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路徑

2017-06-06 12:11:50冰,李
關鍵詞:城鎮化發展

吳 冰,李 鋒

(1.遼寧大學 經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2.沈陽師范大學 國際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路徑

吳 冰1,李 鋒2

(1.遼寧大學 經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2.沈陽師范大學 國際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作為東北振興的先行者與核心區,沈陽經濟區在產業振興與區域發展方面的探索極具標本性與理論價值。從沈陽經濟區特有的制度環境與發展現實出發,采用新結構經濟學的研究視角,運用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對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現狀、阻礙因素、演化路徑加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城鎮化;PEST

從黨的十六大“新型工業化”戰略提出的“依托產業融合推動城鄉一體化”,到黨的十八大報告“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并提出“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可以預見,工業化與城鎮化必然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兩大引擎。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1]。

沈陽經濟區是以沈陽為中心,涵蓋沈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8個遼寧省轄市,區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 359萬人,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18 327億元,占整個東北地區經濟總量34%,城鎮化率達到65%。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和典型代表,沈陽經濟區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地位獨特,不僅是東北振興實踐的先行者,同時也應該在理論和政策研究方面成為東北振興的“領頭羊”。應思考如何推動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更有效的互動發展,努力形成可推廣、能復制的重要經驗,為“新東北問題”破局,進而應對中國產業轉型發展的挑戰,闖出一條區域經濟振興的道路[2]。

一、沈陽經濟區“兩化”互動發展的歷史演進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肇始于20世紀20年代,廣闊肥沃的可耕地、富饒的林業與漁業資源、煤鐵等多種礦產儲量豐富,輔之豐沛的人力資源,使得以沈陽為核心的東北地區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并迅速形成鋼鐵、煤炭為中心的重工業體系和以紡織、糧食加工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迅猛發展的工業化有力地帶動了東北地區城鎮化發展。這個過程歷經1949—1978年、1979—2009年、2010—2014年、2015年至今四個階段。

(一)1949—1978年

東北工業從1868年至1978年改革開放,百余年的歷史中,新中國建立后的30年是最為重要的30年。1949年之后,憑借良好的工業化基礎,沈陽經濟區迅速成為新中國工業的核心區域,并為整個中國工業發展乃至國民經濟,提供從產品到人力的全方位支持。與此同時,工業化的迅猛發展并沒有帶動城鎮化同步前行。與之相比,隨著戶籍制度及其它計劃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工業化水平與城鎮化水平逐漸脫離,城鄉差別與收入差異逐漸拉大。1970年之后,沈陽經濟區的工業化與城鎮化均出現躑躅前行的困境。

(二)1979—2009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沈陽經濟區的經濟活力被迅速釋放,與之相伴隨的是工業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沈陽經濟區迅速成為一個以裝備制造產業、能源與原材料加工工業為核心產品的區域工業體。與此同時,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戶籍制度的改革,沈陽經濟區的城鎮化水平同樣得到提升。這一過程,可以通過IU-NU模型方法(表1)給予分析。

表1 IU-NU分析框架

通過對中國統計年鑒、遼寧省統計局、沈陽市統計局以及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統計局公開文件進行數據采集,本文將采用這種國際主流的研究框架對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協調發展演化過程進行分析,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這一時期,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演化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2000 年以前,工業化超前于城鎮化發展階段。IU>0.5,且NU>1.2。說明大量勞動力滯留鄉村,城鎮化發展不足。

表2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IU-NU的時間序列分析

2.2001 —2004年,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IU與NU迅速下降階段,說明工業化發展走入低速時期,與之相比,城鎮化發展迅速

3.2005 —2009年,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互動階段。IU接近0.5,且NU接近1.2,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兩者有效互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三)2010—2014年

這一時期,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階段,傳統投資趨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無法完成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的使命。與此同時,創新驅動的動能尚顯不足。因此,房地產迅速成為各級政府“保增長”的銳器,城鎮化超越工業化成為沈陽經濟區增長動能。

這一過程,同樣可以通過IU-NU模型方法給予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IU-NU的時間序列分析

由此可見,2010—2014年,沈陽經濟區處于一種工業化滯后于城鎮化階段。IU<0.5,且NU<1.2。過度城鎮化,引發土地、戶籍管理、資源分配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從加大工業化入手,促進沈陽經濟區工業發展。

(四)2015年至今

2015年以來,沈陽經濟區工業化滯后于城鎮化的種種弊端已經顯現出來。因此,在不放松城鎮化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創新驅動并大力發展工業化,是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的必由之路與現實選擇。

二、現狀分析與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分析

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這個特定的歷史節點,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至關重要,作為增長與發展的核心動能,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的現狀如何?

同樣采用IU-NU方法,我們可以將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的橫斷面數據代入,從而以結構的視角對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非均質的工業化與城鎮化過程進行分析。

表4、表5和表6,分別對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的工業化率(I)、非農化率(N)、城鎮化率(U)進行數據采集。

由此,可以得出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情況的斷面分析,如表6所示。

表4 沈陽經濟區三大產業就業情況(2013年末)

表5 沈陽經濟區人口分布

表6 基于IU-NU方法的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情況的斷面分析

從這個分析中,可以得出:

1.總體而言,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情況是不均衡的,8個城市之間的差異性非常大,這也體現出整個區域產業分工與功能互補方面協調性較差。

2.具體而言,可以將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加以分類,如圖1所示:城鎮化領先工業化:沈陽、撫順;城鎮化滯后工業化:鞍山、營口、阜新、遼陽、鐵嶺;過度工業化區域:本溪(IU>0.5,且NU<1.2)。

圖1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協調:類別分析

3.在沈陽經濟區中,沈陽“鶴立雞群”,這是有別于國內其他城市群的顯著特征,正是沈陽的超強實力,使得沈陽一個城市的“城鎮化超前于工業化”狀態引致整個沈陽經濟區同樣處于城鎮化超前工業化的狀態。事實上,拋開沈陽市因素,沈陽經濟區其他城市均處于“城鎮化滯后工業化”時期。換言之,沈陽經濟區現處于總量城鎮化超前工業化,而結構上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的特殊時期。

4.欲打破這種工業化與城鎮化不協調的發展方式,就必須結束當前沈陽經濟區城市間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歷史,就必須著力培育連接、聚合、擴散能力,充分發揮8個城市合力,加快推進同周邊城市及產業園區的同城化、一體化發展,使得整個沈陽經濟進入區功能互補、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二)存在問題

1.總量分析

(1)政府主導下的土地城鎮化

所謂政府主導下的土地城鎮化,就是政府以行政措施從農民手中獲取土地,并以土地和稅收補貼方式招商引資以做大工業總量,并推高房價進而獲得更多賣地收益和房地產稅收,其資金用于城市建設以做大城鎮總量。與此同時,在吸引農民向城鎮轉移的同時,通過戶籍制度隔離來減少公共財政支出。

事實上,通過強制性的低償征地,為工業化提供廉價土地。與此同時,通過戶籍制度隔離農民,使之無法市民化,從而為工業化提供廉價勞動力。并通過低價征收、高價出讓,吸收土地出讓金,為工業化提供資金支持。這三項廉價的生產要素,支撐著沈陽經濟區以低成本獲得優勢,高速工業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諸多弊端,這些弊端使得土地城鎮化不可持續。

(2)一種粗放經營的低質量城鎮化模式

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2012年,遼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 223元,分別比廣東、浙江、江蘇低7 004元、11 327元、6 454元。

低技能型農民工數量大。據調查,2015年,遼寧省農民工總量約415萬人,占全省城鎮常住人口的14.8%。其中,本省農民工約340萬人,占農民工總量的82%。2014年按常住人口統計城鎮化率為67.05%,而按戶籍人口統計僅為51%,二者之間相差近17個百分點。

區域間城鎮化發展不夠協調。宏觀布局上,還存在大城市過度集聚、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與城市之間不協調、小城鎮發展無序等問題。2014年,沈陽經濟區城鎮化率排在前2位的市分別為:沈陽(72.15%)、撫順(65.69%)。排在后2位的分別為:阜新(40.55%)、營口(39.48%)。城鎮化率最高的市與最低的市相差32.67個百分點。

(3)產業支撐不強

通過2001年至2010年遼寧省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與城鎮化率進行相關性分析,兩者的相關系數為負數,這與中國兩者相關系數0.541的正相關結果相反。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小城市聚集產業和人口不足,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人口城鎮化滯后導致需求拉動力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后。沈陽經濟區較高的城鎮化率未能及時轉變成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推動力。

當前,沈陽經濟區下崗職工再就業不充分,這是歷史遺留問題,遼寧下崗職工超過500萬人,列全國之首。另外,新生市民就業同樣不充分,沈陽經濟區很大一部分農民只是在身份上完成了從農民到城鎮居民的轉變,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上還沒有真正融入城鎮。

2.結構分析

(1)優勢產業布局分散,產業競爭力弱

目前,沈陽經濟區內的優勢產業普遍存在“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組織運行結構,專業化水平低,核心競爭力弱。

(2)產業重復布局嚴重

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和主導產業重復,市場惡性競爭,資源浪費,城市間產業的有效分工與協作被嚴重阻礙,區域經濟規模效應和區域間比較優勢難以充分發揮[3]。

(3)中心城市帶動幅射能力弱

沈陽作為沈陽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對周邊7個城市的輻射功能不足,沈陽市與周邊7個城市間的產業關聯度不高,沒有形成緊密的上下游產業間配套和協作關系,產業間的互動發展和產業鏈的延長被限制[4]。

三、“兩化”良性互動的影響因素與成因

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和時代環境密不可分。可以說,外部環境及其變化將深刻影響并決定著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戰略的成敗。PEST分析是檢閱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外部環境的一種方法,在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所處的時代背景與外部環境時,如圖2所示,PEST分析通常從政治(politics,P)、經濟(economy,E)、社會(society,S)、技術(technology,T)等因素入手。

圖2 PEST分析方法

(一)政治因素

政治穩定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從“中國奇跡”的創造過程來看,政治穩定始終是包括沈陽經濟區在內的中國各個地區走出經濟困境,步入經濟新常態,再造奇跡的核心。

在政府主導下,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的戰略目標已經確認:到2020年,沈陽經濟區基本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二)經濟因素

通常認為,經濟增長率(GDP)、個人可支配收入與城鄉收入比率是考查一個特定區域經濟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沈陽經濟區也不例外。本文將以2005—2015年,第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完整周期為考查對象,對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特征進行對比研究。

1.經濟增長

一般而言,國民生產總值(GDP)是評判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標,它決定了任何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方向及其施政空間,如圖3所示,通過對2005—2015年中國、遼寧、沈陽經濟區在第一輪東北振興過程中的經濟增長率,可以看出:沈陽經濟區的經濟增長波動遠大于遼寧省與整個中國,說明沈陽經濟區受政府刺激性政策影響較大。事實上,任何一種調控政策的實施,其作用面都體現出國有經濟反應大于民營經濟、城鎮區域大于鄉村地區、核心區域大于非核心區域。因此,這種現象的產生與沈陽經濟區國有成分大、城鎮化水平高等特征息息相關。

整個增長過程,可以分為二個階段:2005—2011年,增長階段;2012—2015,下行階段。當前,沈陽經濟區已經進入增長下行階段,與之相伴相生的是一系列機遇與挑戰。

圖3 2005—2015年沈陽經濟區經濟增長率

2.個人可支配收入與城鄉收入比率

在市場經濟時期,決定個人選擇的核心因素就是個人可支配收入。無論工業化過程,還是城鎮化過程,其背后都是一個普通人收入的變化過程。吸收一個農民能夠走入城鎮生活的重要目標,就是收入的增加。因此,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城鄉收入比率的變化,對于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戰略實施具有特殊意義。

如表7所示,在2005—2014年,遼寧省城鄉收入與中國整體的對比情況,從中可以得出:縱觀10年數據,遼寧省城鄉收入比均值2.54,并呈逐年擴大之勢。依據國際標準,城鄉收入比大于2,則說明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城鎮生活對農村居民,特別是青年人,具有較大吸引力。與此同時,遼寧省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中國城鎮可支配收入相比,長期處于滯后狀態;與之相反,遼寧省農村居民純收入水平與中國相比,長期處于領先水平。由此,導致遼寧省城鄉收入比中國平均低0.6。

表7 2005—2014年遼寧省城鄉收入與中國整體對比分析

具體而言,考查沈陽經濟區諸城市的居民收入情況,可以得出:沈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始終高于遼寧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均低于遼寧省均值,其中鐵嶺與阜新差距較大;2012年以來,阜新、鐵嶺收入下行趨勢開始出現,與此同時,鞍山、撫順收入增長緩慢。如表8所示。

表8 沈陽經濟區八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單位:元

(三)社會因素

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整個東北地區包括沈陽經濟區在內的人口結構具有下列三個方面的特點。

1.人口出生率低

根據統計,中國總和生育率從1982年的2.86下降到2010年的1.18,而遼寧省的總和生育率則從2000年的0.98下降到2010年的0.74,遠低于代際人口均衡所需的正常更替率2.1。與中國東部、中部與西部區域相比,東北地區人口出生率較低。

表9 沈陽經濟區人口出生率

具體而言,如表9所示,2012年沈陽經濟區人口出生率。與遼寧省相比,沈陽經濟區人口增長率更低一些,除沈陽尚有人口凈增長之外,其他城市均出現人口負增長情況。

2.老齡化程度較高

根據國際標準,一國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則表明該國或地區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遼寧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10.31%。2014年,遼寧省65歲以上人口531.4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2.1%。

我們可以采用老年撫養比的指標對包括沈陽經濟區在內的遼寧老工業基地人口結構進行測算,如圖4所示,遼寧老工業基地人口老齡化程度一直比全國水平更高一些。

圖4 遼寧老工業基地老年撫養比

3.人口凈流出較嚴重,特別是青年與高素質人口流出較多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東北三省人口每年凈流出180萬,與此同時,根據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楊東亮研究證明,東北地區的高學歷、高素質和技能人才的大量流出已經成為一個顯著趨勢。

(四)技術因素

1.工業4.0戰略

工業4.0戰略旨在通過信息網絡將所有生產企業的倉儲物流、客戶需求、生產管理和自動化設備等產業鏈各環節納入其中,建立一個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網絡,使工業生產實現動態監測、自我調整、人機互動,并以最優生產方式完成生產實踐。

(1)工業4.0改變沈陽經濟區傳統工業化方向。工業4.0的實現將使得沈陽經濟區工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大大提升相關工業數據。據賽迪顧問裝備產業研究中心測算,工業4.0將使總體生產效率提升25-30%,維修成本更可減少60%以上。

(2)工業4.0改變沈陽經濟區傳統城鎮化方向。工業4.0的智能化、自動化生產,工作將不再為工廠的地理位置所限制,一種虛擬的、地域靈活的遠程全新方式將展開。從長久看,有利于沈陽經濟區城鎮化的發展。

2.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促進城市規劃、建設、服務和管理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沈陽經濟區正處于智慧城市建設的整合化前期階段。據統計,沈陽城區當前寬帶用戶達到62%,超過國內平均普及率40%和國際50%的指標。與此同時,沈陽與周邊城市的合作有待深化,在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流轉、產業配套、產能轉移方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的對策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外部因素

如前所述,穩定的政治環境以及國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傾斜,是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發展的有利外部因素。

2.內在條件

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產業優勢。沈陽經濟區是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原材料工業基地,在全國范圍來看,其規模最大、門類齊全、配套完整,已經積累并具備了新型化工業理論向實踐轉換的基礎保障和多方面要素載體。

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的實踐基礎。自改革開放以來,沈陽經濟區工業領域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區內多個城市曾經多次承擔國家重要改革試點任務,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曾在多個領域率先進行了有益探索,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并推廣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教和人力資源支撐。沈陽經濟區具有充足的高素質勞動力和成熟的產業工人群體,眾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中的科技研發人員提供了豐富的高層次智力資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教和人力資源支撐。

良好的區域合作基礎。遼寧省高度重視沈陽經濟區發展,建立了省市兩級長效協調機制和專職管理機構。在社會保障,戶籍管理和人才教育等領域不斷推進一體化改革,區域內重大基礎設施實行統一規劃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一體化發展局面。

(二)制約因素

當然,仍存在一些深層的制約因素,阻礙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發展。

1.行政分割與體制壁壘

沈陽經濟區內,市場經濟體系發育仍不健全,市場經濟體制框架雖已形成,但政府與市場的定位仍需要進一步厘清。行政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的難以消除,進而阻滯區域內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產業整合,成為沈陽經濟區產業整合和優化資源配置的最大障礙,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任重而道遠。

2.生產要素和資源流動不暢,要素市場不夠健全

目前,沈陽經濟區內要素市場還不健全,人力資源、技術創新、資本、土地等還沒有完全進入市場,實現完全自由流動,影響和制約了沈陽經濟區一體化進程。

(三)研究結論與相關對策

基于PEST分析方法,本文對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各自的發展階段進行了定位:工業化處于從中期向后期轉型時期(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40%-60%),城鎮化正處于加速發展時期,并具有土地城鎮化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粗放經營與產業支撐不強、區域內城鎮化發展不協調等問題。

欲打破這種工業化與城鎮化不協調的發展方式,就必須結束當前沈陽經濟區城市間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歷史,充分發揮八個城市合力,特別是發揮沈陽在沈陽經濟區的核心與幅射能力,加快推進同周邊城市及產業園區的同城化、一體化發展,使得整個沈陽經濟進入區功能互補、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因此,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發展應從技術創新與機制創新兩個維度,從政府治理手段與能力、人口、產業支撐、工業化質量等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改善沈陽經濟區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的對策。同時,以此為基礎,提升工業增長質量、優化產業發展素質、推進城鎮化健康良性發展,使兩者在相互促進中實現跨越,努力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重要經驗,為“新東北問題”破局,以應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挑戰,闖出一條區域經濟振興的道路。

[1]董麗娃,李增剛.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土地權益保障制度的構建[J].制度經濟學研究,2014(3):195-214.

[2]王幼學.沈陽經濟區一體化戰略[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12-29(C02).

[3]何禹霆,閔雪.沈陽經濟區產業布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5(13):86-88.

[4]閔雪.產業布局優化與沈陽經濟區發展研究[D].沈陽:沈陽理工大學,2013.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Shenyang Economic Zone

Wu Bing1,Li Feng2
(1.College ofEconomics,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6;2.College ofInternational Business,Shenyang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4)

As a forerunner and the core area ofrevitalization ofthe Northeast ofChina,the exploration ofShenyang Economic Zone on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typical?value and theoretical value.Starting from the particula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reality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adopting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research perspectives,using the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obstacle factors and the evolution path of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Shenyang Economic Zone.And on this basis,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regional economy.

Shenyangeconomic zone;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PEST

F427

A

1674-5450(2017)03-0036-07

【責任編輯:李 菁 責任校對:趙 踐】

2017-01-28

吳冰,男,遼寧沈陽人,遼寧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研究;李鋒,男,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

猜你喜歡
城鎮化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讓老年農民挑起城鎮化的重擔?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學習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城鎮化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應對之道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5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城鎮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www欧美在线观看|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91免费在线看| 色亚洲成人|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igao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久草热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五月婷婷精品| 色综合日本|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资源站|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日韩午夜伦| 国产欧美日韩va|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成人在线天堂|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熟女AV|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91www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天堂.com| 日本色综合网|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在线亚洲小视频| 久久综合激情网|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精品美乳|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免费无遮挡AV| 欧美成一级|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福利拍拍拍|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精品|