查①
張朵1唐紀平2
(1.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四川廣漢 618307;2.成都大學 四川成都 610106)
在幼兒園里進行體育活動是幼兒生長發育的啟蒙階段,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動作練習,這對幼兒終身體育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該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地走訪法等研究方法,對成都市6所省直機關幼兒園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所調查幼兒園在體育課內容上存在各年級教學內容總量的分布不盡合理;部分教學內容的選擇不當;教學內容的覆蓋面不全;教學內容組合的選擇不恰當等問題。并針對幼兒體育教育所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旨在為幼兒體育活動課內容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幼兒園 體育活動課 教學內容 現狀
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基礎教育之基礎。現如今我國幼兒教育中幼兒參與運動的時間、負荷不足,阻礙了幼兒身體的正常發展,幼兒基本運動能力下降。因此,我們更應該以幼兒體育教育為核心,根據實際情況,對成都市當前幼兒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探索性研究,找出幼兒體育教學內容存在的不足,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幼兒體育教學,以期為提高我國幼兒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幼兒園體育活動課內容為研究對象,以成都市6所省直機關幼兒園(省直屬機關實驗嬰兒園、紅星幼兒園、西馬棚幼兒園、玉泉幼兒園、東府幼兒園、東通順幼兒園)作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表1 幼兒園小班體育課內容(n=30,多選)

表2 幼兒園中班體育課內容(n=92,多選)

表3 幼兒園大班體育課內容(n=115,多選)

表4 西馬棚專設體育課內容(n=144,多選)

表5 活動整合課內容(n=63,多選)

表6 特色體育課內容(n=30,多選)

表7 小班年級發展運動技能

表8 中班年級發展運動技能

表9 大班年級發展運動技能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和整理文獻,為該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1.2.2 專家訪談法
對部分幼兒教育專家、幼兒園管理者、幼兒教師進行了電話或現場訪談,為論文的撰寫理清了思路。
1.2.3 實地走訪法
實地走訪了成都市6所省直機關直屬幼兒園,考察當前幼兒體育教育的開展狀況,為幼兒體育教學內容的研究提供實踐基礎。
2.1 不同年級教學內容數量的調查結果
該研究將以西馬棚幼兒園作為專設體育課的代表進行探討,以東通順幼兒園作為活動整合課的代表進行探討,實驗嬰兒園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了足球特色體育課。
如表1、表2、表3所示,通過比較3個年級的教學內容發現,從小班年級到大班年級體育課內容的總體數量是逐漸遞增的,大班年級體育課內容數量最多,約占總數的48.5%,小班年級最少,約占總數的12.7%。
各年級走、跑、跳躍類教材內容數量分布與總體數量分布是一致的,所占比例較大。鉆、攀爬類教材內容在總體內容中占比例較少,從在各年級的分布來看,出現次數也較少。此外,旋轉和翻轉、平衡、鉆的內容雖然所占比例不多,但數量也是逐漸上升的。
2.2 不同類型學校教學內容數量的調查結果
2.2.1 專設體育課教學內容數量的情況
西馬棚幼兒園體育活動課內容有144個,從表4可知,以“走”為主要內容的教材內容最多,有69個,約占總數的47.9%;“跑”為主要內容的其次,有60個,約占總數的41.7%。
2.2.2 活動整合課教學內容數量的情況
所調查的東通順幼兒園活動整合課關于健康領域的教學內容一共有63個。從表5可知,有利于發展幼兒走的技能的內容最多,有44個,約占69.8%,關于跑的內容有26個,約占41.3%,旋轉和翻轉的內容和攀爬類僅相差1個,鉆類教材有10個,約占15.9%,其他類教材內容有11個,約占17.5%,平衡和投擲類涉及較少,僅有9個和5個。
2.2.3 特色體育課教學內容數量的情況
實驗嬰兒園小班、中班均未開展專門的體育活動課,從大班開設以足球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特色體育課。從表6可知,有助于幼兒走和跑的能力的內容最多,所占比例約為93.3%,跳躍類的內容有16個,約占53.3%,投擲和攀爬類內容涉及較少,僅有1個,旋轉和翻轉、平衡、鉆類動作均未涉及。
2.3 不同課型的教學內容在年級中的分布調查結果
2.3.1 小班年級在不同課型中的分布調查結果
將不同年級、不同類型學校的體育活動課內容相比較,由表7可知,專設體育課中,走的內容數量最多,跳躍其次,未涉及投擲內容;活動整合課內容中,發展走的內容最多,跑、攀爬其次,投擲、旋轉和翻轉、平衡及其他均未涉及;而特色體育課的課程只設置在大班,因此沒有相關內容。總體來看小班幼兒體育活動課的內容偏少,且分布不均衡。
2.3.2 中班年級在不同課型中的分布調查結果
由表8可知,專設體育課中關于走、跑、跳的內容最多,且與其他投擲、鉆類內容數量上有一定差距,分布不是很均衡;活動整合課中,關于走的內容最多,跑的內容其次,跳躍、投擲、平衡等僅有幾次,數量較少,且未涉及攀爬內容。特色體育課由于課程設置原因并未涉及。活動整合課的走、跑、跳、投擲、旋轉和翻轉等內容與特設課的相比較少,且投擲、平衡等內容出現的次數也較少。活動整合課多數運動技能內容均少于特設課。
2.3.3 大班年級在不同課型中的分布調查結果
由表9可知,大班年級專設課和特色課均是走、跑、跳位于前三列,特色課鉆類內容較少,未涉及攀爬內容;特色課投擲內容僅有一個,且未涉及旋轉和翻轉、攀爬、平衡等內容,內容分布不合理。活動整合課發展幼兒走、旋轉和翻轉的內容最多,投擲內容較少。
3.1 結論
(1)各年級教學內容總量的分布不盡合理。總體來說,走、跑、跳3種內容數量最多。小班、中班、大班年級教材內容中關于走、跑的數量最多。
(2)部分教學內容的選擇不當。專設體育課中、整合課中和特色體育課,以“走”為主要內容的教材內容占的比例最大,“跑”的內容其次。
(3)教學內容的覆蓋面不全。專設體育課中,小班年級走的內容數量最多,跳躍其次,未涉及投擲內容;活動整合課內容中,小班發展走的內容最多,跑、攀爬其次,投擲、旋轉和翻轉、平衡及其他均未涉及;而特色體育課的課程只設置在大班,因此沒有相關內容。
(4)教學內容組合的選擇不恰當。專設體育課中中班關于走、跑、跳的內容最多,且與其他投擲、鉆類內容數量上有一定差距,分布不是很均衡;活動整合課中,中班關于走、跑的內容最多,跳躍、投擲、平衡等數量較少,且未涉及攀爬內容。特色體育課并未涉及。
3.2 建議
(1)幼兒園在安排教學內容時,無論不同類型體育課還是不同年級,對發展幼兒走、跑、跳躍等基本活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教材內容數量要均衡合理。
(2)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與技能,吃透教材,所使用的教材內容要能更好地達成學校體育課教學目標。
(3)幼兒園在教學內容的覆蓋面上,應包含促進各種身體基本活動技能發展的內容,不能以偏概全只顧其中一種或幾種運動技能的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幼兒身體,促進其全面發展。
(4)教材內容組合的選擇要恰當,各學校對幼兒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按照從簡單到復雜,難度由低到高來選擇,要遵循動作發展的循序漸進原則。
[1]聶陽.學前體育教學內容開發及設置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教育部.幼兒園工作規程[Z].19961.
[3]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Z].2001.
[4]崔康麗.重慶市幼兒體育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 2013.
[5]陳芹.泰州市市區幼兒園幼兒體育現狀的研究[D].蘇州大學, 2012.
[6]周生靈.對徐州市市區幼兒體育活動現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
G807
A
2095-2813(2017)04(b)-0096-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096
張朵(1989,2—),女,漢,安徽淮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