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強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新發展理念下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路徑探討①
張立強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文章基于新發展理念的視角,從貴州省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實際出發,結合國家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及《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分析貴州省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策略。研究認為:貴州省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抓住歷史機遇,著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角度,探索一條貴州獨有的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模式。
新發展理念 貴州省 山地戶外運動產業 發展路徑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2016年11月,國家8部門聯合印發了我國的《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山地戶外運動產業是健身休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要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滿足人們日益多樣的體育消費需求、推動全民健身、落實健康中國。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資源豐富,加之良好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其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勢在必行。同時,山地戶外運動應充分發揮在實施“健康中國”國家戰略中的地位。這就要求貴州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合理的規劃開發,激發整個省域內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活力。
1.1 貴州省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政策環境
政治環境主要是指政治制度、政治體系、政府政策和國家法律等。這是影響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根本因素。2005年4月山地戶外運動被正式設立為我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國家高度重視戶外運動事業的發展。國家體育總局多次率領專家組到貴州進行考察,認為貴州的地理、氣候、自然等條件特別適合于開展山地運動。省政協委員、省體育局副局長秦志浩認為山地戶外運動符合貴州的發展形勢,符合貴州的地形地貌,省體育局有責任把山地戶外運動進一步提升,努力將貴州打造成國內首個山地戶外運動大省。2011年5月,省體育局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就貴州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方向和形象定位進行調研、分析、規劃,于2012年編制出《中國貴州山地戶外運動大省專項建設規劃》,通過5~10年,將貴州打造成為首個山地戶外運動大省[1]。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改善產業布局和結構,支持中西部地區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區域特色體育產業,豐富市場供給”的主要任務中都涉及發展山地戶外運動[2]。2016年《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更是出臺專門性的指導文件,為普及和推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
1.2 貴州省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是指影響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經濟因素。經濟環境深刻影響著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就當前的經濟環境來看,非常適合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提供了根本保障和歷史機遇。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00年貴州省的GDP僅為1 029.92億元,2010年達到4 602.16億元,2014年已經達到9 266.39億元。14年的時間貴州的經濟增長了9倍多,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近日,貴州省體育局公布“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擬投資35億元建設生態體育公園、汽車自駕露營基地、打造1~3項國際影響力的山地戶外運動品牌賽事等。極大地推動貴州建設成為山地民族戶外運動大省。
1.3 貴州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社會環境
影響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社會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年齡層次的分布相對均衡、經濟收入不斷增加、空閑時間以及人們生活方式和觀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等。另外,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資源豐富,環境優越,具有開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基礎和規模。加之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社會資金的大量涌入,真是多重因素助推貴州省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貴州省體育局和地方政府領導特別重視發展山地戶外運動,利用當地獨有的山地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山地戶外運動賽事。
表1中只是貴州省2016年舉辦的部分大型賽事,從表1不難看出,賽事遍布貴州4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2個地區。可見貴州是舉全省之力,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創造國際戶外運動品牌賽事,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表1 貴州省2016年舉辦的國際山地戶外運動賽事
縱然貴州發展山地戶外運動有諸多的優勢,但同樣也存在很多劣勢和不足。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正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基礎設施跟不上發展速度、發展理念落后;服務、管理、保障體系不夠健全;產業結構不完善、區域發展不平衡、與相關產業聯系密度不夠;企業規模小、融資難度大、開放程度低;山地戶外運動產業人才缺乏都嚴重制約著貴州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3]。
4.1 創新發展思路,挖掘產業潛力
必須把創新發展放在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產業的發展面向“健康中國”的市場需要,進行合理的開發規劃、優化升級,形成多元化的市場供給模式;通過對于產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和市場分析,應該啟動創新發展戰略,推出發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做到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制定一條適合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創新機制。貴州山地戶外運動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要著力利用和創造條件,充分發揮貴州山地資源優勢,挖掘產業潛力,不斷培育新的發展動力,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4.2 協調發展布局,統籌全域發展
貴州擁有發展山地戶外運動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脈眾多,山高谷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4]。縱然貴州山地戶外資源遍布全省,固應對貴州山地戶外資源進行全方位的開發,促進區域相互間的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努力使貴州圍繞山地戶外全域規劃、全年體驗、全民參與,努力做到一地一品一特色,因地制宜的構建全省山地戶外運動發展體系,統籌全域發展。
4.3 綠色發展理念,提倡環保戶外
綠色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為基本抓手。21世紀倡導綠色發展、環保戶外,通過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貴州在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基礎上,要遵循綠色發展,堅持走生態文明良好的發展道路,構建科學合理的山地戶外產業發展格局,推動建立綠色的山地戶外產業發展體系,制定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形成貴州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4.4 開放發展模式,多業融合發展
江澤民曾提出“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在新時期,貴州省發展山地戶外產業也應做到開放發展模式,加強對外交流,共創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對此,貴州應加強國際交流,拓寬自身發展視野,同時要提高開放水平,構建山地戶外開放新格局。積極舉辦國際山地賽事,擴大自身影響力,形成獨特的山地品牌賽事。在開放發展的模式下還應做到多產業融合發展,例如:山地+文化提升山地戶外產品內涵;山地+旅游豐富產品有效供給;山地+養生使健身與養生有機銜接等。
4.5 共享發展成果,共筑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將“共建共享”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基本路徑。在新時期,貴州應積極借鑒和吸收其他先進的發展成果,做到優化升華,準確把握,精準定位,全省應及時交流溝通,避免惡性競爭,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全域山地戶外布局。
貴州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應充分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創新發展思路,協調發展布局,綠色發展理念,開放發展模式,共享發展成果。努力提升“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影響力,努力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戶外運動圣地。
[1]http://www.gz-travel.net/lysx/snsx/201303/15794.html.
[2]國務院(國發[2014]46號).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Z].2014.
[3]張油福.國偉.黃曉曉,貴州發展山地戶外體育旅游休閑產業的SWOT分析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3(27):66-70.
[4]唐堯.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發展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6 (35):107-110.
G812.7
A
2095-2813(2017)04(b)-017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73
張立強(1991,9—),男,漢,安徽潁上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戶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