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莎薇
摘要:班杜拉則曾經提出一個理論,判斷一種心理學理論所存在的價值的高低,就是要判斷這種理論可不可以準確地預測相關行為,這種理論必須能夠詳細準確地闡述清楚哪些因素對人的行為會產生影響以及造成這種行為產生變化的相關中介機制。所以說,班杜拉則并不同意環境以及個人對其產生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同時班杜拉則明確提出交互決定的理論支持自己,這種交互決定理論包括環境、行為以及認知在人們進行社會學習的過程中的作用關聯關系。筆者從這個角度出發得出公共圖書館為兒童讀者服務的新啟示,如圖書館員應該樹立正面的、積極的榜樣,采用獎勵或懲罰的方式強化兒童讀者的良好社會行為。為了更好地為兒童讀者提供服務,還需要兒童圖書館員具備較高的道德水平和服務能力。
Abstract: Bandura has proposed a theory that to judge a value of a psychological theory is to determine this theory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behaviour or not, this theory must be able to accurately explain in detail factors which will affect the behavior and the relevant intermediary mechanism causing the behavior and the change. So, Bandura did not agree with the the theory thath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 play a decisive role, at the same time, Bandura made it clear that the interactive decision theory to support himself,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 of environment, behavi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s social learning. The reve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for children readers has been known that librarians should establish a positive example, and use a reward or punishment way to strengthen good social behavior of children readers. 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for children, librarians need to have a higher moral level and service ability
關鍵詞:班杜拉;交互決定理論;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
Key words: Bandura;interactive decision theory;public library;children's service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7-0243-02
1 交互決定理論
班杜拉則同意這樣一種觀點,就是判斷一種心理學理論所存在的價值的高低,就是要判斷這種理論可不可以準確地預測相關行為,這種理論必須能夠詳細準確地闡述清楚哪些因素對人的行為會產生影響以及造成這種行為產生變化的相關中介機制[1]。所以說,班杜拉則并不同意環境以及個人對其產生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同時班杜拉則明確提出交互決定的理論支持自己,這種交互決定理論包括環境、行為以及認知在人們進行社會學習的過程中的作用關聯關系。
正如班杜拉的觀點:“行為、認知、環境三者彼此相互聯結、相互決定,這一過程涉及三個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兩因素的結合或兩因素之問的單向作用。行為和環境條件作為交互決定的因素而起作用。人的認知因素(即觀念、信仰、自我知覺)和行為同樣是彼此交互決定的因素。”[2]在這里我們得知交互決定理論最為重要的也就是它的核心的觀點就是來闡述環境、行為以及人內在特征這三個因素之間聯系上組成相應動態變化的關系,這三個因素中間的任意兩個都有互相之間進行互動的模式以及強度,它們都伴隨著環境、行為以及個體進行著因各種各樣不同因素而產生變化[3]。
通過上面的闡述我們知道,環境、行為以及認知之間的關系極其緊密,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沒有比其他的因素重要的地方,即使有些情況下環境因素對行為因素產生一定的決定作用或者有些情況下行為因素對認知因素產生一定的決定作用。不過,總體來說,這三個因素之間還是密切關聯的,沒有誰真正決定誰,而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這也正是交互理論最為核心的特點[4]。
2 交互決定理論對公共圖書館服務兒童讀者的啟示
2.1 公共圖書館應該為兒童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
交互決定理論中,班杜拉則認為環境和個人之間在社會化進程中互相產生作用,產生了人的社會行為,這也就讓我們更加明確地看出人的認知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給我們的孩子在童年時期行為產生相互的影響。通過這個,圖書館便可以在教育兒童方面有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環境陶冶是一種借助比較優美的自然環境以及圖書館內比較舒適的環境和圖書館內優良的學習氛圍來教育兒童培養其社會化的教育手段[5]。我們需要給兒童創設一個比較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不僅僅是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提高社會風氣,更需要給兒童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學校以及家庭環境。
2.2 圖書館員在服務中要時刻對兒童讀者進行價值澄清
對于兒童的社會學習,認知因素的影響也應該被圖書館工作人員們重視起來。通過社會的現象進行認知分析和對于自己的一些行為進行感知的過程中,兒童不斷進行社會行為的學習。為了讓兒童們能有比較穩定的社會行為,兒童們就需要能夠把一些外在的標準逐漸轉化為自身的一些標準,然后通過使用這些標準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評價、調節以及監督。認知因素在兒童社會行為中所產生的結果,正是根據兒童心理的內部對自身價值的判斷進而指導自身社會行為的,這也就是拉塞斯等人通過《價值與教學》闡述的相關價值澄清法[6]。
3 兒童圖書館員應具備的素質
公共圖書館是兒童讀寫發展和早期學習的堅定擁護者,是兒童閱讀和學習的場所,有責任幫助學前兒童做好入學準備,并要努力使兒童將學習視為生活中必不可缺、充滿樂趣和意義的一部分[7]。由于公共圖書館在對兒童讀者服務時擔任多重角色,這就要求兒童圖書館員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水平和服務能力。
《國際圖聯兒童圖書館服務發展指南》講到“兒童圖書館的高效和專業運轉需要有專業技能的和負有責任心的兒童圖書館員”。
第一,兒童圖書館的員工們必須能有接下來的這六種能力:
①比較熱情;
②較強的溝通能力以及與團隊進行合作的能力和高效的辦事能力;
③交往和合作能力;
④能夠積極地接受批評,樂于被建議;
⑤能夠設計相關的項目活動,對項目進行實施以及評估,具有較強的明確讀者需求的能力;
⑥積極主動地接受新知識,進行相關學習與培訓。
第二,兒童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必須了解這幾種知識:
①藝術和文化;
②推廣和閱讀發展理論;
③兒童心理學;
④與兒童圖書以及媒體的相關知識[8]。
圖書館館員要想學會上述技能與知識,就必須樹立起能夠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提到:“圖書館工作人員是用戶與各種圖書資料之間的聯系人。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必須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繼續培訓”。[9]由此能夠看出,對于圖書館館員來說,要想使自己的專業素質,就需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保持這種優良習慣。
兒童圖書館學在美國逐漸開始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開展,并且一些高等院校相關學科已經可以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但是我國的相關理論體系還很不完備,首先是我國沒有一個針對兒童圖書館員的專業培訓體系,其次就是我國的兒童圖書館中,相關人員并沒有完全根據兒童本身特定的需要來配備。所以說,現在我們只能對此有一個美好的愿望[10]。現在我國兒童圖書館員們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工作實踐中繼續深造,同時在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 “三心”,就是對待對兒童讀者要有愛心、服務過程中要有耐心以及親近兒童讀者的過程中要有童心[11],只有做到這些,才可以為兒童讀者提供高質量服務。
4 結語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根本特征是強調學習現象的社會性,并吸取了許多認知學習理論的成果來說明人類行為的獲得與表現的過程及其規律性。該理論由其觀察學習理論、交互決定理論和自我效能理論三大主要部分構成,對這三大理論進行系統地分析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了解兒童讀者的心理和需求,從而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和引導。
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為了盡職盡責,需要素質和能力兼備的優質兒童圖書館員,但我國尚未形成專門的兒童圖書館學理論體系及兒童圖書館員培養機制,所以,今后我國公共圖書館應更加注重對兒童館員的選拔和培養:
第一,應適當地選擇出一些具有一定兒童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背景的館員;
第二,應該積極建議高校圖書館學院系開辦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兒童文學的選修或必修課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兒童圖書館員;
第三,積極規劃整體的兒童館員繼續教育,為兒童讀者提供更加優質、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董大敏.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當代社會德育意義[J].理論界,2007(4):90-91.
[2]葉浩生.論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的特征及其歷史地位[J].心理學報,1994(2):203-204.
[3]郭峰,邵恒,李娟.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對教育游戲的啟示[J].中國教育技術設備,2009(6):17.
[4]李晶晶.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述評[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6):22-25.
[5]虞永平.社會[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28.
[6]韓云龍.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對兒童社會教育的啟示[J].教育導刊,2008(11):8-12.
[7]張慧麗.公共圖書館兒童早期閱讀服務基本理論問題探討[J].圖書館,2012(6):87-89.
[8]李雅.論兒童圖書館員的素養[J].圖書館,2011(5):104-106.
[9]程煥文,張靖.圖書館權利與道德[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9.
[10]曹海霞.中美少年兒童圖書館服務比較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5):109-112.
[11]寧英杰.關于提高少兒圖書館館員素質的幾點思考[J].圖書館學刊,200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